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慢病毒shRNA文库结合二代测序筛选口腔鳞癌放疗抵抗相关分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用高通量方法筛选口腔鳞癌放疗抵抗相关的激酶基因,为口腔鳞癌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慢病毒构建的短发夹核糖核酸(shRNA)激酶文库(含4 675个不同shRNA序列,覆盖709个人激酶基因)感染舌鳞癌Cal-27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去除未成功感染的细胞后,以光子射线进行照射(0、10和15 cGy),然后继续培养3 d,以增加不同射线抗性细胞的丰度差异。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PCR获得完整shRNA序列,同时每组引入不同标签序列,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二代测序,找出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shRNA,其对应基因即为影响射线抗性的基因。结果:本次实验共筛选到5个影响口腔鳞癌放射线抗性的激酶基因,其中,PKLR和IPMK敲减后会增加射线抵抗,AURKB、ITPKB和DLG2敲减后会导致放射敏感,其高表达会导致患者对放疗耐受。结论:本研究利用shRNA慢病毒文库结合二代测序方法筛选到3个口腔鳞癌放射抵抗基因,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细胞酶病,以肤色苍白或黄疸、肝脾肿大、严重贫血为特征,治疗以长期规律性输注红细胞、脾切除为主。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PKD,患儿生后出现极重度溶血性贫血,基因检查发现PKLR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杂合错义变异,输血治疗后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KLR 基因新突变致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PKLR 基因新突变致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一例。患者男性26岁,表现为重度黄疸、脾大、胆囊结石、血红蛋白水平正常。UTG1A1基因及全外显子突变检测排除Gilbert综合征等先天性胆红素代谢性疾病,考虑存在慢性代偿性溶血继发黄疸,全外显子测序证实为PKL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肝穿刺活检提示PKD患者肝脏含铁血黄素沉积可导致慢性肝损害。PKLR基因变异Exon6 c.758A>G(p.Asn253Ser)为本例首次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的胶质瘤中协同调控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基因筛选及其免疫浸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胶质瘤中协同调控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基因,探讨这些基因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集671例胶质瘤样本(肿瘤组)和5例非肿瘤脑组织样本(对照组),数据下载时间为2023年11月13日。检索GeneCards数据库和已发表文献中免疫相关基因(IRG)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EMRG),经合并去重复后,对IRG和MEMRG取交集共得到76个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共相关基因(IR&MEMRG)。使用R软件limma包,筛选肿瘤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与IR&MEMRG取交集得到胶质瘤中免疫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R&MEMRDEG)。采用R软件中clusterProfiler包对IR&MEMRDEG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v12.0在线数据库(https://cn.string-db.org/),利用获得的IR&MEMRDEG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获得排名前5位的关键核心基因。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分析所有样本中各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对丰度,得出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矩阵。利用R软件中ggplot2包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在肿瘤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R软件pheatmap包绘制相关性热图展示免疫细胞自身的相关性,基于Spearman算法并利用R软件ggplot2包计算蛋白质互作网络内排名前5位的关键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中,肿瘤组和对照组有3 623个DEG;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711个,下调表达基因1 912个。对DEG与获得的IR&MEMRG取交集,得到11个IR&MEMRDEG,分别为EIF4EBP1、TP53、IDH1、PRCKZ、CD200、GPI、PGM2、PKLR、AK2、ATP4A和ALDH3B1。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1个IR&MEMRDEG在生物过程层面主要富集在ATP代谢和ADP代谢、嘌呤核苷二磷酸代谢、嘌呤核糖核苷二磷酸代谢和核糖核苷二磷酸代谢;细胞成分层面主要富集在纤维胶凝蛋白-1富集颗粒、分泌颗粒腔、细胞质囊泡腔、囊泡腔和核基质中;分子功能层面主要富集于镁离子结合、钾离子结合和碱金属离子结合。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1个IR&MEMRDEG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信号通路中。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11个IR&MEMRDEG进行分析,得到前5个得分最高的节点蛋白,分别为EIF4EBP1、TP53、IDH1、PRKCZ和AK2。通过ssGSEA算法计算28种免疫细胞的免疫浸润丰度,肿瘤组15种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5种免疫细胞间均呈正相关,其中效应记忆性CD8 + T细胞与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相关性最强;EIF4EBP1、TP53、IDH1和AK2与较多免疫细胞之间均呈正相关(均 P<0.05);PRKCZ与较多免疫细胞均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胶质瘤中PRKCZ、AK2和EIF4EBP1可能是胶质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KLR基因新突变致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因诊断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及PKLR基因新突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3例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患儿临床症状及PKLR基因新突变类型分析,探讨PKD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例PKD患儿的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并预测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确定患儿的致病基因型后,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此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在3例患儿中发现了5种PKLR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c.1529G >A(p.RS10Q)和c.1031T> G(p.I344S)复合杂合突变、c.847G> T(p.V283F)纯合突变,c.979delC(p.L327fs)和c.604_617del(p.V202fs)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529G> A(p.R510Q)突变已有文献报道,其余4种突变为PKLR基因新的突变类型.c.1031T>G(p.I344S)、c.847G>T(p.V283F)为可能致病变异,该基因突变致病的可能性>90%;c.979delC (p.L327fs)和c.604_617del(p.V202fs)变异为致病变异.且这5种突变经预测对蛋白质功能影响较大,均为致病突变.结论 对于临床诊断困难的PKD患儿,可通过目标序列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PKLR基因变异,并评价其致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和脑组织GPI基因表达观察及其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GEO芯片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和脑组织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GPI基因的功能及其与AD发病的关系.方法 获取健康老年人大脑额叶皮质样本18例份、颞叶皮质样本19例份、海马样本19例份、外周血样本14例份及AD患者大脑额叶皮质样本15例份、颞叶皮质样本10例份、海马样本29例份、外周血样本14例份.利用GEO数据库筛选适用于AD的相关芯片,检测健康老年人及AD患者外周血、脑组织样本GPI基因.借助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GPI的相关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筛选GPI基因可能参与并主要影响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路.结果 外周血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中,女性外周血GPI基因表达量低于男性,且低于男性AD患者(P均<0.05);相同性别人群中,AD患者外周血GPI基因表达量低于健康老年人(P均<0.05).脑组织芯片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海马组织GPI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低于额叶、颞叶皮质(P均<0.05);GPI基因表达量随AD病情加重而持续减少(P均<0.05).通过PPI网络图,共筛选出10个与GPI高度相关基因,分别为PKM、TPI1、PFKL、PKLR、PGM1、PFKP、ENO3、PFKM、H6PD、TKT.GO分析及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PI基因与其相关的10个基因在功能富集上与糖酵解、合成、分解、代谢等能量代谢过程高度相关.结论 AD患者外周血及海马组织GPI基因表达下调,随AD病情加重,其表达持续减少;GPI基因与其相关基因可能参与AD患者海马脑区能量代谢的功能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PKLR基因新的杂合突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患儿的临床与基因检测特点.方法 选择2016年4月7日,因"发现贫血2+个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例PKD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本次住院情况、确诊经过及随访情况.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采用疾病相关基因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技术,筛选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突变类型,再采用Sanger法测序进行验证.以"丙酮酸激酶""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gene sequencing"等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对建库至2019年1月各数据库中,关于PKD并有基因检测结果的文献进行复习.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 ①本例患儿此次入院年龄为2+个月,目前对其随访至2岁11个月.其主要临床表现:生后即出现严重黄疸,多次血常规检查均提示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提示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排除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等其他溶血性贫血相关疾病可能.针对初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激素治疗无效,故临床考虑本例患儿为PKD,但是丙酮酸激酶(PK)活性检测结果正常.② 基因检测结果:患儿父亲PKLR基因第10外显子c.1437-1G>A突变,患儿母亲PKLR基因第6外显子c.848T>C突变.患儿存在上述2处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其中,患儿及其父亲共同存在的基因异常信息,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尚未见收载.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对患儿的PKD诊断明确.③PKD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PKD临床表现多样,并且PK活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迄今诊断并报道的PKD病例数较少.目前,我国已报道并且有基因检测结果的PKD患者共计12例(包括本例患儿),其基因检测结果均为PKLR基因突变,83.3%(10/12)为杂合突变;75.0%(9/12)PK活性检测结果为正常,58.3%(7/12)为输血依赖,58.3%(7/12)出现肝和(或)脾大,25.0%(3/12)伴胆石症.结论 部分PK活性正常的PKD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碧萝芷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改善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碧萝芷(PYC)对油酸(OA)诱导的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YC50(50μg/mL)组、OA(200μmol/L)组、PYC10(10μg/mL)+OA(200μmol/L)组、PYC50(50μg/mL)+OA(200μmol/L)组.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摄取量,糖原染色法检测糖原含量.实时PCR检测糖异生基因G6PC、PEPCK、PGC1αmRNA和糖酵解基因Eno1、PKLR、Gpi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RS/p-IRS、AKT/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OA组比较,PYC10+OA组、PYC50+OA组培养基上清葡萄糖剩余含量明显减少(P<0.05),糖原含量明显增加(P<0.05).PYC10+OA组、PYC50+OA组分别与OA组比较,糖异生基因G6PC、PEPCK、PGC1α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酵解基因Eno1、Gpi1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KLR mRNA表达增加(P<0.05).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PYC10+OA组、PYC50+OA组分别与OA组比较,p-IRS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YC通过激活AKT促进PKLR表达增加糖酵解,并且促进p-GSK3β表达增加糖原合成来调控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2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例PKD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孩,年龄3岁8个月和3岁10个月;均表现为巩膜黄染,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例1的PKLR基因存在c.106G>T以及c.817C>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06G>T突变遗传自父亲,而c.817C>T遗传自母亲,患儿姑姑为c.106G>T突变携带者;例2 PKLR基因存在c.1279G>T以及IVS 6-1 G>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279 G>T突变遗传自母亲,IVS 6-1 G>T突变遗传自父亲.例1的复合杂合突变未影响患者PKLR基因表达,而例2剪接位点IVS6-1G>T突变可能影响PKLR基因的RNA水平.结论 两个PKD家系均为PKLR基因变异,基因检测有助PKD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