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例晚期肝癌行介入联合靶免转化治疗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估晚期肝细胞癌行介入联合靶向及免疫转化治疗后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自2021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例初始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中位年龄55(33~72)岁;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6例,B级4例;CNLC分期Ⅱb期4例,Ⅲa期6例;ECOGps评分均≤1分;6例合并肝硬化,4例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癌栓6例,无门静脉癌栓者4例;转化治疗前最大肿瘤直径13 cm,治疗前AFP>400 ng/mL者7例,AFP<400 ng/mL者3例;乙肝患者7例,丙肝2例,1例无肝炎;转化治疗方案:TACE+靶向+免疫方案治疗的有5例、HAIC+靶向+免疫方案5例,治疗过程中发生高血压4例、乏力2例、腹泻1例;中位转化时间为4月;转化治疗后术前的肿瘤最大直径为8.8 cm,转化治疗后术前的中位AFP水平17.2 ng/mL,术前影像学评估(mRECIST)CR 4例,PR 3例,SD 3例;术前PS评分均≤1分.转化后行手术切除:3例行肝部分切除,7例行半肝切除;经腹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例.中位手术时间2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40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8 d,术后中位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为7 d.术后病理结果pCR3例,pPR有7例,MVI分级M0有8例,M1有2例,术后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腹水1例,胆漏1例,余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例出现复发,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部分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行介入等局部治疗联合靶向及免疫转化治疗后序贯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应答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应答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0例,治疗8个月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是否应答分为应答组35例和非应答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评估两组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应答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38.2±23.6)g/L,高于非应答组的(122.5±21.2)g/L(P<0.05);治疗后应答组甲胎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72.3±21.5)ng/mL、(12.3±2.1)μmol/L,低于非应答组的(468.9±71.2)ng/mL、(21.2±4.1)μmol/L(P<0.05).应答组的甲胎蛋白早期应答率、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4%(32/35)、82.9%(29/35)、37.1%(13/35),非应答组分别为28.0%(7/25)、60.0%(15/25)、12.0%(3/25)(P<0.05).截止到2021年3月,应答组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非应答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6个月,应答组的总生存期为13个月,非应答组的总生存期为11个月,死亡20例,其中应答组8例,非应答组12例;应答组的生存情况优于非应答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早期应答是影响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11,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显著,甲胎蛋白的早期反应对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仑伐替尼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效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仑伐替尼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无效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介入放射科收治的不可切除且对TACE无效(间隔4~6周、两次TACE后仍呈肿瘤进展)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35~76(54±10)岁。所有患者均口服仑伐替尼(体质量≥60 kg者12 mg/d;体质量<60 kg者8 mg/d)后6~8周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此后每8周评估一次。结果: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者35例,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5.7%),稳定5例(14.3%),疾病控制率20.0%(7/35),总生存期11.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5.3个月。24例(66.7%)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蛋白尿、腹胀等,因不能耐受停用者1例(2.8%)、减量者5例(13.9%)。结论:仑伐替尼对部分不可切除且对TACE无效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效,能延长总生存期,虽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较轻且为可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大部分HCC患者在初诊时发现即为晚期,难以采用根治性手术进行切除。因此,临床上常采用介入治疗、肝动脉血管栓塞术、全身系统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但中位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期不尽人意,效果不甚理想,且晚期HCC患者缺乏统一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伴随着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以其毒副作用小、自身特异性高的特点,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联合应用,在晚期HCC患者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对近几年联合免疫治疗在晚期HCC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HCC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靶向及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肝癌的治疗东西方指南间存在明显差异,晚期肝癌的治疗依然是个重大挑战。随着肝癌药物治疗的进展,靶向和免疫治疗逐渐从临床试验走向临床实践,我们已经进入了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时代,为进一步推动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提供了基础。肝细胞癌术后有着极高的复发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用于减少术后复发,随着临床试验的推进,结合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选择性的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新辅助治疗,目前最亟待统一的是标准问题,肝门淋巴结转移是值得关注的临床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肝细胞癌进行精准化和个体化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疗效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部分患者从中获益。现阶段ICIs治疗肝细胞癌仍然存在客观缓解率有限、治疗费用较高、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频发、肿瘤超进展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寻找能够预测ICIs治疗效果的指标,可优化患者选择、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效益,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损失。本文从生化与细胞学指标、肿瘤相关标志物、影像学指标、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中>90%病人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其中66%的病人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中晚期肝癌的防治及转化治疗尤为重要。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以其为核心的转化治疗展现出较好的肿瘤反应率及手术转化率。笔者深入分析国内外HAIC相关研究进展,系统阐述其发展历史及以HAIC为核心的转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十年磨一剑:肝细胞癌诊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晚期预后欠佳。近十年来,HCC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进展涵盖了外科手术、消融、经血管介入、外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等方面,其中尤以靶向和免疫检查点药物等系统治疗方面的进展尤为突出,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此外,针对肝癌患者的管理,尤其是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提升了肝癌的早诊率和改善了总体治疗效果。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现有治疗手段的发展情况,在未来,精准识别高危HCC人群,提高HCC早诊率,制定个性化的HCC治疗策略,将是降低HCC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推荐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HBV-DC)是肝硬化中晚期阶段,HBV-DC病例5年生存率不容乐观,此类病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较高。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意见认为:对HBV-DC病例,应长期抗病毒治疗,并推荐了3种首选药物,即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目前针对HBV-DC病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有限,尤其是有关3种推荐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以及对HCC发生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更少见。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推荐的3种抗病毒药物治疗HBV-DC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HBV-DC病例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第4、死亡率第2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生存期短,预后极差。组织病理活检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组织病理活检不仅是有创性检查,而且获得的组织样本较少,不能反映肿瘤的异质性,也难以动态监测肿瘤的进展情况或治疗疗效。因此,寻找新的非侵入性策略以早期发现HCC并监测HCC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循环肿瘤DNA是无创的液体活检方法,取样简单且能动态监测肿瘤基因组学变化,在HC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