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对活跃期停滞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对活跃期停滞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孕周为37~42周,年龄为22~35岁,在活跃期(新产程标准:宫口开大≥6 cm)充分试产,≥2 h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经阴道检查及超声检查诊断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共有216例孕妇符合上述标准纳入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双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单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硬膜外阻滞均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由高年资助产士或产科医师执行新产程标准,在超声引导下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并适时向上推动或旋转胎头等。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分娩相关指标、剖宫产术指征、麻醉相关指标及母儿并发症。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的比例、头盆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两组产妇的拉玛泽呼吸法、导乐分娩陪伴、经皮穴位电刺激、其他措施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40例)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59例)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124±44)、(86±33) min, P<0.01],镇痛30 min后[(4.4±0.5)、(0.9±0.5)分]、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5.7±0.6)、(1.3±0.4)分]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 P<0.01)。(4)分娩相关指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1.3%、49.1%)、分娩体验满意率(51.9%、98.1%)显著升高( P<0.01),剖宫产率(63.0%、45.4%)、阴道手术助产率(15.7%、5.6%)显著降低( P<0.05)。(5)剖宫产指征: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产程延长或停滞所致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38.0%、22.2%, P<0.05);而两组的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6)麻醉相关指标: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上管给药后阻滞平面多为胸7(T7)、T8、T9~腰2(L2)、L3水平,单管硬膜外阻滞组阻滞平面多为T10、T11~骶1(S1)、S2、S3水平,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7)母儿并发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率(18.5%、7.4%)、会阴侧切率(20.4%、5.6%)、新生儿窒息率(12.0%、3.7%)、转新生儿ICU率(13.9%、4.6%)均显著降低( P<0.05);两组产妇的软产道损伤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产伤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可增加活跃期停滞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并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放射性直肠损伤(RP)是盆腔放疗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当RP出现梗阻、穿孔、瘘、顽固性直肠出血等严重晚期并发症时,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放疗后腹盆腔可能广泛粘连,解剖层次消失,手术难度大,目前病变肠管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下)在慢性RP(CRP)中的应用仍缺乏经验借鉴。本研究初步探讨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C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3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因CRP晚期并发症行腹腔镜Parks手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盆腔放疗后出现CRP严重晚期并发症,包括:重度顽固性便血(血红蛋白<70 g/L)、重度顽固性肛门疼痛(疼痛数字评分>7分)、直肠狭窄、直肠穿孔和直肠瘘;(2)术前行结肠镜、盆腔MRI和(或)胸腹盆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排除标准:(1)术前或术中诊断肿瘤复发;(2)腹腔镜探查后仅行造口术;(3)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4)病历资料不完整。Parks手术步骤:(1)腹腔镜探查:排除肿瘤复发,明确放射性损伤肠管范围,于肉眼判断近端无明显水肿增厚、无放射性损伤改变的近端乙状结肠处做标记。(2)腹部操作:打开乙状结肠直肠右侧系膜,离断肠系膜下动、静脉,向内侧头侧拓展Toldt间隙,游离左半结肠外侧,打开胃结肠韧带,充分游离脾曲,从后方、两侧及前方分离直肠至最低点,转会阴部操作。(3)会阴部操作:于病变下缘1 cm全层切开直肠壁,充分分离直肠周围间隙至与腹腔相通,将直肠及乙状结肠经肛门拖出,于肉眼评估正常肠管处切断,移除病变肠管,行结肠肛管吻合。(4)行保护性造口。对入组病例总结手术、并发症以及症状缓解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 ± s或 M( P25, P75)表示。 结果:全组19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3(50,56)岁,18例患者原发肿瘤为宫颈癌。因放疗致直肠阴道瘘9例,顽固性肛门疼痛9例(其中合并直肠深溃疡7例),顽固性便血合并直肠深溃疡1例。18例完成Parks手术,中转开腹1例。中位手术时间215(131,270)min,中位出血量50(50,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2(11,20)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b级及以上者)3例,其中1例为直肠阴道膀胱尿道瘘导致盆腔感染、急性肾衰(Ⅳa级),是术后30 d内并发症;另有2例为造口脱垂并旁疝(Ⅲb)。7例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其中A级吻合口漏4例,吻合口狭窄3例。全组患者手术1年后CRP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5例实现造口回纳。结论:腹腔镜Parks术治疗CRP晚期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改善直肠症状;但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晩期及产时生育舞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晩期及产时生育舞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东莞市康华医院收治的初产妇400例,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参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初产妇孕晩期及产时给予生育舞蹈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分娩自我效能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分娩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重度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产伤率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对初产妇孕晩期及产时实施生育舞蹈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分娩疼痛程度,提升其分娩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由体位结合适宜保护会阴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结合适宜保护会阴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自然分娩产妇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方式,干预组在产程中给予产妇自由体位结合适宜保护会阴,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疼痛程度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对自然分娩产妇给予自由体位结合适宜保护会阴后,干预组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母婴结局显著优于常规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自由体位结合适宜保护会阴后,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最终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故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导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16例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导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平均53.7(45~69)岁,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病程平均15(6~35)年;因前尿道狭窄排尿困难接受尿道扩张或内切开治疗时间平均10(8~15)年。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阴茎头白斑或硬皮样变,尿道串珠样瘢痕,尿道内出血,有血性分泌物。5例合并阴囊部实质性肿块伴局部疼痛,平均直径4.5 (3~7) cm;11例合并会阴部肿块或脓肿,平均直径6.0(4~10)cm,其中9例有尿道皮肤瘘或破溃。阴囊、会阴肿块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2例,鳞状细胞癌4例。盆腔CT、MRI检查示,9例肿瘤侵犯尿道和阴茎海绵体,未见淋巴结肿大;5例肿瘤侵犯尿道和阴茎海绵体,伴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肿瘤累及阴茎海绵体、前列腺包膜外及膀胱颈部,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累及左侧睾丸。TNM分期:9例T 2~3N 0M 0期,5例T 2~3N 1M 0期,1例T 3N 2M 0期,1例T 4N 2M 1期。5例尿道癌合并阴囊部实质性肿瘤患者中,2例行保留阴茎的阴囊肿瘤和尿道肿瘤切除+尿道近端造口术;3例行阴茎部分切除+远端尿道肿瘤切除+尿道会阴造口术。11例尿道癌合并会阴部感染性肿块患者中,2例行肿瘤组织扩大切除+耻骨上膀胱造瘘术;8例会阴肿瘤感染合并尿道皮肤瘘,其中2例行尿道肿瘤、窦道及周围肿块切除+膀胱造瘘术,4例有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尿道肿瘤、窦道及周围肿块切除+一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膀胱造瘘术,2例合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阴茎、尿道全切+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膀胱造瘘术。1例会阴部感染性肿块伴尿道皮肤瘘及一侧淋巴结转移患者(T 2~3N 1M 0期),对手术顾虑大而放弃肿瘤切除。 结果:阴茎头和尿道病变组织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上皮角化,基底细胞空泡变性,真皮层淋巴细胞浸润等典型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表现。尿道和尿道周围肿瘤组织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2例,P53、Ki-67、GATA3表达阳性;鳞状细胞癌4例,Ki-67、P40、GATA3表达阳性。所有患者接受平均4.8(2~6)个疗程化疗(顺铂+吉西他滨)和局部放疗[照射剂量(50~70)Gy/5周]。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6(3~48)个月,尿道尿路上皮癌和尿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9(18~48)个月和18(3~24)个月。所有患者均死于肿瘤远处转移,6例肺转移,2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2例脑转移,3例肺和骨转移。结论: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可进展导致尿道狭窄和尿道癌,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肿块、反复感染和尿道瘘等,可行肿瘤切除和尿流改道治疗,尿道尿路上皮癌和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病理类型,术后可联合放化疗,但总体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12例诊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congenital rectovaginal fistulas,CRVF)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排便功能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行肛门成形术的12例CRVF女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足月出生,出生体重为(2 981±575)g。初次入院年龄为1 d至7岁;初次肛门成形术时中位年龄为205 d,范围在111~2 661 d。入院时有排便困难、腹胀4例,有排便前后会阴部疼痛1例。入院时经简单查体诊断CRVF 2例,诊断无肛前庭瘘7例,无肛会阴瘘2例,泄殖腔畸形1例。伴发泌尿生殖系统或脊柱畸形8例,双子宫/双阴道畸形5例。对患儿进行Rintala评分评估排便功能。结果:行常规三期手术3例,肛门成形术同期行肠造瘘3例,一期成形肛门6例。采用前矢状入路6例;后矢状入路(Pe?a术)5例,其中1例开腹辅助;腹会阴肛门成形术1例。术中发现直肠汇入阴道平面位于阴道上部2例,位于中下部10例。合并双阴道畸形的5例患儿中,汇入平面位于左侧阴道3例,阴道中隔2例。围手术期12例患儿除1例术后伤口感染、直肠回缩外,余11例均顺利恢复。7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0个月。出现继发性巨结肠1例,后行经腹经肛SOAVE术治愈;出现直肠黏膜脱垂1例,后行脱垂黏膜裁剪术治愈;直肠严重回缩并发膀胱阴道瘘、阴道狭窄1例,行2次经腹经肛成形肛门、阴道并修补瘘口,现仍有直肠狭窄。剔除未关瘘患儿2例,5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进行Rintala评分,结果显示排便功能良好2例,一般2例,不良1例。可控制排便4例,完全没有排便控制能力1例。有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和(或)污粪。结论:CRVF属于罕见畸形,容易误诊。该病伴发畸形比例极高。直肠多汇入阴道中下部和左侧重复阴道,手术时可重点关注。手术方式首选Pe?a术并行保护性肠造瘘,必要时经腹部入路辅助。术后大部分患儿可自主排便,但便秘和污粪问题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向质量反馈模式护理联合按摩干预对顺产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NRS评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双向质量反馈模式护理联合按摩干预对顺产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联合按摩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模式联合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以及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NR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泌乳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HAMA和HAMD评分在生产后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产妇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双向质量反馈护理联合按摩干预应用于顺产产妇,可显著改善产妇负面情绪,降低疼痛程度,促进产妇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二产程靶向镇痛对初产妇疼痛、分娩恐惧与产后抑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靶向镇痛对初产妇疼痛、分娩恐惧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10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初产妇均实施程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在第二产程时给予硬膜外靶向会阴神经与骶神经镇痛,对照组给予单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局部麻醉方法镇痛。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娩恐惧量表(childbirth attitudes questionnaire,CAQ)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以及母婴结局的差异。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 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前,两组产妇CA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EPDS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镇痛后,观察组在产妇胎儿娩出、会阴缝合以及产后2 h的VAS评分[(4.16±1.43)分,(2.76±1.55)分,(1.38±1.05)分]均低于对照组[(5.12±1.59)分,(3.74±1.31)分,(2.38±1.07)分]( t=3.175,3.424,4.729,均 P<0.05)。产后42 d,观察组CAQ评分总分[(31.12±2.85)分,(34.40±2.97)分]、对分娩时失去控制的恐惧维度[(6.82±1.30)分,(9.16±1.56)分]、对疼痛伤害的恐惧维度[(8.22±1.31)分,(9.32±1.27)分]、EPDS [(6.74±2.35)分,(9.20±2.11)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32.50(22.75,46.25)min,40.00(32.75,55.00)min]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率以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第二产程靶向镇痛有助于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分娩恐惧及产后抑郁情绪,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与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75(64~80)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例。尿失禁病史中位值3(1~9)年,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5~10)片。其中5例为中度尿失禁,7例为重度尿失禁。12例中6例行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为AdVance组), 6例行AUS植入术(为AUS组)。AdVance组年龄中位值72(64~73)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6(5~8)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5.0±5.4)分;5例为中度尿失禁,1例为重度尿失禁。AUS组年龄中位值78(76~80)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6~10)片,I-QOL评分(16.7±5.1)分,均为重度尿失禁。记录患者术后1、5年的每日尿垫使用量、I-QOL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7年,平均5.5年。AdVance组术后1年,1例重度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其余5例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1(1~2)片;AdVance组6例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2.5(1~10)片,I-QOL评分(75.0±28.1)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5)。AdVance组术后5年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2.5(1~10)片,I-QOL评分(78.3±29.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AUS组术后1年,患者均无需使用尿垫,I-QOL评分(91.6±7.5)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1); 2例于术后3年出现尿道侵蚀,取出人工尿道括约肌,尿失禁复发,恢复到术前状态,未再次手术;其余4例术后5年均不需要使用尿垫。AdVance组3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会阴部疼痛,与活动相关,均自行缓解;无伤口感染、尿道侵蚀等并发症发生。AUS组3例出现尿道侵蚀。 结论: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对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少;AUS植入术对于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疗效好,但该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术后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济源市中医院妇产科产妇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两组均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行传统接生法,观察组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产后24 h、48 h、出院时疼痛程度、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产后3个月性生活质量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会阴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当天、产后48 h、出院时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当天、产后48 h、出院时血清SP、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性欲望、性高潮、性兴奋、阴道润滑、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少,能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率,减轻产后疼痛应激反应,缓解产后疼痛程度,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提升产妇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