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状在青少年不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质量指数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抑郁症状在不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预防青少年的常见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3年在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范围内通过随机分层、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法抽取885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学生基本人口学特征,探究不健康生活方式、抑郁症状与BMI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SS 26.0中的PROCESS宏程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检出人数为85 866,检出率为96.92%;BMI异常的检出人数为32 078,检出率为36.21%;抑郁症状检出人数为19 356,检出率为21.85%.结果 显示抑郁症状在不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质量指数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77 0,95%CI:0.051 3~0.102 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35%,说明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通过抑郁症状介导BMI的增加.结论 青少年可以通过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体质量指数的异常,也可以通过改善抑郁症状的发生从而保持正常的体质指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救治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原因,以及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对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 5 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 例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肠道功能恢复和休克改善的影响.结果 患者男性,52 岁,因脑出血于 2022 年 2 月 19 日行"左侧颞部开颅颅内减压术+颅脑血肿清除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 7d,患者出现呃逆、腹胀,经治疗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低血压等表现;腹部CT可见广泛肠管积液、积气、扩张,血流动力学监测呈高排低阻型,腹内压为 21 cmH2O(1 cmH2O≈0.098 kPa),实验室检查示炎症指标升高、多项生化指标异常.西医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给予器官支持(肺、循环、肾)、抗感染、液体复苏、镇痛镇静等对症治疗;中医诊断为肠结(阳明腑实、阳气暴脱),治则:通腑泄热、温肾潜阳,辨证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经直肠给药.使用中医汤剂后,患者排便量明显增多,腹内压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腹胀明显减轻,休克得到缓解.术后17 d,患者诸症好转,呼吸循环稳定,成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结论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治疗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快速缓解病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乙二醇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急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中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3家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急诊科以及ICU收治的43例急性EG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急性EG中毒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 43例患者中男性31例(占72.09%),误服32例(占74.42%),死亡9例(占20.93%);41例(占95.35%)患者发生了急性肾损伤.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9.767±1.900)分];动脉血乳酸、钾离子、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渗透压间隙(osmolar gap,OG)、血肌酐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OR=1.424,P<0.05);GC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OR=0.161,P<0.05);相比未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OR=0.003,P<0.05).ROC分析显示:AG联合GC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8(95%CI:0.836~1),高于单独预测时 AG的AUC(0.886,95%CI:0.771~1)和 GCS 评分的AUC(0.842,95%CI:0.718~0.965).结论 急性EG中毒表现为AG升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OG升高或意识障碍,常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高AG、低GCS评分以及未使用乙醇治疗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联合GCS评分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化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术前规划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实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自动化核团标注、手术靶点定位及电极植入路径规划.方法 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手术的15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首先,采用3D UX Net卷积神经网络基于MRI图像提取深度学习特征并完成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及红核(red nuclei,RN)的分割;然后通过算法实现丘脑底核的自动化靶点定位;最后在规定的皮层入路点范围区域内生成不多于4根的电极植入路径.通过人工审查验证靶点及电极植入路径的临床可行性.结果 通过3D UX Net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核团分割,红核分割性能的Dice值为0.90.STN分割性能的Dice值为0.84.自动化生成STN靶点经人工审查验证可行的坐标与人工手术规划STN靶点坐标的欧几里得距离为(1.2±0.4)mm.25例测试集中自动化STN靶点定位及电极植入路径通过人工审查可行有20例(20/25),自动化靶点定位及电极路径与人工规划靶点及路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 3D UX Net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较精确地分割STN及红核,通过自动化靶点定位及路径规划的STN-DBS手术计划临床可行且耗时短,可以为临床医生手术前规划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的升级换代研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升级换代,以提高基于L1检测靶区的HPV核酸(分型)试剂的质量.方法 研制包含了34种不同型别HPV L1的质粒样品.经商业化核酸检测试剂复核验证,分装组成国家参考品.采用荧光PCR法进行量值标定,并溯源至WHO第一代HPV16 DNA国际参考品.结合不同实验室的协作标定研究和适用性验证结果,确定参考品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考察参考品的稳定性.结果 国家参考品包括34种不同型别HPV样本和5种HPV阴性病原体,型别上囊括了HPV68a和HPV68b亚型.34种不同型别HPV DNA含量为6.26~7.08 Log10 IU/mL,并要求各试剂准确性应能检出其检测范围内的所有型别且分型正确,其检出限应不高于104 IU/反应.结论 成功建立了新一代HPV 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用于评价L1检测靶区的HPV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NSE诊断试剂盒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按照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并结合试验工作,重新设计了检验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对北京九强金斯尔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并与对应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测试结果与厂家所给出的产品分析性能以及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临床检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NCCL)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 5个水平的正确度偏倚分别为1.74%、-1.42%、-0.88%、-3.09%和-0.90%;2个水平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85%和0.88%(判断标准CV<7.5%),4.99%和3.34%(判断标准CV<10%);线性范围(3.5~148.1ng/mL)验证回归系数a值为0.9894,R2=0.9978;最大稀释倍数为8倍,临床可报告上限为1165.2ng/mL;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16.3ng/L,符合率R为100%,各性能均通过验证.此外,与罗氏电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两种方法的相关性(R2=0.989)、一致性(CCC=0.984)均较好,在临床判定效果上同Roche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相比,免疫增强比浊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5.74%,阴性符合率为96.23%,两者测定值接近,相关系数达0.9894.结论 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平台测定的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各性能均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有望进一步推进NSE国产体外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总蛋白标准物质在常规系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总蛋白标准物质在常规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TP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量GBW09186~188、RELA 23A、23B、21B、20B,51份单人份血清样本,将常规系统中标准物质的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单人份血清样本测量值代入拟合方程得出标准物质校准后的结果,参考CLSI EP9-A3,将校准前后的结果与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常规系统测量国际比对样本校准前后的偏倚范围分别为-1.88%~-1.05%、-0.43%~0.41%,经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校准后比对样本的偏倚明显降低.Bland-Altman图型分析实测值与参考方法结果的偏倚范围-4.98%~-0.33%,均为负偏倚,常规系统存在系统误差.校准后的偏倚范围-3.59%~1.28%,平均偏倚-0.43%,接近零点,经标准物质校准可以改善系统误差.实测值的4种回归分析中45g/L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大于临床可接受范围,经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校准后的预期偏倚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将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作为常规系统的校准品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6至2020年我国口腔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2016至2020年我国口腔医师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口腔医师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分别收集2016、2018和2020年国内及国际上相关口腔医师资源的数据资料以及相关各省份人口、地区面积等数据资料,运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和人口集聚度(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PAD)等数值分析相关的数据。结果:2010至2019年国际范围内我国每万人口口腔医师数排第46位,国内口腔医师卫生资源数量呈上升趋势,性别分布较均衡,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44岁;专业技术层面中初级所占的比例可达全体人员的79.5%~83.0%。按地理面积和人口密度算出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HRAD与PAD比值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省份的HRAD与PAD比值均大于1,中部和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该比值均小于1,东部地区配置过剩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足。结论:我国口腔医师资源配置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国家层面要继续培养优质口腔医学人才,加大对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扶植力度;全面提高在职在岗人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推动和规范口腔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口腔健康人才的合理流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人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和比较血清胱抑素C(Scys C)和血清肌酐(SCr)在老年人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对象2 450例,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应用锝-二乙三胺五乙酸( 99mTc-DTPA)清除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运用局部增强免疫比浊法和氧化酶法测定Scys C和SCr。采用 χ2检验比较相同GFR水平段Scys C与SCr异常增高的占比,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cys C和SCr对GFR<60 ml·min -1·1.73m -2的筛查价值,以95%参考区间建立不同GFR水平Scys C和SCr的参考值范围。 结果:总人群中GFR在30~59 ml·min -1·1.73m -2和<30 ml·min -1·1.73m -2时,Scys C增高的占比分别为82.74%(556/672)和94.74%(90/95),而SCr水平升高仅占38.24%(257/672)和75.79%(72/95)( χ2=278.328、13.571,均 P<0.001)。在上述GFR区间,老年人群Scys C增高的占比分别为84.81%(240/283)和100.00%(43/43),非老年人Scys C增高的占比分别为81.23%(316/389)和90.38%(47/52)( χ2=1.463、4.364, P=0.226、0.037)。总人群中Scys C对GFR<60 ml·min -1·1.73m -2的筛查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略优于SCr,但老年人中Scys C的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和75.7%,均低于非老年人的78.7%和84.0%。随增龄Scys C的变异度逐渐增大,且在相同GFR水平段中,老年人Scys C的参考值范围高于非老年人。 结论:Scys C筛查GFR<60 ml·min -1·1.73m -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略优于SCr,但在老年人群中低于非老年人群。老年人Scys C水平更高,变异度更大,应用Scys C评估GFR可能导致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过度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如何评价ALT水平与疾病进展及治疗时机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是反映肝脏损伤的敏感且重要的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是启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指标。ALT的正常参考范围源于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国家及地区或不同实验室间有所差别;而ALT的临床决策阈值则需要肝脏病专家结合疾病自然史及预后,通过大样本临床研究确立,以便用于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启动治疗和评价治疗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