-
基于直肠高分辨MRI的直肠侧系膜分析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前的直肠高分辨磁共振检查资料,观察患者直肠侧系膜结构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术前行直肠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MRI图像观察直肠系膜筋膜(MRF)双侧的直肠侧系膜结构及直肠中动脉(MRA)并测量相关参数,包含直肠侧系膜中断宽度、直肠中动脉类型和直肠中动脉最大管径,结合临床资料与患者无病生存(DFS)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构建患者术前预测模型及绘制Nomogram图和(ROC)曲线。结果:最终25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前直肠高分辨MRI中所有患者双侧均观察到MRF的中断及MRA走行。MRA可分为4种类型:前外侧型、外侧型、后外侧型、细小分支型。根据术后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右侧直肠中动脉最大管径(HR:3.042,95%CI:1.928~4.798,P<0.001)、mrT分期(HR:3.618,95%CI:1.223~10.705,P=0.021)和右侧侧系膜宽度(HR:1.001,95%CI:1.000~1.001,P=0.012)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C-index指数为0.733(95%CI:0.686~0.781)。1、3及5年DFS的AUC分别为0.784、0.808以及0.888。结论:直肠高分辨MRI可观察到直肠侧系膜和直肠中动脉固有存在,右侧侧系膜中断宽度和右侧直肠中动脉最大管径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术中更好地处理直肠侧系膜,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静音MR血管成像对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静音MR血管成像(MRA)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BAVM)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BAVM患儿20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次检查中以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MRA(TOF MRA)采集图像。对B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均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静音MRA、TOF MRA在显示血管构筑特征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中与DSA的一致性。结果:在20个BAVM中,静音MRA和TOF MRA显示畸形血管团[分别为(2.75±0.55)、(2.20±0.70)分]与引流静脉[分别为(2.60±0.68)、(2.20±0.77)分]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3.05、-2.13, P值分别为0.002、0.033)。静音MRA在畸形团大小分级、深静脉引流、相关动脉瘤以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上,与DSA一致性均为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1、1.00、0.83、0.93);TOF MRA的一致性仅为一般至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6、0.59、0.35、0.47)。 结论: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优于TOF MRA,并能更好地评估儿童BAVM血管构筑特征和Spetzler-Martin分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脑血流灌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DSC-PWI图像,重点分析其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变化,归纳其特征。结果: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灌注不足16例,rCBF明显减少、rCBV减少、MTT延长、TTP延长,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大血管病变7例,小血管病变5例;侧支循环形成9例,包含代偿良好3例,rCBF正常、rCBV正常、MTT延长、TTP延长;代偿不良6例,rCBF减低、rCBV正常或增加、MTT延长、TTP延长;血流再灌注3例,rCBF正常或轻度增加、rCBV增加、MTT缩短或正常、TTP缩短;过度灌注3例,rCBF显著增加、rCBV显著增加、MTT缩短、TTP缩短。结论:DSC-PWI能够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灌注状态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素钠辅助成像技术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功能神经导航下联合荧光素钠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2019年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0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ty,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序列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m,MRV)、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WI)、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核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序列扫描,并在术前将其与博医来功能神经系统导航工作站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制定导航计划,术中功能导航联合小剂量荧光素钠(2 mg/kg)进行手术。术中神经导航确定肿瘤的位置及与主要纤维传导束锥体束及大血管的空间关系,以及术中Pentero900蔡司显微镜黄荧光模式下显示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进行肿瘤的切除。结果:胶质瘤38例,肺癌脑转移瘤10例,肾透明细胞癌脑转移1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术前神经导航定位肿瘤与锥体束的准确率达95%。术后3 d复查头部MRI,与术前病变比较,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本组病灶全切除38例 (76%),次全切除12例(24%)。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5.9%、12个月生存率为53.1%、18个月生存率为24.5%,生存时间为(15.0±3.2)个月。结论: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可以实时定位和标记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静音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性评估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价,探讨静音MRA在颅内动脉瘤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断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27例,共有动脉瘤病灶32个。所有病例于CTA检查前同日行3.0 T MRI扫描。两名神经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TOF)MRA图像质量(信号均匀度、病灶显著性、静脉信号或干扰以及诊断可信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四分法)。定量测量脑动脉瘤瘤体长径值,并根据动脉瘤长径将动脉瘤分为微小动脉瘤组(长径≤3 mm)和较大动脉瘤组(长径>3 mm)。两种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分别评估两种MRA与CTA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2个颅内动脉瘤病灶中,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信号均匀度分别为3.38±0.49、3.00±0.62,静脉信号/干扰分别为3.77±0.42、2.65±0.4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21, P=0.02; Z=-5.69, P=0.01)。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病灶显著性分别为3.19±0.56、3.15±0.46,诊断可信度分别为3.27±0.44、3.12±0.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关于动脉瘤长径的测量,微小动脉瘤组内静音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为0.94(0.82~0.98),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高度一致,ICC(95%可信区间)为0.72 (0.30~0.91);较大动脉瘤组内,静音MRA、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均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8 (0.95~0.99)、0.95(0.87~0.98)。 结论:与TOF MRA相比,静音MRA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准确率,且与CTA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有望进一步常规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增强和增强核磁共振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非增强核磁共振(non-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E-MRA)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们对19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均进行NE-MRA和增强核磁共振(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穿支定位,分别与术中定位进行对比,记录穿支数量、走行、来源,并采用Likert量表评估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图像质量。结果:NE-MRA组的术前定位敏感度为86.7%(39/45),阳性预测值为92.9%(39/42);CE-MRA组的术前定位敏感度为88.9%(40/45),阳性预测值为93.0%(40/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穿支走行和来源结果均与术中结果相符。在图像质量方面,NE-MRA组Likert评分为2.3±0.3,低于CE-MRA组3.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E-MRA应用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中具有穿支定位敏感度高、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MRA的单侧永存三叉动脉患者发生近心段基底动脉发育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侧永存三叉动脉(PTA)患者发生近心段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的单侧Weon 1~4型PTA患者176例,其中男65例、女111例,年龄6~84(57.5±12.9)岁。患者均接受颅脑三维时间飞跃法MAR扫描,MRA图像使用容积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指标:(1)PTA Salas分型和Weon分型情况;(2)测量PTA起始处及其汇入基底动脉处的直径、汇入点近心段和远心段基底动脉的直径,以及PTA汇入基底动脉处至小脑上动脉间的距离;(3)按照近心段基底动脉直径,将患者分为无BAH(non-BAH)组(近心段基底动脉直径≥2 mm)和BAH组(近心段基底动脉直径<2 mm),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Weon分型、Salas分型、侧别,以及影像学参数远心段基底动脉直径、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PTA起始处直径、PTA汇入基底动脉处至小脑上动脉距离,对 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A患者发生近心段BAH的影响因素;(4)采用logistic拟合曲线观察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与BAH的关系。 结果:176例PTA患者中,Salas分型外侧型157例、内侧型19例,Weon分型1型113例、2型14例、3型30例、4型19例。BAH组(83例)与non-BAH组(93例)患者性别、年龄、侧别、Salas分型、PTA起始处直径、PTA汇入基底动脉处至小脑上动脉距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BAH组的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为(2.9±0.6)mm,大于non-BAH组的(2.5±0.6)mm;远心段基底动脉直径为(3.1±0.6)mm,小于non-BAH组的(3.4±0.5)mm;non-BAH组Weon分型1型65例、2型2例、3型16例、4型10例,BAH组Weon分型1型48例、2型12例、3型14例、4型9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6.03、18.71, χ2=9.35 ,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远心段基底动脉直径、Weon分型是发生近心段BAH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的直径增大、Weon 2型(相对于1型)是发生近心段BAH的危险因素[ OR(95% CI)分别为15.75(6.26~39.63)、9.43(1.62~54.84)],远心段基底动脉直径增大是发生近心段BAH的保护因素[ OR(95% CI)为0.08(0.03~0.20)]。对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的直径与BAH发生率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发现,BAH的发生率与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PTA汇入基底动脉直径增大、Weon 2型(相对于1型)、远心段基底动脉直径增大是PTA患者发生近心段BAH的影响因素,其中,PTA汇入基底动脉处直径增大与近心段BAH的发生率呈线性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MRA对椎动脉迂曲程度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与椎动脉迂曲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椎动脉迂曲的发生机制。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并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的患者,运用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测量并计算椎动脉迂曲程度。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椎动脉迂曲程度的差异。应用相关性检验分析患者椎动脉迂曲程度和临床资料、生化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椎动脉迂曲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椎动脉迂曲程度为5.1%~72.6%。40~49岁患者左、右侧椎动脉迂曲程度均高于20~29岁、30~39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右侧椎动脉迂曲程度与年龄、甘油三酯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 r=0.232, P=0.000; r=0.172, P=0.004),患者左侧椎动脉迂曲程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0.123, P=0.04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甘油三酯水平为患者右侧椎动脉迂曲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95%CI:0.059~0.194, P=0.000; 95%CI:0.173~1.942, P=0.019),甘油三酯水平为患者左侧椎动脉迂曲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95%CI:0.041~2.559, P=0.043)。 结论:椎动脉迂曲存在先天性发育相关因素,部分后天因素如甘油三酯水平也可能促进其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造影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程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重度TRAS的诊断效能。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3年2月至2022年2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确诊为TRAS的23例(其中2例为MRA诊断)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行肾移植术后血流正常、肾功能稳定的32例受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55例受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DSA或MRA显示的移植肾动脉内径减少率,将上述23例受者又分为重度狭窄组(18例)和轻中度狭窄组(5例)。对上述55例受者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造影定量参数:叶间动脉上升时间(rising time of interlobular artery,RTi)、皮质上升时间(rising time of cortex,RTc)、髓质上升时间(rising time of medulla,RTm)、叶间动脉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of interlobular artery,TTPi)、皮质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of cortex,TTPc)、髓质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of medulla,TTPm)。比较重度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及对照组三组间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并评估各个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诊断重度TRAS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i、RTc、TTPi、TTPc在轻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Ti、RTc、RTm、TTPi、TTPc、TTPm在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Tm在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中度狭窄组受者RTi、RTc、TTPi、TTPc延长,重度狭窄组RTi、RTc、RTm、TTPi、TTPc、TTPm均明显延长(均 P<0.05)。重度狭窄组受者RTm较轻中度狭窄组受者延长( P<0.05)。以上各个参数中RTc诊断重度TRAS的诊断效能最佳(AUC=0.848),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2.22%、86.49%、81.82%。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用于评估TRAS受者狭窄程度,在诊断重度TRAS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参数RTc诊断重度TRAS的诊断效能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计划系统(简称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1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之后利用机器人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三维重建、载入术前计划和实施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3例患者的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三叉神经痛均即刻得到缓解,VAS评分的中位数由10分(9~10分)均降至0分。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损伤、复视、溃疡性角膜炎、感染并发症,但患者术后均出现手术同侧面部麻木症状。13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个月,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面部麻木症状有所减轻;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出现手术侧咀嚼无力症状,6个月随访时其症状有所减轻。末次随访显示,13例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仍为0分,均无疼痛复发现象。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依托于导航、机械臂引导可精准穿刺卵圆孔,准确置入球囊,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