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参内生真菌Nigrospora oryzae D7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研究玄参内生真菌Nigrospora oryzae D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N.oryzae D7培养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4,5,8-三羟基-6-甲氧基-2-甲基-3-2-丙酰-3,4-二氢萘-1(2H)-酮(1)、(S)-2-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4-羧酸(2)、3-羟基-2-甲氧基-5,6-二甲基苯甲酸(3)、2-乙氧基-3-羟基-5,6-二甲基苯甲酸(4)、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醛(5)、2,5-二甲基间苯二酚(6)、2-(4-羟苯基)乙酸乙酯(7)、酪醇(8)、α-acetylorcinol(9)、(20S,22E,24R)-5α,8α-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10)、(3β,5α,6β,22E)-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11).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 1 对人肺癌 A549 细胞和人乳腺癌MDA-MB-435 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9.25±1.60)、(11.37±2.10)μmol/L;化合物10和11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5.23±2.50)、(27.48±1.90)μmol/L.结论 化合物 1 为萘醌类新化合物,命名为稻黑孢醌A;化合物 1 对A549 细胞和MDA-MB-435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 10和 11 对A549 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金水尘肺方改善二氧化硅诱导大鼠矽肺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从内源性代谢物变化途径探讨金水尘肺方改善二氧化硅(SiO2)诱导的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32 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水尘肺方组(9.72 g·kg-1·d-1)、汉防己甲素组(27 mg·kg-1·d-1).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滴注SiO2 混悬液(250 mg/kg)的方法制备矽肺模型大鼠;制模后 5~8 周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第 8 周末,检测各组大鼠用力肺活量(FVC)、潮气量(TV)以及肺动态顺应性(Cydn)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Szapiel评分标准和Ashcroft评分标准评价病灶肺泡炎、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的阳性染色;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并基于代谢分析网站MetaboAnalyst 5.0 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学损伤,表现为肺泡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纤维结节包裹SiO2 颗粒,肺泡炎评分和肺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肺泡炎评分(分):2.62±0.27 比 0.20±0.15,肺纤维化评分(分):5.42±0.66 比 0.50±0.84,均P<0.01],肺功能指标Cydn、FVC和TV均明显降低[Cdyn(mL/cmH2O):0.26±0.03 比 0.33±0.03,FVC(mL):8.09±0.47 比 10.99±0.38,TV(mL):1.95±0.19 比 2.53±0.26,均P<0.01];肺组织COLⅠ、COLⅢ阳性染色和α-SMA、FN、TGF-β1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COLⅠ(A值):13.47±1.76 比 5.77±0.45,COLⅢ(A值):10.39±0.47 比 6.19±0.77,FN蛋白表达(FN/GAPDH):0.33±0.02 比 0.21±0.07,α-SMA蛋白表达(α-SMA/GAPDH):1.78±0.16比1.11±0.24,TGF-β1蛋白表达(TGF-β1/GAPDH):0.52±0.10比0.11±0.46,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尘肺方组和汉防己甲素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肺泡炎评分(分):1.10±0.15、1.33±0.31 比 2.62±0.27,肺纤维化评分(分):3.50±0.45、4.33±0.98 比 5.42±0.66,均P<0.01];肺功能指标Cydn、FVC、TV均明显升高[Cdyn(mL/cmH2O):0.32±0.05、0.31±0.04 比 0.26±0.03,FVC(mL):9.41±0.85、8.70±0.92 比 8.09±0.47,TV(mL):2.70±0.19、2.27±0.15 比 1.95±0.19,均P<0.05];肺组织COLⅠ、COLⅢ阳性染色和FN、α-SMA、TGF-β1 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OLⅠ(A值):7.09±0.67、8.13±0.64 比 13.47±1.76,COLⅢ(A值):8.19±0.66、8.52±0.22 比 10.39±0.47,FN蛋白表达(FN/GAPDH):0.19±0.06、0.24±0.03比0.33±0.02,α-SMA蛋白表达(α-SMA/GAPDH):0.89±0.41、0.88±0.08比1.78±0.16,TGF-β1蛋白表达(TGF-β1/GAPDH):0.04±0.03、0.06±0.01比0.52±0.10,均P<0.05].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水尘肺方组之间鉴定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共有 10 种,包括花生四烯酸、棕榈酸、吲哚-3-乙酸、丙酰肉碱、(S)-4-羟基扁桃腈、萘啶酮酸、苯佐卡因、芦竹碱、4-乙基苯酚、N-苄基甲酰胺.金水尘肺方可回调矽肺大鼠的部分异常代谢,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伸长率、脂肪酸的降解与生物合成.结论 金水尘肺方可以有效改善SiO2 诱导的矽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伸长率、脂肪酸的降解与生物合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检测蔬菜中噻苯隆、氯吡脲、脱落酸、6-糖基氨基嘌呤、N6-异戊烯腺嘌呤、6-苄氨基嘌呤、吲哚-3-丁酸、吲哚-3-乙酸、α-萘乙酸、α-萘乙酸甲酯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乙腈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物,蒸发除去多余乙腈.残渣用二氯甲烷溶解,溶液过氨基柱净化,用甲醇洗脱分析物,浓缩后,以Agilent C18为分析柱,0.1%甲酸-甲醇进行梯度洗脱,紫外/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10种植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出限为1.0 μg/kg~8.0 μg/kg,线性范围0.020 μg/ml ~5.00 μg/ml,相关系数r均>0.999,回收率为70%~104%,精密度RSD均<4.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应用于日常检测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适合基层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冬蛇菰提取物抗氧化及抑制亚硝化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红冬蛇菰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亚硝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以评价红冬蛇菰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和α-萘胺法分别测定红冬蛇菰各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以评价红冬蛇菰的抑制亚硝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红冬蛇菰各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0.06±0.001 mg/mL)和ABTS自由基(IC5o=0.07 ±0.001 mg/mL)能力以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并显著强于其他提取物(P<0.01),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Vc(IC50=0.10 ±0.002 mg/mL) (P<0.01);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pH 3.0,温度37℃),各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以及阻断亚硝胺合成,并随着反应质量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增大最后趋于平缓,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IC50=1.91±0.022 mg/mL)和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IC50=8.44 ±0.091 mg/mL)均显著强于其他提取物(P<0.01).红冬蛇菰提取物属天然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亚硝化作用,因此在抗氧化剂的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的防癌抗癌天然保健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耐旱性大豆品种晋豆21和干旱敏感性大豆品种徐豆22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α-萘乙酸(NAA)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徐豆22相比,晋豆21净光合速率(Pn)下降幅度较小,光呼吸速率(Pr)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根系蔗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大.NAA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Pn,并降低了Pr,进而明显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大豆植株的生长抑制;降低了叶片淀粉分解酶、酸性转化酶(AI)和SS(分解方向)活性,从而抑制了干旱胁迫诱导的可溶性糖积累;NAA处理也能增加干旱胁迫下叶片SPS、SS(合成方向)活性、根系蔗糖含量、根冠比,表明NAA处理促进了叶片中蔗糖向根系的转运.总之,在干旱胁迫下,外源NAA能够通过调控碳代谢增强大豆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厚朴-苍术药对与其单味药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药对厚朴-苍术的配伍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分别提取药对厚朴-苍术及其单味药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机检索及质谱图解析确定化合物,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苍术挥发油中β-愈创木烯化学成分以及厚朴挥发油中八氢四甲基萘甲醇、香叶醇、乙酸香叶酯、松油烯-4-醇、樟脑等9个化学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在药对挥发油中新增橙花叔醇、桧脑、异匙叶桉油醇、isolantolactonoid butenolide A 4个化学成分,在单味药中的α-桉叶醇、2,2,4,4,6-五甲基双环[5,3,0]癸-6,9-二烯-3-酮等的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在配伍后明显增加,而β-桉叶醇、γ-桉叶醇等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配伍后明显减少.结论 厚朴-苍术药对的配伍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北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多种手段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青龙衣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反式-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2),4-(1-羟基-1-甲基乙基)苯甲酸(3),3,5-二羟基-1,4-萘醌(4),4(R)-5-羟基-4-乙氧基-β-四氢萘酮(5),4(S)-4,5-二羟基-α-四氢萘酮(6),异阿魏酸甲酯(7).结论:其中化合物1~3,化合物7为首次从胡桃属中分离获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羽火筒树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色谱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以及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鉴定方法,从云南省德宏市民间利用的抗肿瘤药用植物单羽火筒树(九节狸)全株中分离、鉴定出了11个化合物,即山柰酚(1)、山萘酚-3-O-α-L-吡哺鼠李糖苷(2)、槲皮素(3)、异槲皮苷(4)、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5)、杨梅素(6)、杨梅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7)、Europetin(8)、Europetin 3-O-α-L-rhamnopyranoside(9)、(-)-儿茶素(10)和山楂酸(11).采用MTS法测试了乙酸乙酯部位及1 1个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单羽火筒树乙酸乙酯部位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IC50 =21.76 μg/mL)、人肝癌SMMC-7721细胞(IC50=17.04 μg/mL)和人肺癌A-549细胞株(IC50=18.00 μg/mL)的生长有抑制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来的化合物1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有抑制活性(IC50=27.61 μg/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繁殖技术.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百合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百合鳞片不定芽的诱导、芽的增殖、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为百合最适增殖培养基;最佳诱芽培养基为MS+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α-萘乙酸(NAA),诱导率为62%,苗长势良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最高达3.90,苗健壮,长势良好,叶色浓绿;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赤霉酸(GA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吲哚丁酸(IBA),平均生根数达4.17.结论:获得了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百合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团头鲂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常规瑞氏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在团头鲂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六类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淋巴细胞是除红细胞外含量最多的细胞,其次分别为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成熟红细胞多为卵圆形,表面光滑,胞核呈椭圆形或圆形,染色质较为致密;淋巴细胞多呈圆形,胞质较少,胞核常偏位;单核细胞多为圆形,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可见空泡状结构;嗜中性粒细胞近似圆形,胞核常偏于细胞一侧,呈分叶状、肾形或椭圆形,核质界限清晰;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为圆形,胞核为肾形或椭圆形,胞质中充满紫红色颗粒;血栓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椭圆形、纺锤形、长杆状和泪滴形,核质比较大.淋巴细胞呈α-醋酸萘酚酯酶(ANAE)阳性,呈过碘酸-雪夫(PAS)、氯乙酸AS-D萘酚酯酶(AS-DCE)弱阳性,呈苏丹黑B(SB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及过氧化物酶(POX)阴性;单核细胞呈POX、ACP强阳性,PAS、SBB、AS-DCE和ANAE为阳性,呈AKP阴性;嗜中性粒细胞除PAS和ANAE为弱阳性外,其他染色结果和单核细胞相同;嗜酸性粒细胞呈POX、ANAE强阳性,SBB、ACP阳性,PAS及AS-DCE则为弱阳性,呈AKP阴性;血栓细胞呈PAS、AS-DCE及ANAE弱阳性,呈SBB、ACP、AKP及POX阴性.团头鲂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与其他鱼类具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其明显的物种特异性.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监测团头鲂健康状态的依据,为其养殖及病理诊断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