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γ-分泌酶抑制剂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3组(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每组5只。OME组应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全身及局部致敏建立OME模型,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OME+DAPT组在OME建模的基础上予以DAPT腹腔及鼓室注射。应用内镜、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比较各组中耳无纤毛区及纤毛区组织学及黏液-纤毛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在中耳黏膜非纤毛区和纤毛区黏膜下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纤毛区:(6.83±1.47)μm比(38.58±9.57)μm比(32.17±11.89)μm, F=107.90;纤毛区:(26.69±3.22)μm比(30.41±6.75)μm比(26.76±4.06)μm, F=5.62; P值均<0.01]。OME组在非纤毛区和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 F值为42.08和4.40, P值均<0.05),OME+DAPT组在非纤毛区与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OME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1.55和2.77, P值均<0.05)。扫描电镜观察纤毛区见OME组中耳黏膜纤毛排列明显紊乱、倒伏;OME+DAPT组纤毛形态排列较OME组好转,仍有部分倒伏。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杯状细胞计数分别为(9.87±1.92)、(15.67±5.77)、(10.33±1.99)个,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43, P<0.01)。OME组杯状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F=9.00, P<0.01),OME+DAPT组杯状细胞数目较OM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1, P<0.01)。 结论:在OVA诱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的OME中存在中耳局部超微结构变化,尤其是中耳纤毛区黏膜纤毛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纤毛倒伏、紊乱,杯状细胞增多。DAPT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缓解中耳黏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形态学损伤,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及高分泌状态从而调节OVA诱导的OME的局部变态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马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β淀粉样蛋白42(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对照组(C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D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DAPT+七氟烷麻醉组(DS组)。C组和S组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10 μl,30 min后C组吸入60%氧气2 h,S组吸入3.6%七氟烷+60%氧气2 h,同时行胫骨骨折手术。D组和DS组鞘内注射100 μmol/L DAPT 10 μl,30 min后D组吸入60%氧气2 h,DS组吸入3.6%七氟烷+60%氧气2 h,同时行胫骨骨折手术。分组处理结束后12 h时行条件恐惧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Aβ 42、Occlud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中性粒细胞,采用伊文思蓝(EB)染色法测定EB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DS组僵直时间比率下降,海马Aβ 42和MMP-9表达上调,Occludin表达下调,中性粒细胞计数和EB含量增加( 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比较,DS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Aβ 42表达和MMP-9表达下调,Occludin表达上调,中性粒细胞计数和EB含量降低( P<0.05)。 结论: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海马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造成血脑屏障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γ-分泌酶抑制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Nocth1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PF级出生后第7天(P7)的幼鼠与C57BL/6J母鼠共同饲养于含75%氧气的氧箱中5 d,然后放回正常氧气环境下饲养,以制备OIR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4只OIR小鼠分为OIR组、OIR+DMSO组和OIR+DAPT组,每组18只,所有小鼠右眼作为实验眼。OIR+DAPT组和OIR+DMSO组在P14小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0 mmol/L DAPT和DMSO溶液1 μl,OIR组不予注射。P17时处死各组小鼠,摘出眼球后分离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otch1信号通路蛋白及其下游Hes1蛋白、视网膜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制备视网膜铺片,采用同工凝集素(IB4)染色视网膜血管,计算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定义为新生血管面积/视网膜总面积×100%;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结果: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中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06、1.00±0.00和1.03±0.08,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0±0.08、1.00±0.00和1.02±0.0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0.62、53.65,均 P<0.01)。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中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OIR组和OIR+DM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中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9±0.12、1.00±0.00和0.94±0.07,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0.07、1.00±0.00和1.04±0.10,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9.32、31.63,均 P<0.01),与OIR组和OIR+DMSO组比较,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中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分别为(8.82±2.71)%、(22.32±5.34)%和(20.27±3.36)%,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分别为38.17±3.29、60.83±5.11和58.67±4.75,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3.72、39.44,均 P<0.01)。与OIR组和OIR+DMSO组比较,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缩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DAPT可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使M1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来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与氯喹的交叉对话作用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胃癌MKN-45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对自噬的影响及自噬抑制剂氯喹(CQ)对Notch信号通道的影响,探讨DAPT联合CQ对MKN-4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KN-45细胞分成4个组,对照组(Control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氯喹组(CQ组,含40 μmol/L氯喹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含80 μmol/L DAPT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联合用药组(Comb组,含40 μmol/L CQ和80 μmol/L DAPT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应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应用透射电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自噬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MTT结果显示,Comb组[(55.09±1.38)%]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DAPT组[(78.83±1.74)%]和CQ组[(64.82±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514、7.185, 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Comb组[(43.43±2.30)%]凋亡率明显高于DAPT组[(27.26±3.02)%]和CQ组[(22.16±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339、11.415, P<0.01)。Western blot、RT-PCR结果显示,DAPT组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苄氯素1(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7(ATG7)信使核糖核酸(mRNA)、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587±0.030、1.503±0.066、1.797±0.110、2.433±0.111)明显高于Control组(0.333±0.002、1.137±0.068、1.000±0.000、1.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893、6.695、12.527、22.446, P<0.01)。CQ组Notch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932±0.061)明显高于Control组(0.477±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90, P<0.01)。 结论:胃癌MKN-45细胞中自噬与Notch信号通路存在交叉对话,两者相互调节,DAPT联合CQ可以使胃癌MKN-4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基化酶抑制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对变异性鼻炎大鼠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Th1和Th2细胞的分化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5-aza组,每组10只。予以卵清蛋白致敏的方法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分别干预后采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的表达,并留取鼻粘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中Th2细胞的比率均较5-aza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7.28±1.37)%比(6.17±1.06)%,(6.05±0.95)%, F=2.92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aza组Th2细胞的比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9);模型组、5-aza组和正常组的Th1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IL-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5-az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5.19±10.14) pg/mL比(160.14±16.86) pg/mL,(160.75±17.45)pg/mL, F=2.743, P<0.05)]。5-aza组IL-4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47),但三组间IFN-γ的表达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结构完整、清晰,鼻粘膜无水肿,充血;模型组鼻粘膜固有层充血、水肿,粘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增生,并有大量炎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粘膜纤毛破坏;5-aza组鼻粘膜组织结构大致完整,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能有效缓解大鼠过敏性鼻炎症状,减轻过敏大鼠的鼻粘膜组织损伤。提示甲基化酶抑制剂可能使得Th2表达下调抑制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195靶向调控Delta样配体4抗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195调控结直肠癌中Notch通路配体Delta样配体4(Dll4)表达,探讨其作用靶点,明确miR-195通过Notch通路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56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标本,3、应用芯片技术筛选6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95在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Notch通路中Dll4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5与Dll4 3’端非编码区(3’UTR)区的相互作用及活性,采用基因过表达miR-195(40 pmol/L)处理结肠癌细胞系SW480,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Dll4、锯齿状蛋白1(Jagged1)、Notch受体胞内段(NICD)、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转录因子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蛋白表达量差异,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而Dll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分别为正常肠黏膜的0.34倍(0.341±0.008)及1.92倍(1.922±0.003) ( t=3.116、2.374,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转入miR-195后,Dll4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0.442±0.010、1.010±0.002, t=4.30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95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都可阻断Notch1通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3.1%比17.3%, t=4.23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其凋亡(13.7%比48.3%, t=8.355, P<0.01),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t=7.474,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Notch通路相关蛋白NICD、Hes-1随作用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 结论:结直肠癌中miR-195及Dll4呈拮抗性表达,与其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Dll4为miR-195调控的下游靶基因,miR-195通过负性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otch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otch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Notch通路调控肺组织的发生发育,可以决定细胞的分化方向、调控肺泡和肺血管的发育;Notch通路参与T细胞调节,通过改变Th1/Th2平衡,影响Th17、Treg、树突状细胞表达等途径,导致哮喘的发生、发展;Notch通路也通过改变各种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促进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与气道黏液分泌等途径,参与了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同时针对Notch通路上的靶点,对于哮喘治疗方法、治疗药物的开发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包括γ-分泌酶抑制剂、干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我国传统中医药等在不同模型中已被证明对哮喘有效。但对于Notch通路,其各种调控机制并未完全阐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发掘。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与哮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BCMA突变体构建BCMA CAR-T细胞体外杀伤功能评价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为解决野生型B细胞成熟抗原(BCMA)被γ分泌酶切割导致表达不稳定的问题,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BCMA突变体并构建靶细胞,用于评价BCMA CAR-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将野生型BCMA的穿膜域替换为人CD8α穿膜域,构建抵抗γ分泌酶切割的BCMA突变体(BCMA-CD8α TM),构建过表达该突变体的U266(U266BCMA Mut)、K562(K562BCMA Mut)、SKOV3(SKOV3BCMA Mut)和CHO(CHOBCMA Mut)细胞;构建装载NFAT-EGFP报告基因的BCMA CAR Jurkat细胞(BCMA-CAR-Jurkat-Reporter)与U266BCMA Mut细胞共培养,采用FCM检测该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以指示NFAT激活水平,荧光素酶法检测BCMA CAR-T细胞对Luciferase标记的K562BCMA Mut细胞的杀伤作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BCMA CAR-T细胞对SKOV3BCMA Mut和CHOBCMA Mut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抑制γ分泌酶活性,显著增强野生型U266细胞表面BCMA表达水平,平均荧光强度上调10倍以上;但撤除抑制剂后BCM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BCMA-CD8α TM突变体可抵抗γ分泌酶的切割作用,在U266细胞表面稳定表达(P>0.05);U266细胞及过表达BCMA-CD8α TM的U266细胞与BCMA-CAR-Jurkat-Reporter细胞共培养后都可激活Reporter系统、增强EGFP表达,但该效应在BCMA-CD8α TM过表达的U266细胞中更显著(P<0.01);BCMA-CD8α TM在BCMA表达阴性的K562、SKOV3和CHO 3种靶细胞中成功过表达,且在LY411575处理下该突变体的表达水平仅有小幅度升高;荧光素酶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效靶比下,BCMA CAR-T细胞均可特异、高效杀伤过表达BCMA-CD8α TM的K562细胞;RTCA结果显示,不同效靶比下,BCMA CAR-T细胞均可有效识别、杀伤过表达BCMA-CD8α TM的SKOV3和CHO细胞,但同等效靶比下的Mock-T细胞无此效应.结论:本实验构建的BCMA-CD8α TM突变体能够抵抗γ分泌酶的切割,在多种靶细胞表面稳定表达,为评价BCMA CAR-T细胞体外杀伤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提供多种检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Notch信号通路在成人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观察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Notch信号通路分子和Th22细胞的变化,检测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Th22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42例IM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IL-17+Th17细胞和CD3+CD4+IL-22+Th22细胞比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 17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核受体γt(RORγt)、Th22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AhR)及Notch信号通路分子(包括Notch受体、Notch配体、Notch下游分子)mRNA相对表达量.纯化CD4+T细胞,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GSI)刺激培养,检测GSI刺激后细胞增殖、Th17和Th22细胞比例、IL-17和IL-22分泌、转录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I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otch1和Notch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8±3.18、4.73±1.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9±0.12、1.07±0.15(均P<0.001),而Notch3和Notch4 mRNA相对表达量在I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Notch配体DLL1和Jagged1 mRNA相对表达量、Notch信号下游分子Hes1、Hes5和Hey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IM患者Th17和Th22细胞比例分别为5.03%±1.15%、4.48%±1.29%,均高于对照组的4.36%±0.82%、3.83%±0.55%(均P<0.05);血浆 IL-17 和 IL-22 水平分别为(301.1±53.82)pg/ml、(101.2± 16.45)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37.2±72.18)pg/ml、(84.75±11.83)pg/ml(均 P<0.001);RORγt 和 Ah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25±0.22、1.21±0.12,均高于对照组的 0.99±0.15、1.04±0.11(均 P<0.001).CD4+T 细胞增殖水平、Th17细胞比例、IL-17分泌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在无GSI刺激组和经GSI刺激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GSI刺激后Th22细胞比例、IL-22分泌和AhR mRNA相对表达量较无GSI刺激降低(均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通过AhR调控IM患者CD4+T细胞分泌IL-22,Notch-AhR-Th22细胞通路可能参与IM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Notch信号通路研究雷公藤多苷对体外培养小鼠卵巢生殖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以优化培养体系中生长状态良好的卵巢生殖干细胞(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s,OGSCs)为研究对象,观察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TG)对OGSCs的影响,并从Notch信号通路探讨其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 3.75、7.5、15 μg·mL-1 TG 对体外培养小鼠 OGSCs 活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 3.75 μg·mL-1 TG给药后OGSCs标志物VASA基因同源类似物(mouse vasa homologue,MVH)、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 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蛋白和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 1(neurogenic locus Notch homolog protein 1,Notch1)、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 1(Hes family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1,Hes1)、锯齿典型 Notch 配体 1(jagged canonical Notch ligand 1,Jagged1)基因表达;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学分析TG干预OGSCs的作用机制.3.75 μg·mL-1 TG配伍 40 ng·mL-1 Notch信号通路γ-促分泌酶激动剂jagged canonical Notch ligand(Jagged)联合给药,采用CCK-8检测OGSCs活力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MVH与Hes1、Notch1、Jagged1 蛋白共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给药后均显著抑制OGSCs活力(P<0.01 或P<0.001);显著降低OGSCs标志物MVH、Oct4 蛋白和基因表达(P<0.05,P<0.01 或P<0.001);显著抑制Notch1、Hes1、Jagged1基因表达(P<0.001).转录组学分析提示,TG通过干预Notch信号通路相关配体Jagged1 影响OGSCs的生长增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配伍Notch信号通路γ-促分泌酶激动剂Jagged可显著缓解TG所致OGSCs活力的降低(P<0.001);并与TG组比较,显著升高MVH/Hes1、MVH/Notch1、MVH/Jagged1 蛋白共表达(P<0.01 或P<0.001).综上可知,TG可发挥γ-促分泌酶抑制剂样作用,通过下调OGSCs标志物MVH、Oct4 和Notch信号通路分子Notch1、Hes1、Jagged1 参与OGSCs途径介导Notch信号通路诱发生殖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