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00例肥胖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群组管理活动采取集中讲座、小组讨论、典型示范、同伴教育等方式进行,通过定期反馈与随访获取患者阶段变化状况,建立动态调整干预策略,最后,对比患者治疗依从性、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生活质量水平评分、超声检查卵巢多囊样改变及血清总睾酮水平。结果:通过群组管理,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BMI及腰臀比与入组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43.28±26.97)分,高于对照组(138.86±2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0, P<0.05)。 结论: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肥胖型PCOS患者的BMI、腰臀比,缓解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发展与护理团队科研建设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新护士—专业组护士—专科护士"三阶梯模式结合临床护理专业组(专业组)驱动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发展与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方法:结合护士个体发展与团队协作发展,建立"新护士—专业组护士—专科护士"三阶梯模型,以专业组为切入点,整合专业组临床工作、专业组质量控制、品管圈活动、护士职业发展、护理科研团队建设,实施三阶梯模式以专业组驱动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发展与护理科研团队建设。结果:以三阶梯模式从"新护士—专业组护士—专科护士"路线促进护士发展成长;以专业组为突破建设专业组护理科研团队与人才梯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产出科研成果。结论:实施三阶梯模式结合专业组驱动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发展与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方式可以促进临床护理科研与临床护理工作协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癌痛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4—6月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8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8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的疼痛三阶梯规范化治疗和常规的院外维护,试验组患者接受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模式,按照收集、查对、修正及沟通的"4C"流程进行服药偏差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偏差的累计发生率,采用汉化版服药信念问卷(BMQ)评估患者的服药信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2个月、出院3个月服药偏差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7.50%(6/8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262、7.680; 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BMQ总均分(4.41±0.87)分,对照组为(2.25±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631, P<0.01)。 结论: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可以降低医院-家庭过渡期癌痛患者服药偏差,提高患者的服药信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退行性腰椎疾病(DLSD)患者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LIF治疗的102例DL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55例观察组(阶梯式康复护理)和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使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功能恢复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况,并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1、3个月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相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3.64% vs. 14.89%),前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DLSD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康复,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且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教学医院联合招生,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强化专业认知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专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这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增强学习主动性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农村具有"六位一体"岗位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医学人才,具有一定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随访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开展三阶梯培训、构建信息化平台,并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由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管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在入组时、干预4周、12周、24周分别收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4周、12周、24周3个随访时段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社会功能得分在3个随访时段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4周和12周两个随访时段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干预24周时与对照组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三方联动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符文彬教授运用整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符文彬教授认为本病内因多为肾虚体弱,外因多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久则湿痰瘀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或腰部气血不荣,发为本病.治疗上,基于"整合针灸"思想,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阶梯化治疗模式,遵从"标本兼治"原则和"愈后防复"的巩固治疗原则,临床屡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融合课程思政和深度学习的药理学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基于课程思政和深度学习理念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方法 以吗啡药理学的教学为例,通过混合多元教学设计,从医疗纠纷案例入手,复合导入式、启发式教学设计及癌痛三阶梯疗法的思政教育模式等,融入思政元素,构筑情境式深度学习模块.结果 与结论 在案例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学习,建构了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体系,掌握了药物作用的关键环节,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统一,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山地乔灌木斑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探索山地乔灌木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对于揭示区域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实施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三次林业普查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横断山脉北段一二级阶梯过渡带乔灌木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过渡带的乔灌木总计37科72属103种,乔木(56种)略多于灌木(47种),乡土物种占比99.03%,中国特有物种占比22.33%.过渡带中的优势树种为:冷杉、云杉、高山松、高山栎、矮桦和落叶松;优势灌木为:高山杜鹃、灌状高山栎、杯腺柳、杜鹃、忍冬和野蔷薇.②水平格局显示,灌木斑块总面积约为乔木斑块的1.24倍,优势地位明显,但破碎化程度高于乔木.灌木斑块集中连片分布于过渡带的北部、中部和西部.乔木斑块则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流域呈现带状分布.海拔梯度显示,在过渡带的低海拔、高海拔和极高海拔区域,灌木斑块所占面积均高于乔木斑块,但在中海拔区域乔木斑块所占面积约为灌木斑块面积的1.80倍.③多样性分析显示,过渡带的乔灌木多样性较好,且乔木的多样性优于灌木.其东部区域的乔灌木多样性最好,其中,泸定和九龙县的乔木多样性最优,泸定和丹巴灌木多样性最优.随海拔梯度的增加,乔灌木的丰富度(PR,Patch Richness)值呈单峰趋势,乔灌木的Shannon's多样性指数(SHDI,Shannon's Diversity Index)和 Shannon's 均匀度指数(SHEI,Shannon's Evenness Index)值虽呈双峰模式,但三者在中海拔区域的值均为最大,多样性变化趋势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类型.仅有灌木的SHEI值及乔灌木总的SHEI值与海拔的增长存在显著负线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川西农牧交错带"三生"空间冲突演变特征分析及模拟预测——以阿坝州四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川西农牧交错带处于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交替地带,是西部生态脆弱典型区,地势起伏显著,地形及生态环境复杂,积极开展川西农牧交错带"三生"空间冲突(生活、生产、生态)研究,将有助于川西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保障与社会经济协调良性发展.研究区域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县(马尔康、理县、黑水、松潘),以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CLUE-S软件模拟了未来的土地利用模式;将研究区域"三生"空间分为生活生产空间、生态生产空间、生产生态空间、生态空间4种类型,并建立空间冲突测算模型,对研究区域2005-2025年四期空间冲突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5-2025年四县域面积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生态生产空间,之后依次为生态空间、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生产空间.生活生产、生产生态空间面积连续上升,仅生态生产空间面积减少,生态空间面积以波动变化为主.(2)2005-2025年该区域以中等空间冲突为主.(3)2005-2025年,总体而言空间冲突值的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四县域的农牧交错带、生活生产空间的交叉区域且表现明显,高-高聚集区在松潘县和马尔康县的农牧交错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黑水县和理县集聚区面积先减少后轻微扩张;空间冲突值的低-低集聚区主要位于以生态生产空间为主与生态空间的交叉区域;集聚不显著的区域以生态空间为主.(4)整体来看,川西农牧交错区域"三生"空间中生态生产空间冲突强度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