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internation 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interRAI)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某三甲医院体检的60~74岁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老年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体检后门诊随访;研究组以护士主导的基于inter RAI护理评估,整合老年内科、临床营养科、心理科和物理康复科等进行个体化干预。研究为期12周,测定并比较入院第1天和12周后两组人体成分指标[机体蛋白量、体脂肪量(body fat mass,BFM)、骨骼肌量、体重指数、腰臀比值(waist-hip ratio,WHR)]及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结果:干预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机体蛋白量[(10.48±2.02)kg比(9.72±1.65)kg, P=0.043)]和骨骼肌量[(29.61±6.07)kg比(27.36±4.96)kg, P=0.046)]显著增加,BFM[(17.86±3.42)kg比(19.64±5.07)kg, P=0.042)]、WHR(0.88±0.05比0.89±0.03, P=0.021)和TG[(2.31±0.42)mmol/L比(2.95±0.52)mmol/L, P=0.014)]显著降低。体重指数(25.06±3.41比24.40±2.48, P=0.27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4±0.10)mmol/L比(0.91±0.31)mmol/L, P=0.246)]和HbA1c[(6.11%±0.51%)比(6.37%±0.42%), P=0.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2周后,研究组 BFM[(17.86±3.42)kg比(20.71±5.98)kg, P=0.004)]、WHR(0.88±0.05比0.91±0.05, P=0.001)、TG[(2.30±0.42)mmol/L比(2.75±0.37)mmol/L, P=0.032)]和HbA1c[(6.11±0.51)mmol/L比(6.35±0.63)mmol/L, P=0.015)]较初始显著降低;对照组各指标与初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士主导的基于inter RAI多学科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老年人身体成分和部分代谢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病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以专科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合作进行评估、制订、组织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7、14 d的膝关节肿胀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的Rasmussen评分、GQOLI评分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由专科护士主导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护士为主导的专科小组协同志愿者参与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以护士为主导的专科小组协同志愿者参与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专科小组协同志愿者参与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1、3、6个月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波动情况〔血糖变异系数(GluCV)、血糖变化幅度(GluSD)、平均血糖浓度(GluAve)〕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低血糖发生率为43.33%,与对照组的4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67%、3.33%,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23.33%( P<0.05)。两组干预后GluCV、GluSD、GluAve较干预前降低( P<0.05);观察组干预后GluCV、GluSD、GluAve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 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规律运动、血糖控制、足部护理与处理高低血糖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 P<0.05)。 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专科小组协同志愿者参与管理模式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在胸部疾病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在胸部疾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1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围术期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应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6 h的咳痰率、术后24 h、48 h的离床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6 h咳痰率、术后24 h、48 h离床率、满意度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以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使患者术后能达到无痛咳嗽、无痛活动、无痛睡眠,能够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循证护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开展护士主导的基于循证的最佳实践以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团队,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得出证据并将证据本土化后应用于临床,根据证据制订审查标准,评估证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行动策略,采取行动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行为,比较应用最佳证据前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审查标准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肺康复知识知晓率的改变。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由18.2%(6/33)降为0( χ 2值为4.264, P<0.05)。证据应用前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憋气试验、6 min步行试验分别为(76.1 ± 3.3)%、(27.2 ± 1.5)s、(522.6 ± 13.0)m,证据应用后分别为(82.7 ± 2.8)%、(31.0 ± 5.3)s、(561.5 ± 16.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600、-3.007、-10.542, P<0.01);10条审查标准在证据实施后依从性均提升至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6.834~64.000, P<0.01);证据应用前后患者肺康复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2%(8/33)、83.9%(26/31),明显提升( χ2值为22.823, P<0.01),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 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可以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照护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0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复诊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前准备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复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缩短PCNL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及非计划复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0例处于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80例患者中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2例设为常规组,使用以常规护理联合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的38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及护理后(护理8 w后)的神经功能〔神经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认知功能障碍评分(MMSE)〕、康复情况〔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巴塞尔指数(BI)〕、日常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心理状态〔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以及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OCA、MMSE、FMA、BI、QLQ-C30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两组患者的NIHSS、ADL、STAI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16%(5/3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3.33%(14/42)(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11%(35/3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81%(31/42)( P<0.05)。 结论: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效用良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的田野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田野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结合开放性抽样法对青岛市市北区、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的10个居民区的11名"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进行为期5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结果:"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的工作体验: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刚性需求,护士职业价值感及满意度倍增;监管机制尚存缺陷,信息化建设需不断加强;患者安全与护士执业安全问题尚有隐患。解析出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的6项关键因素:出诊前物品准备不规范、上门服务着装不规范、操作前评估准备工作不到位、操作过程中缺乏同理心、院外感染预防意识不强、操作后未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结论:青岛市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现社区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切实提升了延伸性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接受度及满意度高,护士工作积极性、职业价值大幅提升,仍需建立健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实现护理服务同质化及专科多样化,带动社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专科医生主导的治疗对提高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控制率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专科医生主导的治疗对提高痛风患者依从性及血尿酸达标控制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风湿免疫科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门诊与住院的确诊痛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续护理组92例与常规管理组86例,延续护理组采用电话随访、微信追踪与定期面对面交流。常规管理组告知患者门诊定期随访;离开医院后,护士不跟踪随访。在干预前以及干预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血尿酸达标控制率、痛风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在干预12个月后,延续护理组中92.39%(85/92)的参与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低于360 μmol/L,而常规管理组为26.74%(2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80.282, P<0.001)。干预12个月后延续护理组患者血清尿酸浓度为(301.6 ± 61.4)μmol/L,常规管理组为(419.0 ± 98.0)μmol/L,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延续护理组(466.1 ± 119.7)μmol/L,常规管理组(477.8 ± 113.1)μmol/L,但延续护理组的血清尿酸浓度较常规管理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96.678, P<0.001)。第12个月末时,降尿酸的治疗在2组中的使用都有所增加。延续护理组中接受降尿酸治疗患者比例为94.56%(87/92),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的58.14%(5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3.260, P<0.001)。 结论: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专科医生主导的治疗可显著提高痛风患者依从性及血尿酸达标控制率,并且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专病护士主导的"互联网+"管道管理在PTCD术后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主导的"互联网+"管道管理模式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TCD治疗后携带引流管出院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PTCD术后常规居家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专病护士主导的"互联网+"管道管理模式进行居家护理,干预均为3个月。使用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CDSMS)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管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和非计划性来院复诊率。结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最终共119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后的CDSMS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DSMS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管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33%(11/60)、44.07%(26/59),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分别为6.67%(4/60)、23.73%(14/59),非计划性来院复诊率分别为10.00%(6/60)、35.59%(21/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专病护士主导的"互联网+"管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PTC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管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再次入院率和复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