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重塑兔耳软骨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兔耳软骨后,导致兔耳软骨重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分别用于以下实验:筛选激光能量(6只),观察激光照射术后即刻(6只)、1周(6只)、3周(6只)、6周(6只)兔耳软骨组织的变化,以及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3只)。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左耳为不做处理,为正常对照侧;右耳进行激光照射(照射侧)。(1)激光能量筛选: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60、70、80、90、100 J/cm 2)照射6只兔耳右侧软骨后,取双侧厚度一致、相同规格、去除皮肤及软骨膜的软骨,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的变化,确定最适宜塑形的激光能量密度(简称最适能量密度)。(2)兔耳软骨组织学观察: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24只兔右耳,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3、6周取材双侧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3)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3只兔右耳,照射后6 h内取下兔耳右侧软骨组织进行混合,设为激光照射组;取左耳相同部位、等体积的软骨组织,设为空白对照组,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1)经50~100 J/cm 2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HE染色显示,激光能量密度为80 J/cm 2时能使软骨细胞有改变但未发生空泡变形及凝固性坏死,损伤程度适宜。(2)80 J/cm 2的激光照射后,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即刻出现激光辐射带,辐射带上软骨细胞整体形态拉长,呈梭形细胞样改变,基质染色深,折光明显,Ⅱ型胶原相对增多,1周时辐射带变浅,细胞大小较前恢复;3周到6周时辐射带周围基质染色又逐渐加深,整体形态又拉长。(3)转录组RNA测序发现:激光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198个差异表达基因(70个基因上调、128个基因下调)。通过进一步筛选和研究,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基因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CREB3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兔耳软骨后,上调了CREB3L2基因的表达,引起软骨细胞重排及增殖,导致耳软骨形态和生物力学发生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双侧睑黄瘤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38~67(51±7)岁。随机选取一侧皮损用剥脱性CO 2点阵激光治疗为点阵组,另一侧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为Q开关组。两组均每28 d治疗1次共4次。治疗前和最后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大体照片拍摄比较效果;皮肤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瘤体厚度差异;记录局部瘢痕、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者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体照片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8, P<0.05)。皮肤超声下瘤体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60, P<0.05; t=17.29, 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6, P=0.65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1, P<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点阵CO 2激光或者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睑黄疣,其中点阵CO 2激光临床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局部应用/皮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铒: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已被用于痤疮后瘢痕的治疗。然而,相关研究证据的样本量较小,可信证据有限。该研究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点阵二氧化碳激光、Er:YAG激光联合PRP、单独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评价PRP辅助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的有效性。最终纳入13项包含672例患者的RCT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相比,PRP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Er:YAG激光对痤疮后瘢痕的临床改善度较好,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总之,该荟萃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对于痤疮后瘢痕来说,PRP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Er:YAG激光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脉冲Nd:YAG激光脱毛致痤疮样发疹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镜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d:YAG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Nd:YAG钬激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N-CWS)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的4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0±9.5)min,留置导尿管时间为(6.7±1.7)d,病理报告显示肌层检出率为81.3%(39/48),随访时间为9~58个月,失访3例,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术后行N-CWS膀胱灌注治疗,灌注次数为(16±5)次。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5.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NMIBC具有切割精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不高于常规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光纤传输技术Er:YAG激光口腔临床应用规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无光纤传输技术Er:YAG激光在临床应用广泛,因其兼具精准、微创和舒适化的治疗效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但国内目前尚未形成口腔相关的临床应用规范。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口腔保健分会召集国内口腔多学科临床专家研讨并制订此规范,内容包含Er:YAG激光在口腔各亚专科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要求,旨在促进无光纤传输技术Er:YAG激光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更好地发挥口腔激光治疗的优势,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32 nm皮秒与调Q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532 nm皮秒与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5(32.2±4.3)岁;均选择直径1~2 cm皮损,同一皮损处一半用532 nm皮秒激光、另一半用532 nm调Q纳秒Nd∶YAG激光进行自身对照,波长532 nm,观察皮损面积与色素消退,判断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53.33%(1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疼痛评分、痂皮脱落时间低于对照组,色素沉着发生也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532 nm皮秒激光和调Q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2 nm皮秒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显著优于调Q纳秒Nd∶YAG激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激光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浑浊的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激光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浑浊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治疗的玻璃体浑浊120例(136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69眼),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B组为激光组,60例(67眼),以Ultra Q∶YAG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每组按玻璃体浑浊的形态分成两个亚组:其中A1组与B1组,形态多为细点状、细网状及细丝状;A2组与B2组,形态多为棉絮状、致密性膜状及Weiss环。对比对照组与激光组以及激光组中两亚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组的有效率为95.52%(64/67),高于对照组的57.97%(40/69)( χ2=26.64, P<0.001)。激光组的视力(BCVA,logMAR)由治疗前的0.45±0.06提升至治疗后6个月的0.15±0.04( P时间<0.001),激光组术后6个月的视力提升优于对照组( t=37.86, P<0.001)。B1组与B2组行激光1次和2次的患眼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2, P=0.002)。仅激光组发生高眼压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晶状体浑浊、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激光消融术是治疗玻璃体浑浊有效且实用的方法,对致密性浑浊物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铒激光、钕激光和半导体激光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逐年增多,但目前对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存在争议。本文主要阐述这三类牙科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各自的优势,为牙科激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并为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