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RNA-151a-3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51a-3p在非小细胞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评价患者放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效治疗组;稳定和进展为无效治疗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有效治疗组和无效治疗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51a-3p表达水平,根据miR-151a-3p均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探讨miR-151a-3p表达水平与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54例患者,其中22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7例进展。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总计37例,纳入有效治疗组,稳定和进展17例患者纳入无效治疗组。放疗有效率为62.58%(37/54)。治疗有效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51a-3p表达水平(0.94±0.17)明显低于无效治疗组(1.49±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807, P<0.05)。直径>5 cm和直径≤5 cm患者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69.56%(16/23)、67.74%(21/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08, P>0.05)。肺腺癌组患者和鳞状细胞癌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65.0%(13/20)、70.59%(24/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08, 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87.5%(21/24)]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组放疗有效率[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94, 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54.29% (19/35)]明显低于未淋巴结转移组患者[94.74%(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94, P<0.05)。miR-151a-3p低表达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75.00%(30/40)]明显高于miR-151a-3p高表达组患者[50.0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94,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miR-151a-3p低表达水平是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敏感性的预测因素[比值比( OR)=3.412、3.876、2.985,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151a-3p表达水平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 r=-0.479, P<0.05)。 结论: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51a-3p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放疗效果的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不同ATM基因表达水平的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中放射治疗剂量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不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TM)基因表达水平的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剂量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中87例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通过转录组测序检测ATM基因的表达量,按ATM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40岁、男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突变型、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以及放射治疗剂量是否为两组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87例患者ATM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5.0(11.1,20.8)。ATM基因低表达组( n=44)患者的放射治疗剂量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4.0 (50.4,55.8)Gy;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P=0.036),放射治疗剂量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保护性因素(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 HR=4.775,95% CI:1.104~20.652, P=0.036)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放射治疗剂量是无进展生存期( HR=0.847,95% CI:0.761~0.942, P=0.002)和总生存期( HR=0.844,95% CI:0.739~0.963, P=0.012)的独立保护性因素。ATM基因高表达组( n=43)患者的放射治疗剂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4.0 (50.4,57.6)Gy;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未观察到放射治疗剂量影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 P>0.05)。 结论:对于ATM基因低表达的患者,增加放射治疗剂量可以改善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河南省肿瘤放射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了解2023年度河南省放射治疗人员、设备与技术开展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研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进行在线调查。问卷由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下发到全省各医疗机构,调研内容包括各放疗开展单位的人员、放疗设备、质控设备、影像设备配备情况以及放疗技术开展情况。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截至2023年4月30日,河南省从事放射治疗的单位共168家;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师共956人、物理师共365人、技师共680人。全省医用直线加速器共21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32台、射波刀4台、CT模拟定位机173台、磁共振模拟定位机2台、常规模拟定位机94台,放疗设备以直线加速器为主,人均保有量为2.15台/百万人。开展二维放疗的单位11家、三维适形放疗24家、静态调强放疗130家、旋转调强放疗41家、立体定向放疗33家。关于物理质控设备,全省共有16家单位配备三维水箱,162家单位配备辐射剂量仪,114家单位配备晨检仪,60家单位配备胶片剂量仪,108家单位配备调强计划验证系统。结论:2023年河南省放疗从业人员配备不足,放疗设备配置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放疗技术开展方面,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河南省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放疗质控设备的配置以及标准化质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体表覆盖干燥棉织物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放射治疗时,由于体位固定及体表标注摆位中心三维坐标的需要,患者通常需要裸露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治疗,而直线加速器对治疗室温度有要求(一般25℃左右),肿瘤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在此温度条件下常感觉体凉,严重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而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患者身上盖薄毯或棉被等干燥棉织物,然而,体表覆盖干燥棉织物是否影响治疗剂量,迄今鲜见文献报道。本文通过测量固体水模和三维调强验证矩阵上覆盖不同厚度的干燥棉织物对绝对剂量值和实际野真实合成剂量分布的影响,探讨放疗时体表覆盖干燥棉织物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192Ir三维近距离联合调强放疗在晚期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 192Ir三维近距离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在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梗阻性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梗阻性肝外胆管癌患者,经病理证实且接受胆道支架植入,继而序贯调强放射治疗及 192Ir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体积参数等,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变化水平、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192Ir三维近距离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后1个月复查,1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2例,其中14例患者在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肿瘤较调强放射治疗后缩小,4例肿瘤无明显变化。6个月局部控制率(LC)为94.4%(17/18)。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0/18)和38.9%(7/18)。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降低,黄疸症状明显缓解。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发热,胆道感染等,但无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结论:192Ir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在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中,局部控制率良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对长期生存的影响尚需大样本的对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湖南省放射治疗基本情况和质量安全调查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调查湖南省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和质量安全情况。方法:根据调查内容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质量安全自评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和回收,对湖南省2022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开展调查,由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采用分层抽样实地检查的方式核对质量安全评价情况。用Wilcoxon检验比较各单位的放疗质量安全自评得分与实地检查得分的差异。结果: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76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2家、二级医院14家,年收治放疗患者总数44 253人。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1 381人,其中医师746人、物理师205人、技师397人、维修工程师33人。共有直线加速器88台(其中螺旋断层加速器3台)、伽马刀10台、后装机2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1.33台。正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的单位有36家、静态调强放疗60家、容积弧形调强放疗20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27家、图像引导放疗44家、呼吸运动管理33家、后装放疗27家。质量安全评价情况中,放疗专业基本要求得分较高,2家单位取得满分,无不及格单位。放疗人员和组织、放疗流程、文档记录等方面无满分单位,得分集中在60~<80分,且均有部分单位不及格。结论:湖南省近年来放疗行业总体稳步发展,放疗人员结构趋向合理,但仍存在放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设备利用率不高、技术开展不充分的情况。质量安全方面整体较好,但在放疗人员和组织要求、流程要求和文档记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后需要予以持续优化改进,同时将加大实地检查力度,保障放疗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基于锥形线束CT图像剂量计算准确度的实际测量验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采用实际测量的方法探讨CBCT图像用于剂量计算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60位患者的锥形线束CT(CBCT)图像。利用Varian OBI系统获取模体的头部全扇面、头部半扇面、胸部半扇面、盆腔半扇面4种扫描模式的CBCT图像,以CIRS电子密度模体建立对应扫描条件的CT值-电子密度(HU-ED)曲线,在CBCT图像上设计放疗计划并对检测点的剂量计算结果与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剂量误差。然后利用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60名患者基于CBCT图像放疗计划实施过程的准确度进行检测,根据靶区D 99%、D mean、D 1%和危及器官D mean、D 1%,以及γ通过率来验证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结果:在模体点剂量检测中,上述4种扫描模式CBCT图像的剂量计算误差分别为-1.06%±0.87%、-1.67%±0.86%、0.91%±0.73%、-1.54%±0.90%。患者基于CBCT图像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中,各扫描模式下靶区(PTV)的D mean、D 99%及D 1%差异均值均不超过2%,除头部患者的晶状体外,其他危及器官的D mean和D 1%差异不超过3%。各计划的靶区PTV及危及器官平均γ值在3%/2 mm标准下均<0.5。 结论:在正确建立HU-ED曲线的条件下,基于CBCT图像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可用于适应性放射治疗(ART)中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实际受照剂量的估算与安全监控。对于头部患者,采用全扇面扫描模式来获取图像能进一步提高剂量计算的准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基于剂量验证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次治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量化鼻咽癌患者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分次治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至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完成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2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57.8±9.0)岁,范围40~72岁。对所有患者原发病灶的大体肿瘤靶区(GTV nx)、原发病灶侵犯区域的临床靶区(CTV1)、在CTV1的基础上向各方向外扩3 mm对应生成的鼻咽癌原发病灶侵犯区域的计划靶区(PTV1)以及脑干、脊髓、左腮腺、右腮腺等危及器官进行勾画。使用三维剂量验证系统Delta4对患者的初始计划进行33次剂量验证并采集每次剂量验证的数据,比较完成33次剂量验证后与第1次剂量验证后的实测剂量和百分剂量偏差(%DD)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检验。 结果:完成33次剂量验证后GTV nx平均剂量(D mean)[2.159(4.357) Gy对2.173(4.375) Gy]、CTV1[95%靶体积的受照剂量(D 95%)、5%靶体积的受照剂量(D 5%)、D mean] [(50.859±1.753) Gy对(51.305±1.756) Gy、64.261(2.979) Gy对64.395(2.984) Gy、0.135(0.064) Gy对0.136(0.065) Gy]、PTV1(D 95%、D 5%、D mean) [(49.364±1.440) Gy对(49.827±1.459) Gy、64.105(3.201) Gy对64.149(3.273) Gy、0.089(0.032) Gy对0.090(0.033) Gy]以及左腮腺D mean[1.185(0.612) Gy对1.188(0.686) Gy]、右腮腺D mean[1.227(0.640) Gy对1.252(0.619)Gy]的实测剂量较第1次剂量验证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397、 t=-6.060、 Z=-3.339、 Z=-4.541、 t=-6.870、 Z=-3.363、 Z=-4.541、 Z=-2.667、 Z=-3.460,均 P<0.05);脑干1 cm 3靶体积的受照剂量(D 1cc)[(40.770±3.670) Gy对(40.228±3.555) Gy]的实测剂量较第1次剂量验证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03, P<0.001)。完成33次剂量验证后GTV nx[2%靶体积的受照剂量(D 2%)][0.090(1.993)%对0.209(1.696)%]、CTV1(D 95%、D 5%、D mean)[(0.153±1.575)%对(0.905±1.626)%、-0.203(1.737)%对0.050(1.572)%、(0.145±0.903)%对(0.475±0.956)%]、PTV1(D 95%、D 5%、D mean)[(-1.017±1.237)%对(-0.213±1.303)%、-0.452(1.583)%对0.044(1.430)%、-0.003(1.130)%对0.385(0.960)%]以及左腮腺D mean[9.778(5.093)%对10.018(5.795)%]、右腮腺D mean[4.101(4.975)%对7.050(5.177)%]的%DD较第1次剂量验证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195、 t=-7.594、 Z=-2.763、 t=-3.254、 t=-8.709、 Z=-2.667、 Z=-3.099、 Z=-2.258、 Z=-3.243,均 P<0.05);脑干D 1cc[(3.895±3.135)%对(2.346±2.574)%]、脊髓D 1cc[2.935(2.929)%对2.032(2.897)%]的%DD较第1次剂量验证后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469、 Z=-4.469,均 P<0.001)。完成12次剂量验证后,脑干D 1cc[(3.005±2.841)%对(2.346±2.574)%]的%DD较第1次剂量验证后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98, P<0.001),且%DD>3%。 结论:在鼻咽癌IMRT分次治疗的过程中,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脑干的剂量变化超出了临床可接受的范围,而其他参数的剂量变化未超出临床可接受的范围,这提示在鼻咽癌的放疗实施过程中应对脑干的剂量变化予以关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局部食管癌手术治疗预后极差,易复发,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疗法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治疗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到目前的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调强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等,精准度不断提高。目前关于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有了新认识,尤其在术前与术后放射治疗及放化疗相结合方面进步明显,疗效显著。本文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方式方法、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放疗中基于双任务循环网络的单投影重建胸部CT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基于cycleGAN建立双任务循环网络,实现基于单角度投影的三维CT合成模型用于胸部肿瘤的自适应放疗,并评估图像生成质量和剂量精度。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胸部肿瘤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患者45例,并筛选公共数据集图像991例作为预训练数据集,使用ASTRA算法获取多角度投影图像。公共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800例、验证集160例和测试集31例,医院患者数据划分为训练集40例、测试集5例。分别输入合成CT模型和多角度投影预测模型,实现双任务的训练。最终测试仅使用合成CT模型获取预测CT图像进行图像生成质量[包括平均绝对误差(MAE)、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以及剂量学评估。结果:合成CT的图像质量评估指标显示,图像合成精度较高,MAE为0.05±0.01,PSNR为19.08±1.69,SSIM为0.75±0.04。基于合成CT计算的放疗剂量分布也与真实分布接近,3%/3 mm标准下γ通过率平均为93.1%。结论:由cycleGAN修改的双任务循环网络,可以快速准确地从单角度投影预测三维CT,可以应用于胸部肿瘤自适应放疗的工作流程。图像生成质量和剂量学的评估均显示合成CT质量可以满足放疗的临床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