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系统性能评价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目前常用的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系统的性能,并给出建议的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要求。方法:收集2019年3—4月26家妇幼及儿童医院7 540份静脉血样本,研究5种常用全血CRP检测系统分析性能。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包括迈瑞BC-5390CRP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国赛Astep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奥普OTTOMAN-1000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韩国i-CHROMA Reader 免疫分析仪和芬兰Orion QuikRead go定量分析仪,均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并分别以a、b、c、d、e随机顺序代表检测系统。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与采用血清模式的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的CRP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对检测系统的性能,包括空白测定、携带污染、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实验、结果相关性、正确度和样本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5种常用的全血CRP检测系统空白测定值均<1.00 mg/L,携带污染<1.00%。重复性结果显示,CRP浓度在3.00~10.00 mg/L范围时,>97%的样本变异系数( CV)<10.00%;CRP浓度在10.00~30.00 mg/L范围时,>98%的样本 CV<6.00%;CRP浓度>30.00 mg/L时,>98%的样本 CV<5.00%;中间精密度均<10.00%;参与评估的检测系统线性理论值及实测值的相关系数( r)均>0.975,斜率在0.950~1.050。样本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样本在室温(18~25 ℃)或冷藏(2~8 ℃)保存72 h内,全血CRP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均在10.00%以内;干扰试验表明,除采用干化学免疫速率法的检测系统外,加入甘油三酯(TG)浓度<15.46 mmol/L时,加入TG与未加入TG样本CRP偏差均<10.00%;加入胆红素浓度<345.47 μmol/L时,加入胆红素与未加入胆红素样本CRP偏差均<10.00%;在无血细胞比容(Hct)校正功能的检测系统中,Hct不同稀释浓度点与40%稀释浓度点相比相对偏差最高可达67.48%;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与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的CRP检测结果进行比对,0~300.00 mg/L范围内,各检测系统 r均>0.975;使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指定值分别为12.89和30.60 mg/L的正确度能力验证样品,参与正确度验证的全血CRP检测系统均通过正确度验证。 结论: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但建议无自动Hct修正的全血CRP检测系统进行手动修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一体化系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型即时检验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发一款一体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型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测试剂并评估其性能。方法:以RSV A和B亚型及ON1和BA9基因型的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整合试剂玻璃化技术和多重检测平台,开发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并对该产品的敏感度、特异度、重复性和临床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一体化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敏感度可达500拷贝/ml,特异度好,与临床上表现相似的病原体无交叉反应,试剂批间和批内重复性Ct值的变异系数均<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检测试剂应用于53例临床样本测试,检测结果与对比试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高达98.11%。结论:本研究开发的一体化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集成了"核酸提取-纯化-检测",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稳定,可用于RSV A和B亚型的分型即时检验,为RSV的防控和诊疗提供助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一体化系统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流感病毒一体化核酸检测方法。方法:设计了针对近年来国内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株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将其与提取、扩增试剂和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系统整合,实现针对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反应体系配制、扩增反应和结果判读功能的快速一体化病毒核酸检测流程。使用培养的流感病毒对检测体系进行检测下限测试,并对检测体系进行特异性测试。结果:成功设计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二重扩增引物和探针,实现了500拷贝/ml的检测下限,并通过特异性测试验证了检测试剂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基于POCT技术的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在50 min内完成核酸提取、扩增和结果判读检测全流程,同时可以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上传。结论:开发的基于POCT技术的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实现了"样品进、结果出"的便捷操作,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种床旁检测法与Abbott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床旁检测(POCT)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分析性能,为床旁检测选择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40例住院患者的血浆样本,用6种方法检测血浆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以实验室Abbott化学发光法为标准,比较5种POCT法的分析性能,并评价其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结果 与Abbott化学发光法比较,Getein 1100检测系统(荧光免疫定量)所测Mb、CK-MB、CTnI的符合率分别为84.6%、76.9%、53.8%, Kappa值分别为0.58、0.52、0.13;ZYbio-Q7检测系统(免疫层析法)所测 Mb、CK-MB、CTnI 的符合率分别为84.6%、92.3%、61.5%,Kappa值分别为0.58、0.84、0.27;Triage检测系统(荧光免疫定量)所测Mb、CK-MB、CTnI的符合率分别为87.5%、95.0%、80.0%,Kappa值分别为0.75、0.89、0.58;NRM-cl-200检测系统(化学发光法)所测Mb、CK-MB、CTnI的符合率分别为92.5%、75.0%、92.5%,Kappa值分别为0.85、0.53、0.85;AQT90检测系统(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所测Mb、CK-MB、CTnI的符合率分别为92.5%、92.5%、90.0%,Kappa值分别为0.85、0.84、0.80.Getein 1100、ZYbio-Q7、Triage、NRM-cl-200、AQT90各检测系统所测Mb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51%、1.38%、1.31%、1.87%、0.96%,所测CK-MB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3.23%、9.51%、3.54%、4.42%、2.12%,所测 CTnI 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56%、5.78%、6.47%、14.29%、2.29%.结论 5种POCT法之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作为心肌标志物的POCT检测方法,国产试剂有必要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其敏感性.应尽量选择与实验室内大型分析仪检测结果保持一致的POCT检测系统,减少不必要的误诊、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OCT核酸检测试剂的冷冻干燥处理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应用于核酸现场检测的床旁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产品均为通过将液态试剂脱水处理,让试剂以固态形式在室温下保存,使得试剂的保存运输不再受到低温的限制,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脱水形式是冷冻干燥处理.冷冻干燥技术是使混合物中已经冻结的固态冰不经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而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去除水分并保留其他有效组分的新式高效干燥技术.由于生物活性原料在固态干粉状态下的稳定性远高于液态,因此,通过冻干脱水处理,即能实现PCR体系中各组分在室温下的长期保存及稳定运输.该文综述了PCR扩增体系冻干试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冻干保护剂的添加与赋形剂的使用,并对核酸冻干试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降钙素原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降钙素原(PCT)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和评价.方法 收集医学决定水平相近,浓度不同且包含整个系统的线性范围的PCT血清标本50份,其中16例标本浓度<0.99 ng/ml、11例标本浓度在1.00 ng/ml~1.99 ng/ml、13例标本浓度在2.00 ng/ml~9.99 ng/ml、10例标本浓度>10.00 ng/ml.统计出收集到的标本的结果区间,并把区间均分为6H+ 0L、5H+1L、4H +2L、3H +3L、2H+ 4L、1H +5L和0H+ 6L 7个浓度样品.结果 利用POCT检测系统验证的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7.48%、3.25%、4.22%,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7.11%、5.08%,都符合试剂给出的要求;运用POCT检测系统验证的各批号相对偏差分别为-5.43%、-3.12%、-7.57%、-4.12%(相对偏差<10%)均符合该试剂给出的要求.结论 经过验证,所使用的POCT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检测限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均与实验室的质量要求相匹配,降钙素原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16磁敏免疫分析仪检测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8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静脉肝素抗凝血液标本30份,采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磁敏免疫法)检测试剂盒,通过定值质控品对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的精密度、线性性能和正确度进行评价,同时采用Roche 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Myo、CK-M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精密度变异系数(CV)≤15%,cTnI、Myo、CK-MB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测定相对偏倚≤15%,均符合仪器厂商的声明性能;测定结果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Myo和CK-MB的R2分别为0.984和0.986.结论 作为第3代POCT产品,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临床决策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沙眼衣原体POCT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3种不同厂家的商品化沙眼衣原体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进行评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及其他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沙眼衣原体菌株(血清型D和E)冻存毒株,化冻后经细胞培养法滴定确定浓度,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对试剂盒A(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B(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C(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最低检出限和重复性实验.采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菌悬液进行特异度实验.结果 对血清型D的最低检出限,试剂盒B和C浓度均达1.86×107 IFU/mL,试剂盒B在1.86×106 IFU/mL观察到隐约可见条带;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1.86×109 IFU/mL.对血清型E检测灵敏度,试剂盒B和C均达2.80×107IFU/mL,但均为弱阳性;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2.80×109 IFU/mL.3种试剂盒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但均存在阳性条带显示颜色强弱不完全一致的情况.3种试剂盒均能够抗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 (2.9×106/mL),非洲绿猴肾细胞系BGMK(5.0×106/mL)和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1.5×108 CFU/mL)的干扰.结论 试剂盒B和C最低检出限明显优于试剂盒A,但试剂盒B较试剂盒C略好.在特异度和重复性方面3种试剂盒均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强医院血气分析仪配置管理和检测试剂成本控制的实践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规范临床科室血气分析仪配置、控制其检测试剂成本支出、加强体外诊断试剂精细化管理.方法 基于全院血气分析仪资产配置、使用次数、运行成本和检测收入等指标,对我院血气分析仪使用效率与效益进行调研、分析、评估和整改.结果 全院核减3台血气分析仪,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全部血气分析仪月均成本降幅43.27%,单次检测次均成本降幅44.65%;月均收入升幅约2.95%,实际检测综合成本率由原先的41.00%下降到27.00%左右.结论 优化血气分析仪的配置,对其进行专项使用效率、效益的评估评价,有助于降低检测综合成本,规避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应用重组酶聚合酶(RPA)技术对新型隐球菌快速核酸检测,建立新型隐球菌的即时检测(POCT)方法.方法 磁珠法提取新型隐球菌标准菌株ATCC32609、150株阴性质控菌株(本实验室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DNA.在新型隐球菌DNA的5.8SrRNA编码基因区域设计6对候选引物,以ATCC32609作为建立RPA反应体系的参考菌株,凝胶法RPA基础试剂盒筛选可稳定扩增出新型隐球菌DNA片段的引物.依次稀释ATCC32609的McF2.0菌悬液,半定量法观察扩增反应阳性引物+ATCC32609的扩增反应,扩增反应阳性引物+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对扩增反应阳性引物设计探针,实时荧光RPA法观察ATCC32609的扩增反应,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取实验室保存10株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00份临床样本(包括脑脊液50份、痰15份、胸腹水15份、静脉血20份),分别用荧光法RPA和oasig实时荧光PCR法进行DNA扩增,观察是否存在扩增反应.结果 引物2、5、6的目的条带清晰,无弥散拖尾现象,引物扩增反应阳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加入引物后扩增反应阳性;引物2、5、6均属于新型隐球菌编码核糖体RNA的DNA片段,比对结果符合率为100%;引物6扩增阴性对照菌株后,凝胶电泳未见扩增条带.引物6设计探针实时荧光反应结束时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所有阴性对照菌株扩增结果阴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后加入引物6和探针仍可见阳性扩增曲线;以引物6和相应探针对10株新型隐球菌菌株扩增后均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荧光法RPA试剂、oasig实时荧光PCR法检测100份临床样本中扩增反应阳性的分别为40、40份.结论 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实时荧光法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方便快捷、准确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