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不同冷疗护理方案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不同冷疗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不同冷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不同冷疗护理干预均能够有效降低全膝关置换术患者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慢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止痛消肿及减少出血的功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冰水冷疗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行关节锻炼镇痛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冰水冷疗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行关节锻炼镇痛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关节置换手术及关节镜手术的40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2组进行关节锻炼后,对照组给予固体冰袋冷疗治疗;试验组行康玛士(Kindman)布冰袋冰水冷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PS)]、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8、24、48 h NRS评分依次降低(P<0.05),且不同时间比较具有交互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8、24、48 h的肿胀程度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关节活动度优良率更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3、5 d SF-1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玛士布冰袋冰水冷疗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行关节锻炼中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足踝损伤患者康复运动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足踝损伤患者康复运动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足踝外科住院的患者,22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128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采用“热敷-手法松解-冷敷”的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能训练自我管理为(26.21±4.12) min/w,其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址和体质量质数(BMI),耐力训练自我管理为(122.26±25.72) min/w,其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址、文化程度及BMI.结论: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运动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对疟疾并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全身麻醉下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1-3].术后躁动是全麻患者术后发生的程度不同的不自主运动,术后躁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很多并发症,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导致手术失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本文通过研究右美托咪定对疟疾并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全身麻醉下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疟疾并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病患者输血前护理干预与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临床上需要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血护理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选取本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2112例需要输注血液制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56例和研究组1056例,对研究组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和心理分析等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 两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5.82%(123/2112),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7.39%(78/105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26%(45/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两组患者间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输注血小板、红细胞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中洗涤红细胞输血风险明显低于悬浮红细胞(P<0.05);不同病种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1.24%).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成分输血(特别是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时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输血治疗也应考虑患者的病种等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U护士每班护理机械通气病人比例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每班护理机械通气病人例数/总护理例数的现状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措施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调查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个ICU的护士每班护理机械通气病人例数/总护理例数的现状,并监测护士VAP预防措施的临床依从性.[结果]ICU护士以低年资护士为主,每班护士护理机械通气病人例数/总护理例数以1/2多见,占51.24%;比值为2/2,1/3时,ICU护士VAP预防措施的临床依从性较好;不同比值情况下,ICU护士早期康复治疗、镇静效果、气囊压力监测、冷凝水倾倒和口腔护理临床实施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员排班安排上不仅要考虑护患比因素,还应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考虑机械通气病人例数/总护理例数比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短程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对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人际问题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短程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对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属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成年早期抑郁障碍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精神科临床路径下完成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干预,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时进行人际问题量表的测评.结果 人际问题结果分析: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人际问题总分及其在主导/控制(PA)、竞争/自我中心(BC)、冷漠/距离感(DE)、社会逃避(FG)、顺从/不自信(HI)、过度接纳(JK)、自我牺牲(LM)、侵入性/过度表达(NO)得分在时间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干预因素,观察组患者人际关系中的PA、BC、DE、FG、HI、JK、LM、NO问题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善;两组患者在分组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不同分组的患者人际问题及各维度得分有差异;组别效应和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 短程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对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人际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多发性毛发上皮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毛发上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上可分为单发性性和多发性两种[1].通常以多发性较为常见,一般具有明显家族倾向.常常好发于面部,尤其以鼻唇沟、上唇周围和眼睑等部位多见,可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变大[2].在国内外均已有报道[3-7],但仍属罕见.目前,在治疗上对于多发性毛发上皮瘤尚无满意的治疗方式.既往有报道采用CO2激光、冷冻、皮肤磨削、外用或口服药物等治疗[8-11],但治疗后复发率高,且对于大面积病变者往往疗效不佳.目前,对发生于面部的多发性毛发上皮瘤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鲜见报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多发毛发上皮瘤术后护理现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在正常皮肤软组织下植入皮下扩张器,通过增加扩张器内容量,使其表面皮肤软组织随之增殖和扩展,从而产生“额外”的皮肤,利用新增的皮肤软组织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12].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虽有其组织修复优势,但近年报道的术后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手术失败而达不到修复效果.其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后的护理密切相关,因此术后规范化的护理是保证其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头面部多发毛发上皮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及扩张皮瓣修复,术后在不同治疗阶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冰袋冷敷方案对分娩后会阴部疼痛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冰袋冷敷方案对分娩后会阴部疼痛的疗效差异,并分析自然分娩1h后使用镇痛药物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收的137例自然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n=42)、10min组(n=47)及20min组(n=48).其中对照组孕妇分娩后常规护理,10min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冰袋冷敷会阴部10min,20min组则冷敷20min.分别于术后即刻(T1)、术后10min(T2)、术后20min(T3)以及术后1h(T4)记录并对比三组孕妇会阴部皮肤温度以及当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三组孕妇术后1h后使用止疼药物的人数以及术后1d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最后分析导致孕妇自然分娩后1h使用止疼药物的危险因素.结果 T4时20min组VAS评分与10min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对照组会阴部温度高于其他两组,而10min组会阴部温度高于20m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in组止痛效果不满意人数均少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止疼药物人数多于其他两组,而10min组使用药物人数多于20m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冷敷及会阴侧切是自然分娩结束1h后使用镇痛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47,4.176,95%CI=1.746-6.375,0.954-8.473,P<0.05).结论 常规分娩后采取20min冰袋冷敷方案能有效缓解孕妇产后会阴部疼痛,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而未使用冷敷及会阴侧切为孕妇自然分娩后1h使用止疼药物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肢骨折患者早期使用冰袋冷敷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关于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冰袋冷敷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资料一致性,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2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为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冰袋冷敷方案进行干预,对2组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2组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本文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为(1.21±0.28)级,对照组为(2.58±1.06)级,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为(1.08±0.56)级,对照组为(2.49±1.14)级,P<0.05;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干预以后的疼痛消退时间和肿胀消退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四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之上通过冰袋冷敷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程度,并且对促进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消退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