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甲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性激素水平及卵巢衰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鼠性激素水平及卵巢衰老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ST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21 d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70 mg/kg)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200 mg/kg)制备PCOS模型;黄芪甲苷干预组在造模成功后每天1次黄芪甲苷(50 mg/kg)灌胃给药,连续4周.给药最后10 d通过阴道涂片观察各组小鼠动情周期;给药结束后计算卵巢指数,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衰老标志物β半乳糖苷酶l(GLB1)、P16、磷酸化P65(p-P65)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GLB1、P16、p-P65及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指数增加(P<0.05),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血清中T和LH含量显著增加(P<0.05),E2和FSH含量显著降低(P<0.05),卵巢组织GLB1、P16、p-P65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AST组小鼠动情周期恢复,卵巢指数降低(P<0.05),卵巢多囊样明显减少,血清中T和LH含量显著减少(P<0.05),E2和FSH含量显著增加(P<0.05),卵巢组织中GLB1、P16和p-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65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黄芪甲苷能有效平衡PCOS小鼠的性激素水平,缓解卵巢组织衰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胃大弯侧外生性浆膜层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是一种以钙化、沙砾小体等为特征性表现的良性间充质病变,其主要成分为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CFT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相对好发于女性,其发病部位有胸膜、胃肠道、纵隔、心脏、肺部、颈部、背部、腹股沟、四肢等.其中发生于胃部的病例较少,以病例报道为主.目前对胃CF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的探索也并不深入.本例胃CFT的特殊性在于肿瘤发生在胃体大弯侧浆膜层下,并呈外生性发展,与胃壁间有蒂相连,早期可能不在胃囊内形成明显隆起,难以被常规胃镜检查检出,与目前报道较多的内生性CFT有明显区别.本病例报道能为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胃CFT患者的诊断方向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人群单次易罐治疗后下背部区域机械敏感性即时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人群和健康人群单次易罐治疗后局部机械敏感性的即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CNLBP患者19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19例进行配对设计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的下背部区域均接受10min的单次易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5min评估2组受试者下背部区域的压痛阈值.结果:单次易罐治疗后,2组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提高(P<0.0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NLBP人群和健康人群下背部区域的机械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单次易罐治疗或许能即时降低CNLBP人群和健康受试者局部的机械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保存液在低温条件下对大鼠毛囊活性影响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新型保存液在低温条件下对大鼠触须毛囊活性的影响.方法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中心选取SD雄鼠,取其触须毛囊上段组织(upper of hair follicle,UHF),平均分配至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IGF-1组、EGF组和IGF-1+EGF组的保存液中,每组根据保存时间3、6、12 h再进一步细分为12个小组.对体外保存的UHF进行HE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分析.将体外保存3 h后的NS组和IGF-1+EGF组的UHF移植至裸鼠背部,24 h后取材,行HE染色并检测ALP活性.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保存3 h后各组毛囊结构和细胞排列均无明显改变.而12h后仅有IGF-1+EGF组毛囊结构完整、层次清晰.ALP活性检测显示,IGF-1+EGF组3、6、12h的ALP值均显著高于NS组(P<0.001).总体上ALP活性随时间逐渐降低.体外保存3 h后体内移植,HE染色发现,IGF-1+EGF组比NS组毛囊结构更完整、细胞排列更整齐;IGF-1+EGF组毛囊ALP活性显著高于NS组(P<0.05).结论 采用含IGF-1和EGF的新型保存液在低温条件下可有效提高UHF的活性,提高毛发移植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训练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腰椎屈伸度检测(ROM)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第1、3、6周,其评价指标VAS评分、ODI评分和ROM评分,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缓解疼痛、恢复腰背功能、改善腰背部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大型恐怖爆炸事件伤情谱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大型恐怖爆炸事件伤情谱,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Database等数据库,收集并筛选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全世界伤亡人数>100人的大型恐怖爆炸事件相关文献,从伤类、伤部、手术、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2起恐怖爆炸事件,共计伤亡人数16 826人,其中伤员数量6 602人,爆炸伤伤情13 636个,手术事件1 003个.32起事件平均致死率15.11%,当发生建筑物坍塌时致死率会升高.致伤类型:穿透伤/撕裂伤(35.59%),挫伤/擦伤(23.81%),骨折(6.69%),耳爆震伤(6.41%).致伤部位:头面颈部(35.78%)与四肢(33.26%)的伤情占比高,胸背部第3位(10.98%),上肢数量(12.20%)少于下肢(16.40%).现场幸存者大多为轻伤,平均住院率为25.6%,重症患者(ISS≥16分)数量占幸存伤员的7.76%、住院治疗患者的25.55%,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为23.14%.入院手术大部分为软组织相关手术(47.86%),其次为骨科(23.23%)、腹部(14.86%)、胸部(6.18%)相关手术.重伤患者治疗后死亡原因以严重头部创伤及多部位伤为主,按部位依次是头部(40.85%)、胸部(26.76%)、腹部(18.31%)、四肢(14.08%).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入院48 h以内,主要死因是严重头部创伤、胸腹部穿透伤与失血性休克;入院1周后的主要死因是烧伤、感染与多脏器衰竭.结论 由于恐怖爆炸伤员入院后主要死亡原因是头部、胸部的严重创伤,手术主要以软组织相关手术为主,建议在收治大批量恐怖爆炸伤员时选派颅脑外科、胸外科和重症医学专家对危重伤员进行重点救治,以普外科、骨科为主要收治科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口腔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色素性扁平苔藓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男,10岁,因口唇红斑,全身多发斑丘疹3个月余于2020年8月就诊。患儿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口唇出现暗红斑,无明显痒痛等不适症状,未予重视;后躯干出现紫灰色斑疹、斑丘疹,左手中指指甲变薄,出现纵裂,自行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未见好转遂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既往体健,按序接种疫苗,否认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双亲否认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口唇黏膜可见紫红色斑片,唇缘少量白色鳞屑(图1A);舌背部可见乳头瘤样增生,部分融合,上覆乳白色膜样物质,双侧颊黏膜未见白色网纹结构,口腔内未见龋齿及银汞充填物,全口牙龈未见肿胀和充血(图1B);躯干散在紫灰色丘疹、斑丘疹,表面可见少许鳞屑,不易刮除(图1C);左手中指甲板变薄,可见甲纵嵴,其余指(趾)甲未见异常(图1D)。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型)抗原抗体检测均未见异常;抗核抗体阳性(1∶10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甲真菌镜检阴性。皮肤镜示唇部紫红色背景下清晰的白色网状条纹及多发放射状血管及线状血管(图1E);舌背部暗紫红色背景,多发乳头瘤样增生,上覆乳白色伪膜状物质弥漫分布,部分融合呈玫瑰花状,边缘可见白色网状结构(图1F);躯干皮损为灰紫色背景下多发蓝灰色点,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图1G);左手中指甲板变薄,甲纵嵴(图1H)。背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基底细胞局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色素失禁明显(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无明显原发灶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无明显原发灶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2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1例无原发灶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NB分期采用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危险分度依据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COG)危险度分组标准,所有患儿在确诊NB并确定临床分期后,根据COG危险度分组并进行分层治疗。患儿在治疗完成后采取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4月21日。结果:11例临床诊断为NB,但颈部、纵隔、后腹膜、盆腔及颅内均未发现原发灶。中位发病年龄为18.5(11.8,27.3)个月。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4例),腹胀(2例),下肢疼痛(2例),乏力纳差(1例),皮肤黄染(1例),发现体表肿物(1例),眼眶青紫(1例)。转移情况为多发骨转移伴骨髓转移(7例),肝转移(3例),背部肌肉转移(1例)。11例均完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升高者占9例;9例完成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升高者占8例;7例完成24 h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检测,升高者占5例。根据INSS分期,Ⅳ期9例,Ⅳs期2例。3例未接受肿瘤相关治疗患儿均死亡,接受治疗的患儿中1例死亡,7例存活至今。总体5年累积生存率为62.3%,其中接受肿瘤相关治疗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为85.7%,中位生存时间为88个月。结论:无明显原发灶NB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主要依赖肿瘤转移灶或骨髓转移的病理学检测来确诊,经过规范化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利用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4腺病毒异位成骨移植修补骨缺损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的腺病毒并利用其骨骼肌内异位成骨特性,探索移植异位形成的自体骨进行骨缺损修补的体内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将BMP-4基因构建入AAV载体内,纯化出AAV-BMP-4。将AAV-BMP-4吸附于明胶海绵(Gelfoam)上并植入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饲养室饲养的SCID小鼠的股肌袋内,4周后进行AAV-BMP-4的活性测定。在小鼠背部皮下应用AAV-BMP-4,观察骨骼肌肉诱导异位成骨,待骨组织形成稳定后,取出这些骨组织移植入事先制备好的小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出纯化后浓度达5×10 12 vp/ml的AAV-BMP-4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植入小鼠的股肌袋内可成功诱导异位骨组织的形成,小鼠背部皮下植入AAV-BMP-4+Gelfoam复合体后4周出现了少量的新生骨组织,骨量达1 cm×2 cm×2 cm。X线和MicroCT的检查均证实了小鼠的背部皮下骨组织形成。经修剪移植入小鼠颅骨缺损模型处的骨组织在植入缺损处后,没有出现异常增生的现象,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外形的轻微改建,颅骨缺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 结论:体外构建的AAV-BMP-4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AAV-BMP-4+Gelfoam在骨骼肌肉中可有效诱导成骨,利用新生骨组织可以成功地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移植的骨组织植入颅骨缺损后未出现过度生长的现象,且与宿主骨结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双下肢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17年1月,收治1例双下肢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儿,采用显微削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F)修复右小腿创面,左侧显微削薄Flow-through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右侧显微削薄ALTPF和左侧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左小腿和足部创面。术后2年随访,双下肢皮瓣无明显臃肿,左足底皮瓣感觉恢复至S 3,行走、跑步无障碍,双侧大腿、腹部和背部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