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t综合征一个家系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个Rett综合征(RTT)家系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方法:选取2021年6月4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产前中心就诊的1个RTT家系为研究对象。用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 MECP2基因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用直接测序检测囊胚 MECP2基因c.925C>T位点的携带状态,采用Sanger测序对结果进行验证。选择 MECP2基因及上下游2 Mb范围内168个有效SNP位点构建家系单体型,用于对携带该变异的胚胎进行筛选,选取未检测到变异的胚胎分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情况。 结果:PGT检测显示7个囊胚中有5个未携带变异,2个携带致病性变异。结合非整倍体检测的结果,提示在5个未携带变异的囊胚中有2个为整倍体。经遗传咨询后,该夫妇选择移植最优囊胚后临床妊娠,羊水产前诊断提示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且未携带致病性变异,足月剖宫产术娩出一健康女婴。结论:二代测序技术可实现高效的PGT检测,减少RTT在患病家系中的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患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共患睡眠障碍比率高,其发病机制未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excitation/inhibition,E/I)失衡、神经可塑性改变是ASD的可能发病机制,儿童早期的睡眠则是影响E/I平衡和神经可塑性的重要因素,儿童ASD与睡眠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多种基因变异(如Shank3、SynGAP等)及相关染色体疾病(如16p11.2缺失),及其所致的综合征如Rett综合征、Smith-Magenis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等均同时具有ASD和睡眠障碍的表型。另外,褪黑激素、催产素、下丘脑泌素和血清素等均参与了睡眠异常、ASD病理和神经可塑性的神经环路,促进了ASD共患睡眠障碍的发生。一些治疗如补充褪黑素、催产素、锌、铁及膳食补充剂在治疗ASD儿童睡眠障碍的同时能改善ASD临床症状。该文就ASD儿童共患睡眠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例Rett综合征患者的 MECP2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3例Rett综合征患者进行 MECP2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 方法:采集3例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覆盖基因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通过PCR及Sanger测序法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出患者 MECP2基因的变异。 结果:3个家系的先证者 MECP2基因的Sanger测序及MLPA结果分别为,家系1发生c.965C>G杂合变异,家系2发生c.1157_1197del41杂合缺失变异;家系3发生第4外显子部分缺失杂合变异。3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的变异,均为新发变异。其中 MECP2基因c.965C>G和c.1157_1197del41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变异。 结论: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并结合临床表现对上述变异进行分析后推测3个变异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是这3个Rett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 MECP2基因的变异谱,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Rett综合征的外周系统共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tt综合征(RTT)是一种严重的、罕见的进行性发育障碍,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具有从神经系统到非神经系统症状的多种临床表现。本文综述了RTT相关的外周系统共病的循证更新,提高大家对RTT多系统共病的认识,为RTT患者的多学科管理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儿童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具有皮肤、面部、行为特征的53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3例患儿均诊断为癫痫,以色素脱失斑为线索诊断结节性硬化症28例,以面部鲜红斑痣为线索诊断脑面血管瘤病5例,以躯体多毛、消瘦为线索诊断线粒体脑疾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5例,以毛发稀疏蜷曲、皮肤白为线索诊断Menkes病5例,以头围大为线索诊断亚历山大病、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戊二酸血症Ⅰ型各1例,以快乐面容、智力低下诊断Angelman综合征2例,以刻板手部行为为线索诊断Rett综合征2例,以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失斑为线索诊断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1例,以眼距宽、牙缺失为线索诊断1号染色体微缺失1例,以咖啡牛奶斑为线索诊断神经纤维瘤病1例,上述病例在上述特征提示下,经影像学或遗传学检测,均明确诊断。结论: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皮肤、面部行为特征有利于癫痫病因学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4月4日至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及其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等。比较儿童与成人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 χ2检验,并采用相对危险度( RR)和95%可信区间(95% CI)评估接种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 结果:297个家庭中有1 274名家庭成员,其中儿童370名,成人904名。1 110例(87.13%)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症状感染989例(89.10%),无症状感染121例(10.90%)。355例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症状感染337例(94.93%),主要表现为发热[96.74%(326/337)]和咳嗽[40.36%(136/337)]。仅1例患有雷特综合征的患儿进展为危重型。194例患儿接受影像学检查,64例(32.99%)提示肺部炎症病变。755例成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症状感染者652例(86.36%),主要表现为发热[73.16%(477/652)]和咳嗽[49.85%(325/652)]。症状感染病例中,儿童患者的发热发生率高于成人,而咳嗽发生率低于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0.87、8.04,均 P<0.01)。儿童病例的热峰高于成人[(39.3±0.7) ℃比(38.6±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5, P<0.001)。儿童患者发病至呼吸道核酸循环阈值≥35的时间间隔长于成人[(13.0±3.1) d比(10.9±3.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7, P=0.004)。160名3~18岁儿童中,54名(33.75%)接种2剂疫苗。904名成人中,388名(42.92%)接种2剂疫苗,293名(32.41%)接种加强针。相对于未接种+接种1剂疫苗的成人患者,接种2剂次后症状感染的风险仅降低8%( RR=0.92,95% CI 0.86~0.98, P=0.014),接种加强针后发热和咳嗽发生风险分别降低42%( RR=0.58, 95% CI 0.49~0.67, P=0.001)和50%( RR=0.50,95% CI 0.34~0.78, P=0.001)。 结论:上海地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高峰时期,家庭续发率和症状感染率高,家庭聚集性儿童和成人病例以症状感染为主,发热最为常见,热程持续时间短。成人接种加强针可以对奥密克戎株感染引起的常见症状提供一定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6p11.2微缺失综合征伴发Rett综合征1例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l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伴发Rett综合征(RTT)患儿的遗传学特征。方法:以2020年5月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男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儿为出生4 d的男婴,表现为反应差、纳差、喂养困难,于8个月时死亡。WES测序提示其染色体16p11.2区缺失约0.643 Mb,该区域包含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关键基因 ALDOA、 CORO1A、 KIFF22、 PRRT2和 TBX6等,患儿父亲携带相同区域的缺失,判断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患儿 MECP2基因存在母源性c.763C>T(p.R255X)半合子变异,为致病性变异(PVS1+PS4+PM2_Supporting)。 结论:染色体16p11.2区域的缺失以及 MECP2:c.763C>T(p.R255X)变异考虑是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遗传性癫痫3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新生儿遗传性癫痫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1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收治并进行癫痫基因测序分析且结果异常的遗传性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基因变异类型分为离子通道变异组和非离子通道变异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36例,涉及15个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前3位为KCNQ2、SCN2A、STXBP1。离子通道变异组20例(55.6%),非离子通道变异组16例(44.4%),两组一般情况、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6例患儿中,癫痫起病日龄为生后10 min至24 d,生后1周内发病28例(78.8%)。诊断发育性癫痫性脑病20例(55.6%),自限性新生儿癫痫7例(19.4%),吡哆醇依赖症、Zellweger综合征各2例(5.6%),自限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幼儿癫痫、Turner 型智力低下并癫痫、PURA综合征、Rett综合征、22q11.2缺失综合征各1例(2.8%)。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拉考沙胺、拉莫三嗪共8种。5例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31例随访了6~50个月,22例(71.0%)发作控制,控制年龄为1月余至35个月,其中21例(56.7%)存在发育落后;6例(19.4%)控制无效,3例(9.7%)发作减少,均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 结论:新生儿期起病的癫痫与多种基因变异相关,KCNQ2、SCN2A、STXBP1是常见致病基因,其中KCNQ2 基因变异最多,多数患儿在生后1周内起病。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变异占半数以上,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有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例罕见男性Rett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例非典型Rett综合征男性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分析,对检出的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例1患儿母亲进行X染色体偏移失活检测,以分析 MECP2的等位基因表达差异。 结果:例1为5岁10月男孩,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和轻度智力障碍(IQ:54),患儿母亲智力落后;例2为9月18天男婴,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差、肌张力低和全面发育迟缓。WES显示例1患儿 MECP2基因存在c.499C>T(p.R167W)半合子错义变异,Sanger测序显示该变异遗传自患儿母亲;母亲X染色体极度偏移失活,野生型和突变 MECP2表达量比率为0:100%。例2患儿 MECP2基因存在c.62+2_62+3del半合子剪切变异,Sanger测序显示该变异为新发变异。这两个变异均已有文献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499C>T(p.R167W)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M2+PP3),c.62+2_62+3del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M6)。 结论:确诊了2例 MECP2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男性Rett综合征,此2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且差异较大,丰富了中国男性RTT的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典型RETT综合征患儿1例的临床及罕见头颅核磁共振表现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TT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OMIM#312750)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甲基-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基因为主要致病基因,此外,叉头框G1(forkhead box G1,FOXG1)基因或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样 5(cyclin-dependent kinase-like 5,CKDL5)基因也是该疾病少见的致病基因[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