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了解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方法:本横断面研究使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形式,对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轮转的儿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描述CTDI-CV得分,采用SPSS 23.0软件用 t检验、 F检验、趋势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批判性思维倾向分布情况。 结果:共收集到130份有效问卷。儿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CTDI-CV总体平均为(235.76±30.73)分,男性得分为(224.40±28.50)分,低于女性的(242.86±30.08)分( P=0.001);“5+3”一体化学生[(244.18±30.33)分]较统招硕士[(232.02±30.32)分]得分高( P=0.037);研究生三年级学生[(254.77±18.97)分]比二年级[(229.21±27.19)分]和一年级[(219.79±37.41)分]得分高,且随年级增加而增加( H=30.34, P<0.000 1)。全部学生寻找真相子维度的平均分为(39.52±6.86)分,是所有子维度中最高的;最低的是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得分为(28.65±7.23)分。女性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27、0.025、0.031、0.016、0.005、0.013);求知欲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3)。 结论:大多数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呈现多元化或不太倾向于批判性思维。他们愿意寻找真相,但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较低。其中,女性、“5+3”一体化和高年级研究生相对更倾向于批判性思维。这些发现突显了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为制定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方法,以2019至2021年某医学院校参与教育行政部门抽检的126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资料,对专家评审意见、等级评分等内容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评价结果。结果:126篇学位论文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86篇,优秀率为3.5%(3/86),优良率为80.2%(69/86),不合格率为7.0%(6/86);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40篇,优秀率为2.5%(1/40),优良率为90.0%(36/40),不合格率为5.0%(2/40)。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优良率较高,但优秀率较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当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强科研训练,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以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省级教学医院临床医学专硕科研现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在"双轨合一"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下,科研水平处于中等的省级教学医院,临床专硕目前面临的科研现状。方法:通过对一所省级教学医院所有在读的3个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对科研相关的认知、现状、自我评价进行全方位调查,并分别对专硕和学硕的科研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学硕参与科研课题的比率要高于专硕,专硕研究生即使到三年级参与科研课题的比例仍然不高。而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学硕与专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硕对科研知识的掌握状况要高于专硕。虽然学硕受到导师的科研指导相对较多,但是专硕与导师的沟通增加,并且调查显示专硕对导师、院校研究生政策和科研政策的满意度均要高于学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研究生的自我科研压力调查发现,学硕和专硕的科研压力程度都超过了50%。结论:学硕由于专业特点及受到导师的科研指导更多,其对科研知识的掌握状况明显优于专硕。但是近年来基于科研课题管理的专硕培养模式改革,已经使得专硕生与导师交流更多,对导师、院校的满意度显著增加。另外,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压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况及其与师徒功能、职业胜任力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及其相关的师徒功能、职业胜任力等因素,为优化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对北京大学医学部9所临床医学院2016、2017、2018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共217名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专业认同初测问卷、师徒功能量表及职业胜任力调查4个方面。采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专业认同感现况及与职业胜任力和师徒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临床医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和4个因子得分均较高,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级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及行为性、适切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师徒功能总分与专业认同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01)。 结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均较佳,且与职业胜任力、师徒功能密切相关;高年级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更佳。建议除了围绕职业胜任力进行培养外,同时进一步对临床医学硕士的导师培养问题及学术学位硕士就业政策进行优化也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后疫情时代对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为改进和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28名2017级至2019级内科在培的住院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基本信息、内科住培医师面对疫情的抗疫态度和行动、疫情对内科住培医师执业规划及轮转计划的影响进行现况调查。数据通过"问卷网"问卷平台导出,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使用Origin软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本院在培的住培医师("本院住培医师")、社会化培训的住培医师("社会化住培医师")、外单位委托培养的住培医师("委培住培医师")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医师("并轨专硕")愿意奔赴湖北支援的比例分别占100%(30人)、86%(6人)、84%(80人)和77%(72人)。99%~100%的内科住培医师都愿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对人民群众的宣教。80%(24人)的本院住培医师参加了所在培训医院或当地的抗疫活动,而委培住培医师、社会化住培医师和并轨专硕则分别为46%(44人)、14%(1人)和12%(11人)。97%(29人)的本院住培医师、89%(85人)的委培住培医师、86%(6人)的社会化住培医师及82%(76人)的并轨专硕表示以后仍愿意从事临床工作。内科住培医师认为应该加强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中医药学及急危重症学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8%(221人)、98%(221人)、90%(203人)、70%(158人)和60%(135人)。结论:各个身份内科住培医师都有非常强的抗疫意识和积极的抗疫行动,今后的内科住培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中医药学及急危重症学科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指标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区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学3个专业(简称3个专业)来探究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指标。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设计问卷,2022年2至4月邀请全国多地6所高校、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7位专家参加德尔菲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描述结果和构建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87和0.463,经Kendall协调系数 W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01)。本研究构建的导师遴选指标分为3个层面,准入指标包括师德师风良好、符合年龄要求、研究生学历等8个指标;择优遴选指标包括临床能力、研究生指导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3方面的7个指标;代表性成果指标包括论文、专利、技术标准等6个指标,并根据专家对代表性成果的重要性排序得出其在3个专业下导师遴选的权重系数。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导师遴选指标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体现导师临床、教学、科研综合能力选拔要求,反映了不同专业下导师代表性成果指标的差异,为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类别规范化培训医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规范化培训医师(简称规培医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4月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某大学17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全体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类别和培训专业的规培医师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3 531份,规培医师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绪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评分依次为(10.24±6.82)分、(5.60±4.84)分、(13.36±8.12)分,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53.2%(1 878/3 531)。以住院医师为参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倦怠风险较高( OR=1.40,95% CI:1.14~1.71);工作量越大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越高( OR=1.26,95% CI:1.19~1.34);受疫情影响程度越大越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OR=1.24,95% CI:1.14~1.3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类别规培医师职业倦怠存在差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全科、妇产科等规培医师职业倦怠风险较高。培训管理部门应提高关注度,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多种途径减缓规培医师职业倦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培养、实践培养、科研培养、导师培养、管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对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1 585名临床专硕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统一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在导师培养方面满意度最高,均值超过4分;在课程培养、管理服务方面总体为满意,但在实践培养、科研培养两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其中补助津贴、科研工作的参与度、科研工作的强度均为不满意。结论: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提高补助津贴待遇,提升学校管理服务能力;开拓科研培养平台,提升科研工作参与度;协同制订培养标准,适度提升科研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下文简称儿科学专硕)的科研能力现状,提出培养建议。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56名儿科学专硕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0%(14/56)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4.3%(36/56)的研究生文献阅读量每月不超过4篇,92.9%(52/56)的研究生认为需要开展科研培训课程,82.1%(48/56)的研究生认为临床工作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影响。结论:儿科学专硕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优化科研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培养科研和临床全面发展的儿科医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虚拟病人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虚拟病人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为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某高校2019年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中97名考生(西医类)临床思维得分与初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应届和往届考生临床思维成绩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和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考生的临床思维得分与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09和-0.05( P >0.05);同时,应届和往届考生临床思维成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临床思维得分与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考虑与3种考核形式的考核目的差异性较大有关。这为其他医学院校优化复试考核内容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