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微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SLET)因其取材少、无需体外培养、疗效优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望成为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理想术式,然而在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进行了初步尝试。笔者从手术操作步骤、分类、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对SLET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为中国学者进一步开展SLET提供理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羊膜泪道修复支架与硅胶管鼻泪道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羊膜泪道修复支架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DOD)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LDOD患者72例72眼,按分区组随机法产生随机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36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鼻腔泪道内逆行植入羊膜泪道修复支架和硅胶管,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冲洗泪道,比较2个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泪道冲洗通畅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07);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泪道冲洗通畅率为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20)。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组的溢泪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729, P=0.006),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921, P=0.05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泪小点充血和渗出物发生率为2.8%(1/36),低于对照组的13.9%(5/36),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199)。 结论:羊膜泪道修复支架能有效治疗LDOD,其治愈率不低于经鼻腔逆行植入硅胶管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时人工破膜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产时人工破膜对B族链球菌(GBS)感染产妇及其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单胎生殖道GBS感染产妇4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入组产妇按照破膜方式不同分为人工破膜组155例、自然破膜组313例,人工破膜组在临产后或破膜前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人工破膜组与自然破膜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人工破膜组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9%(2/155)、6.45%(10/155)、4.52%(7/155),自然破膜组分别为1.92%(6/313)、3.83%(12/313)、1.92%(6/3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58、1.72,均 P > 0.05);人工破膜组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GBS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1.29%(2/155)、9.68%(15/155)、0.65%(1/155),自然破膜组分别为1.60%(5/313)、0.64%(2/313)、11.82%(37/313)、1.60%(5/3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03、0.48、0.18,均 P > 0.05)。 结论:在抗生素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对GBS感染产妇实施人工破膜方式分娩,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人工破膜技术可作为自然破膜分娩的有效补充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11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救治的11例先天性乳糜胸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宫内干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转归和随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1例患儿均为剖宫产娩出,出生胎龄(35.7±2.2)周(32 +1~39周 +0),男女比例4∶7,合并胎儿水肿4例。9例行宫内干预(胸腔穿刺术6例、胸腔-羊膜腔分流术1例、胸腔穿刺术+胸腔-羊膜腔分流术2例)。6例生后有轻度窒息。生后24 h内均出现呼吸窘迫;胸部X射线片及超声均提示胸腔积液。经胸腔引流、呼吸支持、序贯式营养治疗、奥曲肽等治疗后,9例治愈出院,2例因肺萎陷(均合并胎儿水肿)放弃治疗后死亡。9例出院患儿随访至生后3~22个月,均未复发,生长发育均未见异常。 结论:先天性乳糜胸患儿易发生产时窒息并出现呼吸窘迫。经宫内干预和生后综合治疗,存活率高且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和羊膜移植术及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初步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和羊膜移植术及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改良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给予干扰素滴眼液;对照组患者行自体结膜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前观察翼状胬肉分型及大小,记录视力、眼压及眼前节情况;术后1、2周和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等情况。本文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77只眼)翼状胬肉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50~70岁。试验组35例(38只眼),对照组35例(39只眼)。术后12个月共54例(60只眼)数据完整,其中试验组28例(30只眼),对照组26例(30只眼)。两组各有1只眼的角膜上皮于术后7~14 d修复,其余患眼的角膜上皮均在术后7 d内完全修复。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下降(两组各2只眼)、稳定(试验组15只眼,对照组23只眼)和提高(试验组13只眼,对照组5只眼)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4级结膜增生真性翼状胬肉复发,结膜纤维组织增生1、2、3级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05)。 结论: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和羊膜移植术及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对健康结膜组织损伤小,可为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68-77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羊膜衍生物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评价羊膜组织促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以生物敷料、糖尿病足等为检索词,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筛选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文献。对其结果分析、归纳、汇总做出结论。羊膜组织及其衍生物可显著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这与其促血管组织再生、抗感染、促神经修复等有关,且新的衍生物将更加方便使用,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妊娠足月择期剖宫产孕妇术前外周血,体外提取中性粒细胞并诱导生成NETs。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WISH细胞)并分为4组:(1)对照组:不经过任何处理;(2)NETs组:用NETs(500 ng/ml)刺激WISH细胞;(3)NETs+SB203580(p38激酶抑制剂)组:用SB203580(5 μmol/L)预处理WISH细胞30 min后加入NETs(500 ng/ml);(4)SB203580组:只加入SB203580。处理48 h后,分别通过细胞增殖实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比率、细胞上清LDH水平和细胞凋亡率。4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细胞增殖情况:NETs组细胞增殖比率低于对照组[(9.379±0.775)%与(36.560±1.208)%,LSD -t=20.78, P<0.001];NETs+SB203580组WISH细胞增殖比率[(27.920±0.926)%]高于NETs组(LSD -t=14.18, P<0.001)。(2)LDH:NETs组细胞上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1.518±0.038与0.274±0.004,LSD -t=44.25, P<0.05),NETs+SB203580组LDH水平(0.857±0.009)低于NETs组(LSD -t=23.51, P<0.001)。(3)细胞凋亡情况:NETs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14.290±0.141)%与(10.110±0.044)%,LSD -t=21.76, P<0.001];NETs+SB203580组[(10.500±0.218)%]细胞凋亡率低于NETs组(LSD -t=19.70, P<0.001)。 结论:NETs可能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多学科救治钙化防御病及再生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钙化防御病罕见且死亡率高,因皮肤缺血坏死和感染导致剧痛,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常发生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又称钙化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UA),组织学特征是真皮微血管钙化、内膜纤维增生和微血栓形成。本文创新性运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多学科再生治疗1例34岁尿毒症女性患者,其臀部、双下肢广泛进行性溃疡,伴剧痛和恶臭分泌物,皮肤病理符合钙化防御病。患者因常规治疗无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行hAMSCs抢救性治疗,包括静脉和局部肌内注射、创面外敷hAMSCs培养上清液。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再生,血生化、炎症、矿物质和骨代谢指标、免疫功能紊乱好转。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治疗前为10分、治疗15个月为0分;Bates-Jensen伤口评价量表治疗前为65分、治疗15个月为13分;伤口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治疗前为68分、治疗15个月为0分。hAMSCs治疗CU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钙化、促进新生血管和皮肤软组织再生修复、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羊膜填塞治疗复发性病理性近视眼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性,60岁。1年前因“病理性近视眼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填塞+硅油填充术治疗,7个月前取出硅油,现视力再次下降10 d就诊,检查示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发,给予羊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治疗,术中行硅油填充后将冻干羊膜裁剪至2 mm×2 mm,填塞于黄斑裂孔视网膜下。术后6个月内患者视网膜复位良好,黄斑裂孔闭合,视功能从眼前手动提高至0.05,未见严重并发症。故该术式为治疗复发性病理性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角结膜热灼伤及化学性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角结膜热灼伤及化学性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以济源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眼热灼伤及化学性伤者53例(56眼)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6例(28眼),进行生物羊膜移植术;对照组27例(28眼),进行传统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耗时为(17.6±6.7)分钟,术后眼表组织上皮化时间为(21.3±7.8)天,均低于对照组的(32.3±7.5)分钟及(32.6±10.4)天( t=7.735,4.599, P=0.000,0.000)。研究组术后视力(logMAR)为0.36±0.23,与对照组0.42±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3.406, P=1.000)。研究组出现手术并发症者3例(10.71%)为睑球粘连;对照组出现手术并发症者6例(21.43%),包括1例羊膜下积液,1例结膜面肉芽组织,4例睑球粘连,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 χ2=0.254, P=0.002)。 结论:生物羊膜移植术有助于角结膜热灼伤及化学性伤的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