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Tigris核酸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无效的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Tigris核酸检测(NAT)系统检测结果无效的具体情况及原因。方法:选择2018和2019年,成都市血液中心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3 752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NAT结果无效标本为2 397份,2019年为1 355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中心2018和2019年Tigris系统NAT的总检测标本数、总检测结果无效标本数、无效工作列表数等数据资料,以及导致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原因。2018和2019年Tigris系统NAT的无效检测率、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率、有效工作列表中标本的无效检测率、工作列表无效运行原因构成比、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原因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2018年和2019年成都市血液中心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情况如下。① 2018年总无效检测率为2.31%(2 397/103 777),高于2019年的1.10%(1 355/12 289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3.726, P<0.001)。② 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率分别为2.35%(25/1 062)和1.34%(14/1 04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83, P=0.084)。2018年有效工作列表中标本的无效检测率为0.20%(205/101 585),高于2019年的0.15%(187/121 72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36, P=0.006)。③ 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原因构成比、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原因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08、86.966, P=0.013、<0.001)。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的主要原因均为校准物/质控品无效,其导致的无效运行工作列表数分别占88%(22/25)和50%(7/14)。2018年导致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的主要原因为标本容量验证失败(VVFS),占40.0%(82/205);而2019年则以磁力洗站液面感应错误(ML)为主,占50.8%(95/187)。 结论:Tigris系统的校准物、质控品无效和仪器故障问题是引起NAT结果无效的重要原因。对采供血机构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尽早发现导致NAT结果无效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减少无效NAT结果的产生,提高NAT的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单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提高深圳地区HIV检出率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运用单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SS-NAT)对提高深圳地区HIV检出能力的效果,探讨SS-NAT对降低输血感染HIV残余风险的作用.方法 采用Procleix Tigris 单样本核酸检测系统和第三代、第四代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试剂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 月采集的269 2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对ELISA检测无反应性而SS-NAT 有反应性的标本进行 HIV鉴别试验,并对鉴别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所有ELISA或SS-NAT HIV鉴别试验有反应性的样本均送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免疫印迹法(WB)确证试验.结果 269 228份样本HIV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有反应性188份,有反应性率为0 .698‰(188/269 228) ,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有反应性340份,有反应性率为1 .263‰(340/269 228) ,两种ELISA试剂共检测有反应性422份,有反应性率为1 .567‰(422/269 228) ,SS-NAT检测有反应性共103份,有反应性率为0 .383‰(103/269 228) ,其中有4份ELISA 无反应性而SS-NAT 有反应性标本,对应献血者随访追踪血液标本ELISA和SS-NAT 均呈有反应性.所有ELISA或SS-NAT HIV鉴别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经CDC确认有103份标本呈阳性. ELISA检测后 HIV窗口期检出率为1∶67 307 (4/269 228 ) .结论 SS-NAT 应用于血液筛查可提高HIV检出率,缩短HIV检测窗口期,降低输血感染HIV残余风险,从而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核酸检测试剂UltrioPlus与Ultrio检测结果分析及血液检测模式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TIGRIS血液筛查系统采用新旧两代试剂及新一代试剂不同检测模式核酸单反应性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6年血液标本采用Ultrio或UltrioPlus核酸检测(NAT)试剂与酶免疫法(EIA)试剂平行血液检测(NAT/EIA平行检测模式),以及血液标本先采用EIA 试剂检测,后采用UltrioPlus NAT 试剂检测EIA 合格标本(先EIA 后NAT 检测模式),2种模式的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鉴别反应性率.结果2011—2015年,采用NAT/EIA 平行检测模式,Ultrio试剂检测血液标本1 412 432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 检出率分别为: 0.23%、29.20%和0.07%,各年份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差异分别为P<0.05(χ2 =9.80)和P<0.05 (χ2 =3.91);Ultrio试剂检测1 465 864例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分别为0.22%和29.21%,UltrioPlus试剂检测261 238例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单阳性率和鉴别阳性率分别为0.33%、39.12%,两指标与Ultrio试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2.58,P<0.01;χ2 =31.07,P<0.01);2016年2—3月,采用NAT/EIA 平行检测模式,UltrioPlus试剂检测血液标本51 686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 检出率分别为: 0.57% 、22.90% 和0.13%;2016年4—12月,采用先EIA后NAT 检测模式,UltrioPlus核酸试剂检测血液标本208 962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 检出率分别为: 0.27%、47.73% 和0.13%,2种血液检测模式的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鉴别反应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7.90,P<0.01;χ2 =50.15,P<0.01),HBV DNA 检出率相同(0.13%).结论新一代核酸试剂Ultrio-Plus相比Ultiro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先EIA 后NAT 检测模式较EIA/NAT 平行检测模式能有效减低实验室污染,减少血液核酸检测假阳性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酸筛查中混检阳性拆分单检阴性血液标本的HBV残余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混样反应性拆分单检无反应性血液标本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残余风险,评估应用不同原理核酸检测(NAT)血液筛查系统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荧光探针法(Cobas TaqScreen MPX Test,V2.0)以6人份混样模式做定性检测HBV/HCV/HIV,混检反应性标本行拆分单检,采用TMA检测平台(Ultrio Plus/Ultrio Elite)对拆分无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单检.TMA NAT平台得到的反应性标本再分别重复联检3遍,同时应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4遍6人份混样检测和4遍单人份检测,并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作为第3方试剂,对标本乙肝血清学5项进行检测,以确认HBV感染情况.结果 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中心MP-NAT方法共检测9 689 pool(57 86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混检呈反应性的有88 pool,经单人份拆分检测,其中拆分实验结果呈无反应性的有24 pool(141份标本),拆分阳性率为72.73%.141份标本用TMA联检实验复检,4份标本呈反应性.将4份标本分别重复4遍MPX-6 NAT,结果均为无反应性;4份标本又进行4遍ID-NAT实验,仅有2份标本呈反应性(S018001 1/4,S018002 3/4),其余2份标本仍不能重现反应性结果.Tigris和Panther NAT系统对该4份标本分别重复3遍HBV/HCV/HIV联检实验,结果显示,Tigris系统有2份标本呈反应性(S018002 3/3,S018004 1/3);Panther系统中,也有2份标本检测结果呈反应性(S018001 2/3,S018002 1/3).仅1份标本不可重现核酸反应性.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可见,4份标本的A-HBc均为阳性;2份标本A-HBe为阳性(S0 18002,S018004);2份标本HBsAg为阳性(S018001,S0 18004).结论 核酸筛查中混样阳性拆分单检阴性血液标本有输血HBV感染残余风险,对这部分标本的结果判定需慎重对待,防止漏检,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ltrio和Ultrio plus2种核酸试剂对献血者HCV RNA筛查的一致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追踪分析Ultrio和Ultrio plus 2种核酸试剂对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液标本筛查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评价此2种核酸试剂检测HCV RNA的一致性.方法 6 254份ORTHO抗-HCV ELISA阴性及158份ORTHO抗-HCV ELISA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应用Procleix TIGRIS核酸检测系统的Ultrio、Ultrio plus试剂分别进行核酸筛查,对2种核酸试剂筛查HCV RNA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重新采集追踪标本补充Procleix Ultrio Elite、HCV Blot、HCV RNA定量检测,综合分析此2种核酸筛查试剂检测HCV RNA的临床灵敏度.结果 6 254份OR-THO抗-HCV ELISA阴性标本Ultrio、Ultrio plus试剂均未检出HCV RNA反应性.158份ORTHO抗-HCV ELISA阳性标本Ultrio反应性48例,Ultrio plus反应性51例,2种核酸试剂均为反应性47例.2种核酸试剂检测结果高度线性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940,P<0.001),Kappa检验显示一致性极强(Kappa=0.940,P<0.001),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核酸检测不一致标本分别为:2例Ultrio+/Ultrio plus-中1例HCV Blot阳性、1例HCV Blot可疑,1例HCV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有结果;4例Ultrio-/Ultrio plus+标本中HCV Blot阳性3例、阴性1例,HCV病毒核酸定量检测3例有结果.追踪标本分析:1例Ultrio+/Ultrio plus-标本检测结果HCV Blot确证试验可疑,Ultrio Elite无反应性、HCV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无结果;2例Ultrio-/Ultrio plus+追踪标本Ultrio Elite检测均无反应性,HCV Blot均阳性.结论 Ultrio与Ultrio plus核酸试剂检测HCV RNA一致性好,对临近检出限的低病毒载量标本均存在概率性检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套核酸筛查系统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检测原理相同的2套核酸筛查系统的检测结果, 分析2套系统的无效情况, 为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统计本实验室2016年10月-2017年9月2套核酸筛查系统的联检阳性率, 可鉴别率, 同时比较分析2套系统的无效检测率和无效列表率, 并对引起无效结果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TIGRIS和PANTHER 2套核酸筛查系统联检阳性率分别为0.56%, 0.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鉴别率分别为66.44%, 70.29%,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无效检测率分别为0.327%, 0.649%, PANTHER的无效检测率显著高于TIGRI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效列表率分别为2.46%, 2.67%,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套系统引起无效检测的首要错误信息均为磁清洗台故障.结论 TIGRIS和PANTHER两套系统的可鉴别率无差异, 联检试验实验阳性率差异很可能是所检测标本不同造成的; PANTHER的无效检测率更高, 设备故障相对频繁;标本质量问题是引起2套筛查设备无效检测的常见原因, 日常维护保养对于2套筛查系统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核酸检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开展血液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和试剂升级前后的检测性能差异.方法 应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联合检测,同时采用2种血清学ELISA试剂对所有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P24和抗-TP等项目并行检测,并对核酸联合筛查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491159份,其中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标本共计1637份,检出HBV窗口期标本共477份,HIV窗口期标本2份.2015年核酸检测升级后,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率由0.28%提高到0.41%,鉴别阳性的预测值由25.61%提高到33.89%.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试剂的更新升级有助于检测性能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EWMA质控图和泊松分布的核酸检测系统稳定性预警机制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Procleix TIGRIS联检的稳定性预警机制,用以监测日常检测工作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2月Procleix TlGRlS核酸检测系统外部质控品的HIV/HCV/HBV联检S/CO值.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判断是否可以使用基于数据正态分布的统计学质量控制方法.应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质控图对外部质控品检测S/CO值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对核酸检测稳定性的预警作用.使用泊松分布公式对核酸检测中反应性样本的检出率进行计算,建立阳性率异常的早期预警.结果 HIV、HCV和HBV外部质控品联检S/CO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EWMA质控图对外部质控品核酸联检S/CO值的波动敏感,可显示出不同试剂批号间的微小系统性差别.当阳性检出率在4.9‰时,169例标本中反应性标本数目>3的概率为1.02%,500例标本中反应性标本数目>5的概率为3.88%,均属于小概率事件,可根据此计算结果建立核酸联检反应性标本数目异常界限.结论 应用EW-MA质控图和泊松分布可建立核酸联检的早期预警机制,利于加强核酸日常检测过程的稳定性监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试剂对1例HIV感染窗口期检出时间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无偿献血者,男,40岁,已婚.1.2 仪器与试剂仪器:全自动酶免加样器(Star瑞士)、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Fame24/20瑞士)、核酸检测设备TIGRIS(美国),所有仪器均按国家强检要求定期校准并合格.试剂:国产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批号:H20171112北京万泰),法国进口第四代Genscreen ULTRA HIVAg-Ab试剂(批号:8AO424法国伯乐),美国进口的TIGRIS核酸分析试剂(批号:218054美国).所用试剂均为国家批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管理规范进行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无偿献血者ELISA-NAT+标本核酸鉴别/拆分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ELISA-NAT+标本的核酸鉴别/拆分结果在不同信号比值(SR)/循环周期(CT)值区间内的分布情况,为完善检验策略和给予献血者更加准确合理的告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102 176例ELISA检测无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分为A、B两组进行HBV/HCV/HIV三项的核酸定性检测,A组采用盖立复Procleix TIGRIS系统(三联检),B组采用上海浩源CHitas Bss1200系统(8人份混检),对初次检测有反应性的标本分别进行鉴别/拆分试验,最后对结果按区间进行分析.结果 A组阳性率(0.46%,185/39 884)明显高于B组(0.13%,80/62 292) (P<0.05);A组系统中的鉴别率15≤SR< 20组明显高于10≤SR< 15组(P<0.05);B组系统的拆分率39≤CT值<41组明显低于37≤CT值<39组(P<0.05),CT值<37组和37≤CT值<39组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的阳性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且两种核酸检测系统各自对应的鉴别/拆分率在部分不同SR/CT值区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能够为更加准确合理的告知献血者提供依据,同时,有必要完善检验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