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妇是否有必要行NIPT-plus:50例结果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的孕妇是否必要选择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expanded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plus)。方法:对比分析50例孕妇NIPT和NIPT-plus检测的测序数据量、胎儿游离DNA浓度、产前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等。结果:NIPT-plus与NIPT相比,胎儿游离DNA浓度相近,测序数据量提高了4.4倍。NIPT能够检测出NIPT-plus提示的4例21-三体、2例18-三体和9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SCAs)高风险,漏检1例-18三体,无法检测出罕见染色体非整倍体(rare chromosome aneuploidies,RCAs)和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microdeletion/microduplication syndrome,MMS)。NIPT-plus对21-三体、18-三体、SCAs、MMS和RCAs的PPVs分别为100%、100%、44.4%、30.4%和0%。NIPT对21-三体、18-三体和SCA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和44.4%。结论:孕妇有必要选择NIPT-plus,以提高常见的染色体三体、SCAs和MMS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具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准分子术)史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05─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具有准分子术史且随访2年以上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记录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检查结果,选取每例视野较差的眼或双眼相似者随机1眼作为研究眼。对视野进展分析采用非参数分析(NPA)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青光眼确诊均在准分子术后,手术至青光眼确诊间隔(10.3±6.1)年,确诊时年龄(37.5±10.4)岁,最高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者27例(82%);中央角膜厚度为(456±47)μm。眼底照相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18例(55%),无法辨认的15例(45%);杯/盘比为0.7±0.1。视野平均缺损(MD)绝对值小于6的有18例(55%),6~12有8例(24%),12以上有7例(21%)。其中随访2年以上21例,随访时间为(4.5±2.2)年;视野进展13例(62%),视野进展速度为(0.5±0.6)dB/年。视野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治疗后降眼压幅度分别为(28.3±20.7)%和(15.4±11.0)%( t=-1.867, P=0.078),屈光回退发生率分别为92%和25%( P=0.003)。21例中屈光回退14例(64%),屈光回退组中12例(12/14)视野进展,无回退组中1例视野进展(1/7) ( P=0.003);屈光回退组的视野进展[(0.7±0.7)dB/年]快于无回退组[(0.1±0.1)dB/年]( t=-2.899, P=0.011)。 结论::准分子术后的青光眼患者确诊时大多处于病情早中期,4/5患者眼压在21 mmHg以下,通过眼底照相能明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只占一半病例。随访中约2/3患者视野恶化,可能与屈光回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恶性胸腔积液中RCAS1、Cl audin-18表达量与增殖和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中RCAS1、Claudin-18表达量与增殖和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87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恶性胸腔积液组,56例结核性胸水患者作为结核性胸水组.对比两者胸水中RCAS1、Claudin-18基因,增殖、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恶性胸水中RCAS1、Claudin-18表达量与增殖和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胸水组胸水中RCAS1、Claudin-18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结核性胸水组.恶性胸水组胸水中增殖基因LRRC3B、TCF21 mRNA的表达量低于结核性胸水组,SIRT1、EZH2 mRNA的表达量高于结核性胸水组;侵袭基因 DDX17、Nectin4、Vav3、NGAL、Snail mRNA 的表达量高于结核性胸水组,EFEM P1、MCPH1 mRNA的表达量低于结核性胸水组.Pearson检验发现,恶性胸腔积液中RCAS1、Claudin-18表达量与增殖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表达量直接相关.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RCAS1、Claudin-18表达量异常增高,且具体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活性直接相关,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水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伴发恶性胸腔积液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胸腔注射注射用洛铂,30 mg/m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胸腔注射康莱特注射液,100 mL/次,1次/d.两组患者均在21 d后重复1次,连续治疗2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iSo细胞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4%和8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水中VEGF和RCAS1表达均显著减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胸水中VEGF和RCA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洛铂可以显著减低NSCLC伴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VEGF和RCAS1表达,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ICC组织及9例正常胆管组织中RCAS1/EBAG9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RCAS1/EBAG9与P53蛋白的表达与IC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ICC组织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RCAS 1/EBAG9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ICC中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r=0.329,P=0.018).RCAS1/EBAG9与P53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明显长于RCAS1/EBAG9与P5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x2=3.862,P=0.049;x2=4.977,P=0.026).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RCAS1/EBAG9蛋白表达是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57,95%CI=1.111~12.040, P=0.033).结论: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ICC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且与ICC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RCAS1/EBAG9可能起了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EBAG9/RCAS1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雌激素受体结合片段相关抗原9(EBAG9)和SiSo细胞上表达的受体结合型肿瘤相关抗原(RCAS1)是同一种蛋白质,可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特征以及不良预后相关.肿瘤的免疫逃避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而EBAG9/RCAS1可诱导免疫细胞(如T细胞)凋亡或抑制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性,使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导致肿瘤不断生长、发展.因此,明确EBAG9/RCAS1参与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可为癌症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联合检测RCAS1和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RCAS1和CA19-9的表达,以探讨RCAS1和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43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RCAS1和CA19-9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20对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CAS1和CA19-9的表达.综合评价联合检测RCAS1和CA19-9对诊断胰腺癌的价值.[结果]ELISA法检测胰腺癌组TNM分期I+Ⅱ期的患者血清RCAS1和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Ⅳ期的患者血清RCAS1和CA19-9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RCAS1和CA19-9联合检测胰腺癌的灵敏度是95.3%,较单独检测CA19-9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示胰腺癌组织中RCAS1和CA19-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RCAS1和CA19-9表达明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对诊断胰腺癌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p150glued功能缺失导致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高尔基体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神经元中特异性敲除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基因DCTN1编码的p150glued蛋白对于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高尔基体结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高尔基体蛋白RCAS1观察对照组(Dctn1LoxP/LoxP)小鼠及p150glued条件性敲除(Dctn1LoxP/LoxP;Thy1-Cre)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高尔基体分布和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Dctn1LoxP/LoxP小鼠相比,6月龄Dctn1LoxP/LoxP;Thy1-Cre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中RCAS1阳性的高尔基体分布明显离散.18个月龄时,Dctn1LoxP/LoxP;Thy1-Cre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中RCAS1阳性的高尔基体分布更加离散,且连贯膜结构明显碎裂.结论 神经元中p150glued功能缺失可以引发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早期高尔基体分散及晚期高尔基体碎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测序深度对无创产前检测效能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增加测序深度,评估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的临床适用性,为产前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36730例及行NIPT-plus的4633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年龄17~49岁,孕周12~37周,并对NIPT经产前诊断的77例假阳性及4例假阴性样本行NIPT-plus复检,测序深度增加3倍,对比分析NIPT和NIPT-plus与产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NIPT筛查复合三体(T21、T18、T13)的阳性预测值(PPV)显著高于NIPT-plus(71.11%vs 42.31%,P<0.05),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罕见常染色体非整倍体(RCAs)和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MMS)的PPV与NIPT-plus均无显著性差异.77例NIPT假阳性样本行NIPT-plus后,6例(7.79%)转变为低风险,4例假阴性样本中1例由低风险转变为T15高风险,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NIPT-plus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NIPT的假阳性率、提高RCAs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因此,临床中进行遗传咨询时可根据孕妇的风险值合理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