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血肌酐、D-二聚体联合监测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肌酐(Scr)、D-二聚体(D-D)联合监测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手术治疗ATAAD患者317例,追踪术后30 d生存情况,死亡58例为死亡组,生存259例为生存组。比较两组一般治疗、实验室结果、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T-proBNP、Scr、D-D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效能。结果:生存组NT-proBNP[(174.74±37.40) pg/ml]低于死亡组[(306.49±62.25) pg/ml]、生存组Scr[(94.27±22.17) μmol/L]低于死亡组[(137.71±27.28) μmol/L]、生存组D-D[(0.61±0.10) mg/L]低于死亡组[(0.86±0.15) mg/L, P<0.05];NT-proBNP[比值比( OR)=1.12,95%可信区间( CI):1.02~1.23)、Scr( OR=1.16,95% CI:1.01~1.33)、D-D( OR=14.78,95% CI:14.71~14.83)是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NT-proBNP以238.950为最优截断值,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95% CI:0.864~0.960, P<0.01),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93.8%;D-D以0.765为最优截断值,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95% CI:0.878~0.950, P<0.01),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95.0%、Scr以109.125为最优截断值,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95% CI:0.925~1.000, P<0.01),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77.6%,三者联合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95% CI:0.993~1.000, P<0.01),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8.5%。 结论:NT-proBNP、Scr、D-D升高与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有关,三者联合在预测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中有较高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敏肌钙蛋白作为健康人群选择标准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参考值范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以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是否异常作为表观健康人群入选标准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参考值上限(URL)的影响,并建立以hs-cTn异常作为表观健康人排除标准后北京地区人群NT-proBNP的参考值范围。方法:依据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小组发布的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检测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标准,首先收集性别、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病史等无异常的表观健康体检者1 635名。再根据hs-cTnI和/或hs-cTnT浓度大于第99百分位URL排除潜在心肌损伤者后,采用非参数检验建立21~40岁(205名)、41~50岁(535名)、51~60岁(556名)和>60岁(339名)不同年龄段表观健康人NT-proBNP的第97.5百分位URL(97.5th URL)。结果: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r=0.254, P<0.001)。男性hs-cTnI、hs-cTnT与NT-proBNP水平均呈正相关( r=0.377、0.429,均 P<0.001);女性hs-cTnI、hs-cTnT与NT-proBNP水平也呈正相关( r=0.132、0.296,均 P<0.001)。以hs-cTn均>99th URL为标准排除潜在心肌损伤者后,在21~40、41~50、51~60和>60岁不同年龄段的表观健康人群中,男性NT-proBNP 97.5th URL分别为81.9(90% CI 60.0~588.8)、141.2(90% CI 100.0~263.6)、272.0(90% CI 193.0~494.0)和547.9(90% CI 311.2~738.6)ng/L,女性97.5th URL分别为227.5(90% CI 81.9~360.8)、153.2(90% CI 128.2~239.5)、300.6(90% CI 211.0~376.4)和395.8(90% CI 242.3~543.5)ng/L。 结论:本研究证实了hs-cTn>99th URL可作为NT-proBNP参考值范围研究的表观人群筛选标准,有助于去除常规手段纳入表观健康患者中隐匿性心肌损伤个体,以建立更严格的健康队列及其相应的NT-proBNP参考值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肺动脉狭窄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肺动脉狭窄(PAS)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并探讨其与慢性P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的关联。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PAS患者。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相关参数、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右心导管检查相关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查结果和6 min步行距离。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或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PAS患者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间的关联。结果:共入选患者63例,年龄(62.1±9.7)岁,女性43例(68.3%)。其中,62例(98.4%)患者存在(R 1+S Ⅲ)-(S Ⅰ+R Ⅲ)<1.5 mV,没有患者存在V 5导联R:S比V 1导联R:S<0.04和V 6导联R:S比值<0.4;55例(87.3%)患者V 1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10例(15.9%)患者胸前导联(V 1~V 6)T波平坦或倒置,18例(28.6%)患者下壁导联(Ⅱ、Ⅲ、aVF)T波平坦或倒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大R V1,2+最大S I,aVL-S V1联合肢体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的个数与右心房面积存在独立关联( R2=0.290, P=0.002);R V1+S V5与右心室面积存在独立关联( R2=0.257, P=0.001);V 1导联R波达峰时间联合胸前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的个数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存在独立关联( R2=0.407, P<0.001);(R 1+S Ⅲ)-(S Ⅰ+R Ⅲ)联合胸前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的个数与NT-proBNP存在独立关联( R2=0.504, P<0.001);最大R V1,2+最大S I,aVL-S V1与右心房压存在独立关联( R2=0.803, P=0.036);(R 1+S Ⅲ)-(S Ⅰ+R Ⅲ)与肺动脉平均压存在独立关联( R2=0.302, P<0.001);R aVR联合胸前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的个数与心脏指数存在独立关联( R2=0.173, P=0.003);(R 1+S Ⅲ)-(S Ⅰ+R Ⅲ)与肺血管阻力存在独立关联( R2=0.173, P=0.002);V 1导联R波达峰时间联合胸前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的个数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存在独立关联( R2=0.302, P<0.001)。 结论:大多数慢性PAS患者存在(R 1+S Ⅲ)-(S Ⅰ+R Ⅲ)<1.5 mV和V 1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等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且部分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与慢性P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存在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浆微小RNA-122和33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miR)-122和miR-33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冠心病81例(合并组),未合并冠心病115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miR-122、miR-33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合并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进行Gensini积分评价。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浆miR-122、miR-33a和NT-proBNP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22和miR-33a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效能。合并组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血浆miR-122和miR-33a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浆miR-122和miR-33a与血浆NT-proBNP和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合并组血浆miR-122、miR-33a和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5.76 ± 1.35比1.18 ± 0.33、1.39 ± 0.37比0.65 ± 0.11和(786.87 ± 156.39)ng/L比(103.45 ± 19.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miR-122、miR-33a和NT-proBNP与冠心病发生呈正相关(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122、miR-33a单独和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0.845和0.912(95% CI 0.744~0.865、0.768~0.892和0.836~0.967)。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46例,2支病变25例,3支病变10例。3支病变患者血浆miR-122、miR-33a、NT-proBNP及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2支病变患者和单支病变患者[6.52 ± 0.96比4.95 ± 0.85和3.74 ± 0.52、1.45 ± 0.31比1.06 ± 0.25和0.81 ± 0.13、(829.78 ± 62.59)ng/L比(627.48 ± 47.12)和(502.64 ± 38.24) ng/L、(63.89 ± 12.71)分比(42.18 ± 6.03)和(22.36 ± 2.41)分],2支病变患者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组血浆miR-122和miR-33a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 = 0.879和0.825,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组血浆miR-122和miR-33a与血浆NT-proBNP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miR-122: r = 0.896和0.788,miR-33a: r = 0.871和0.765; P<0.05)。 结论:血浆miR-122、miR-33a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相关,可用于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急性血糖波动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评估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短时间内血糖浓度波动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10月进行OGTT试验的住院患者32例.分别检测每位患者在空腹时、OGTT试验开始后30 min、60 min、120 min和180 min时血浆NT-proBNP、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个体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一步分析检测时间、血糖、胰岛素和C-肽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在32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有相关性(P<0.05).然而,每例患者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的相关性趋势和最佳拟合曲线各不相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时间和不同血糖浓度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40.87)=1.23,P=0.29,η2=0.04].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表明NT-proBNP水平不受检测时间、血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的影响(P>0.05).结论 急性血糖浓度波动不影响NT-proBNP水平从而不影响NT-proBNP对心功能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灸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CHF病人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联合组(67例),对照组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针灸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80.60%(x2=4.107,P=0.043).两组治疗2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T-proBNP、VEGF、NF-κB及MLHFQ量表身体、情绪、体征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T 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 LVEDD、LVESD、NT-proBNP、VEGF、NF-κB 和 MLHFQ 量表身体、情绪、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VEF、6MW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益心舒胶囊可提高老年CHF治疗效果,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病人NT-proBNP、VEGF、NF-KB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分别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脂联素、FGF23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07、0.911.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血清脂联素、FGF23有望成为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编织样冠状动脉1例
编辑人员丨2024/3/2
患者 男,58岁,因间断性胸痛胸闷3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无明显异常.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V1、V2导联ST段改变.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41%,左心房心室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损3项无明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开口-近段线性血流充盈缺损,管腔内可见网状分流,中、远端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余冠状动脉分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图1 A,B).依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对LAD开口-近段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可见LAD开口分裂为多个完整管腔(图2),后呈编织样缠绕走行,期间多个管腔互相融合后再次分裂为3~4个细小血管(图3,4),最终在中段融合为正常冠状动脉(图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心肺超声在鉴别ICU机械通气患者心源性撤机失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究心肺超声指标及撤机心肺超声评分在鉴别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心源性因素撤机失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且发生撤机失败患者48例,根据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年龄分层阈值将撤机失败患者分为心源性因素撤机失败组(心源性组)22例和非心源性因素撤机失败组(非心源性组)26例.于撤机试验开始时(0 min)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腔静脉内径(IVC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计算E/e'.于撤机试验第0 min和第15 min分别使用肺超声观察双肺前胸壁B线数目变化,将各指标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根据偏回归系数β值作为权重进行赋值评分,以总分作为撤机心肺超声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价值.结果 心源性组LVEF<50%、E/e'>14、IVCD≥20 mm、肺超声B线数目增加≥6条比例均高于非心源性组(x2/P=11.679/0.001、16.121/<0.001、1 1.679/0.001、13.890/<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LVEF<50%、E/e'>14、肺超声B线数目增加≥6条是心源性因素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119(1.411~316.056)、18.119(1.089~46.615)、7.126(2.839~115.642)];ROC 曲线分析显示,撤机心肺超声评分预测心源性因素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高于LVEF和IVCD单独预测(Z/P=2.015/0.044、2.352/0.019),与E/e和肺超声B线数目变化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0.928/0.353、1.558/0.119).结论 心肺超声技术对鉴别心源性因素导致的撤机失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撤机心肺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参附注射液调控自噬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基于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参附注射液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及作用靶点.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参附组、自噬抑制剂(3-MA)组,另设正常组,给药 15 d后超声心电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脏组织双层膜囊泡结构的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 Ⅱ/Ⅰ、p62)、PI3K、Akt、mTOR的变化及各自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脏自噬明显激活,心肌组织中纤维化病变增加,心肌结构紊乱,自噬体增多,胞质空泡化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参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自噬体及胞质空泡化减少,PI3K、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3-MA组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抑制,心功能改善,心肌纤维化降低,无明显空泡化胞质.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能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从而改善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