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选取同济大学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前期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人数占比93.7%(296/3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占比81.4%(127/156),满意占比17.3%(27/156)。用人单位对评价条目满意程度与需求程度比较,在职业素养维度的"具有责任心且工作投入度高"[(4.86±0.53)分比(4.81±0.46)分, P=0.038]和"心理素质良好"[(4.81±0.55)分比(4.69±0.64)分, P=0.021]2个条目、理论知识维度的"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条目 [(4.76±0.60)分比(4.73±0.51)分, P=0.034]、工作能力维度的"具备科研创新能力"[(4.72±0.66)分比(4.68±0.58)分 , P=0.043]条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满意程度评分。 结论: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医学院应当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关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就业分析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使用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其就业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对人才培养的启示。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所分析的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就业地域及专业分布。结果:在2009至2021年间,该校共有2 281名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其中,毕业当年就业者2 188人,占比96.0%。在医疗机构就业者所占比例平均为90.8%(2 034/2 241),但呈下降趋势。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在北京就业者最多,占比78.7%(1 723/2 188)。在专业选择方面,以学习外科专业者最多,占比33.0%(753/2 281);其次为内科学,占比24.4%(557/2 281);选择儿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者极少。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好,但也需要关注就业呈现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二级学科的选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为学科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和激励毕业生为急需紧缺专业和边远地区卫生服务作出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模式招生笔试的设计与实施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4+4"模式招生笔试对考查多学科背景本科毕业生医学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12月,以2020年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进入复试并参加笔试的58名考生的专业背景、本科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GPA)、笔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为资料,对此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2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参加笔试的学生均来自国内"双一流"院校和全球高水平大学,本科为理学、工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专业,学生的笔试成绩与GPA之间不相关( r=0.052, P=0.701);拟录取的35名学生与未录取的23名学生的笔试成绩分别为67.0(62.0,71.0)分和58.5(52.5,65.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709, P<0.01)。 结论:参加笔试的学生本科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笔试对甄别学生医学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具有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与追踪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初步拟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对18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2轮咨询完成指标的确定。应用模糊层级分析法,根据专家对指标间的重要程度评分情况进行指标权重值计算,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0.88,可靠性较强;变异系数小于0.25,专家重要性评价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246, P<0.001,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高且专家意见一致性结果较为可信。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能够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追踪调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胜任力评价量表的构建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了满足医疗系统对人才的需求,医学生胜任力的培养成为医学教育的新方向。本研究探索运用胜任力量表评价医学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以中国医学生的职业素养(attitude)、专业技能(skill)、专业知识(knowledge)为评价方向,将能力发展划分为描述(state)、解释(explain)、应用(apply)、传播(transfer)四个评价层次,探索提出"A.S.K.-SEAT"中国临床医学生胜任力概念并形成评价量表。对2018届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评价问卷信度、效度,分析调查对象各项胜任力发展现状。结果:共回收155份有效问卷,15人参与行为事件访谈,问卷信度、效度较好,确立21项A.S.K.胜任力指标(包括基本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2项)及SEAT等级描述文本。结论:A.S.K.-SEAT胜任力量表能够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胜任力现状评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科研能力培训成效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科研情况以及对在校教学的反馈,为提高八年制毕业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4级至2011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13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目前科研成就和其对在校教学的反馈等。结果:共有26.0%(98/377)的毕业生获得了课题资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中有67.6%(75/111)毕业生拥有1篇及以上的SCI论文;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毕业生中这个比例上升至76.7%(204/266)。76.0%(314/413)毕业生表示仍然应该进一步加强在校期间的科研能力培养。结论:目前八年制医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科研实力,但毕业生对院校科研能力培养仍有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师制和研讨会联合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纳入2016至2018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155名,均为医学大学本科毕业生。其在神经内科规培时间均为3个月。每位规培医师入科后分配给各自导师,采取一对一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首先进行理论教学,随后进行临床观摩,最后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并且每2周分组进行1次典型病例研讨会。经过联合教学,住院医师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为(96.78±10.14)分,平均操作考试成绩也显著增高(98.36±11.38)分。Mini-CEX量表考核优秀人数百分比高达88%。导师制和研讨会联合教学不但能进一步巩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缜密的临床思维,为培养优秀神经内科临床专科医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和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临床和科研能力,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届~2016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97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对院校教育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在临床能力方面,自我评价医患沟通[(3.97±0.67)分]、操作能力[(3.96±0.63)分]、自我学习能力[(3.96±0.63)分]的评分排在前三位;同行评价专业知识[(4.48±0.66)分]、操作能力[(4.44±0.70)分]、自我学习能力[(4.43±0.75)分]的评分排在前三位。76.5%(114/149)的同行对毕业生科研能力总体评价为较好或很好,70.1%(138/197)的毕业生认为院校教育在科研创新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临床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实力。毕业生对于院校在其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有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能力成长档案袋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回溯性构建医学生能力成长档案袋,应用其分析影响自我评价能力的因素,从而探究高效建构成长档案袋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资料收集和在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采集调查对象从入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共八年的成长数据,构建成长档案袋。利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变量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并有效建立成长档案袋数据126份。采集数据指标共208个,其中问卷调查数据指标79个(含能力自评36个),问卷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84。识别了与能力自我评价相关的因素。 结论:本研究为实施成长档案袋评价提供了切入点,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能力发展。优化数据指标体系、建设网络平台、激发参与者参与动机、突出反思和反馈要素,将有助于提高成长档案袋构建效率和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科学与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等4方面的基本要求。针对教育改革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湖北医药学院自身实践特点,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体系指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