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用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用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9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阻训练。两组干预1周。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3/45),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χ 2=5.41, P=0.020)。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分别为(83.84±4.35)%、(96.53±3.45)L/min、(2.87±0.16)L,均高于对照组的(78.98±4.01)%、(92.13±3.08)L/min、(2.62±0.19)L( t=-5.51、-6.38、-6.75,均 P < 0.001);观察组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为(0.42±0.13)分,低于对照组的(0.87±0.19)分( t=13.11, P < 0.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89.53±3.67)分,高于对照组的(82.94±4.23)分( t=-7.89, P < 0.001)。 结论: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可提高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发现问题,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18年7月24—31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3家医院当日在岗的护士进行调查。本研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为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问卷由4名资深的静脉输液治疗专家基于2016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以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医院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对国内静脉输液治疗行业标准及INS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静脉输液治疗操作与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所在科室静脉输液治疗现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8 405名儿科护士,其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平均分为(11.72±2.41)分,及格率54.8%。调查显示,护士对需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静脉治疗操作前应进行患儿和治疗方案的评估、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及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时的处理方式掌握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均会影响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是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对其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基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输液工具的正确运用、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以及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期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早期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于创伤后3 d内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于创伤后7~14 d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患者骨折断面骨性愈合时间和可独立负重行走时间,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断面骨性愈合时间[(8.23±0.63)周]和可独立负重行走时间[(11.77±0.82)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9.57±0.86)周和(13.40±0.93)周]( t=6.87、7.21,均 P < 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t=6.69、5.16,均 P < 0.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总体优良率(86.6%)显著高于对照组(63.3%)(χ 2=4.35, P=0.03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96、1.12, P=0.339、0.267),临床疗效总体优良率(96.6%比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6, P=0.6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χ 2=4.70, P=0.030)。 结论:待患肢软组织创伤病情好转后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胫骨Pilon骨折康复周期,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靶器官损伤数目、患者25-(OH)-D水平、单一靶器官损伤部位分别进行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靶器官损伤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数目靶器官损伤患者年龄、病程、25-(OH)-D水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95、14.39、14.95、33.18、20.88,均 P < 0.001);不同25-(OH)-D水平患者三酰甘油(TG)以及25-(OH)-D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31、178.48,均 P < 0.05),且25-(OH)-D水平与TG水平呈负相关。心脏、肾脏、颈动脉单一靶器官损伤患者组25-(OH)-D水平与无靶器官损伤组比较显著降低( t=9.24、6.15、6.09,均 P < 0.05),但单一靶器官损伤患者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年龄偏大、病程长、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以及25-(OH)-D水平低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P < 0.05)。 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维生素D缺乏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证据尚且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研究组实施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实施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记录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及应激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两组脑出血复发、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85.39±5.24)min]显著长于对照组[(64.17±4.31)min],血肿清除率[(94.66±5.18)%]显著高于对照组[(76.82±5.39)%]( t=-14.56、-17.63,均 P < 0.001)。研究组术后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68.29±5.36)ng/L]、白细胞介素1[(237.62±13.87)ng/L]、去甲肾上腺素[(75.39±5.82)μg/L]和氢化可的松[(30.96±2.97)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61±5.62)ng/L、(295.47±14.69)ng/L、(91.62±6.41)μg/L、(38.25±3.16)μg/L]( t=7.95、18.42、16.84、11.75,均 P < 0.001)。两组术后6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而研究组脑出血复发率[1.54%(1/65)]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77%(7/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1%(8/65)、27.69%(18/65)](χ 2=4.30、5.99,均 P < 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预后总体优良率[86.15%(56/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69%(44/65)](χ 2=6.24, P < 0.05)。 结论:较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耗时更长,但可有效提高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缓解应激及炎性反应,且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脑出血复发和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胃脘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11本分册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医案,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1)对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等。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处方270首,涉及药物265种,累计使用频次3 249次。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频次依次为脾、胃、肺、肝、心经;药物功效以燥湿、降逆、理气、清热、健脾、柔肝止痛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药对为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茯苓-陈皮、白术-陈皮、砂仁-陈皮、代赭石-旋覆花等。聚类分析得出六君子汤、左金丸、芍药甘草汤等核心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表明用药核心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健脾理气化湿、柔肝滋阴、调和气血,用药温清互济,通补兼施,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甲型流感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甲型流感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就诊的T2DM伴甲型流感患者108例,按照患者用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奥司他韦+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格列齐特治疗。比较两组奥司他韦平均用药天数、平均用药总克数、血乳酸浓度及血气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Th17、Treg细胞数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奥司他韦用药天数、用药总克数及血乳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8.94 ± 0.88) d比(7.23 ± 0.79) d、(1.32 ± 0.15) g比(1.08 ± 0.11) g、(1.83 ± 0.43) mmol/L比(1.61 ± 0.3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Treg细胞数、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CD 3+、CD 4+及CD 4+/CD 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5.48 ± 5.64)%比(42.53 ± 6.17)%、(30.49 ± 4.72) ng/L比(35.64 ± 5.08) ng/L、(32.15 ± 3.06) ng/L比(35.33 ± 3.12) ng/L、(61.39 ± 3.28)%比(66.27 ± 3.05)%、(34.12 ± 1.93)%比(36.59 ± 2.61)%、1.26 ± 0.34比1.52 ± 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h17细胞数、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γ-干扰素均高于对照组[(8.69 ± 1.42)%比(7.94 ± 2.03)%、0.24 ± 0.06比0.19 ± 0.05、(17.67 ± 3.11) ng/L比(12.18 ± 3.42) ng/L、(287.48 ± 45.12) ng/L比(254.27 ± 41.0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奥司他韦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T2DM伴甲型流感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临床需注意监测乳酸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周血血小板与γ-谷氨酰转移酶对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与γ-谷氨酰转移酶比值(PLT/GGT)对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识别的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嘉兴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VH-IVUS检查的斑块稳定性分为易损斑块组42例与稳定斑块组5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LT/GGT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PLT/GGT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PLT/GGT对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C反应蛋白(CR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8.07 ± 1.85)mg/L比(7.23 ± 1.57) mg/L、(72.39 ± 10.85) U/L比(67.13 ± 8.57) U/L],PLT水平、PLT/GGT低于稳定斑块组[(180.76 ± 11.75) × 10 9/L比(187.36 ± 12.47) × 10 9/L、2.55 ± 0.42比2.84 ± 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VH-IVUS识别的斑块稳定性与CRP、GGT、PLT、PLT/GGT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PLT/GGT评估斑块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1,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PLT/GGT与VH-IVUS识别的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展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单纯支气管封堵器)和联合组(支气管封堵器联合喉罩),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情况(拔管、自主呼吸及睁眼时间)、呼吸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对比血氧饱和度(SpO 2)、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血流动力学[分别于支气管封堵器或喉罩置入前(T1)、支气管封堵器或喉罩置入即刻(T2)、拔除支气管封堵器或喉罩时(T3)记录患者心率与平均动脉压(MAP)]、不良事件(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呛咳等情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拔管时间[(5.62±1.23)min]、自主呼吸时间[(6.85±1.34)min]及睁眼时间[(7.34±1.52)min]均短于单一组[(8.62±1.55)min、(10.25±1.78)min、(11.38±1.85)min]( t=9.94、10.00、11.06,均 P < 0.001);术后3 d,联合组患者SpO 2[(98.23±1.05)%]、VC[(2.18±0.60)L]、MVV[(54.23±5.36)L]均高于单一组[(96.23±1.01)%、(1.82±0.50)L、(48.12±4.23)L]( t=7.51、2.52、4.90,均 P < 0.05);MAP在T3时联合组(98.25±2.32)mmHg低于单一组的(93.35±2.48)mmHg( t=7.90, P < 0.05);联合组患者声音嘶哑[6.66%(2/30)]、咽喉疼痛[10.00%(3/30)]及呛咳[6.66%(2/30)]发生率均低于单一组[33.33%(10/30)、43.33%(13/30)、43.33%(13/30)](χ 2=6.66、8.52、10.75,均 P < 0.05),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取喉罩联合支气管镜封堵器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荣军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观察组实施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与肌瘤大小变化情况、术后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与对照组[83.33%(25/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46, P > 0.05)。术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164.14±19.97)ng/L]、促黄体生成素[(2.43±1.47)IU/L]、卵泡刺激素[(2.51±1.14)IU/L]、孕酮[(5.05±0.43)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0.23±21.62)ng/L、(3.78±1.63)IU/L、(3.94±1.23)IU/L、(8.22±1.35)μg/L]( t=4.86、3.37、4.67、12.25,均 P < 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χ 2=4.04, P < 0.05)。 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相较于常规外科手术不仅疗效显著,还能保持术后激素水平稳定,减轻或避免近、远期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