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治疗宜益气养阴通络,益气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养阴用生地黄、熟地黄、铁皮石斛、黄精等补络脉之不足,行络脉之气血.气阴亏虚于内,水不涵木,则易生风动风,此为内风;本虚于内,易受外邪侵扰,此为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临床常用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平熄内风;穿山甲、乌梢蛇、海风藤、牛蒡子等散外风.祛痰通络用半夏、瓜蒌、白芥子以消肾络之痰浊.散结通络常用醋鳖甲、醋莪术等通络消积.络病日久,瘀血阻滞络脉,凝聚成形,络熄成积,痼结难解,此时单用草木之品难以奏效,常配伍虫类药以搜剔化瘀通络,常在丹参、川芎的基础上配伍地龙、全蝎、水蛭等虫类药.益气养阴药配伍祛风通络药、祛痰通络药、散结通络药以及化瘀通络药,有益气养阴、通畅肾络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指纹图谱表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化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表征.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进行FTIR、SDS-PAGE分析.结果 最佳条件为料液比 1∶43.15,乙醇体积分数 46.35%,提取温度 37.53℃,提取时间 250 min,提取率为 0.407 2%.醇溶蛋白质在 4 000~400 cm-1 波数范围内有 10 个吸收峰,并且其种类丰富,分子量在 11.19~158.10 kDa范围内,其中 26.48、19.67 kDa为指纹图谱主峰.结论 本实验可为乌梢蛇开发利用及分析鉴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狗脊-乌梢蛇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狗脊-乌梢蛇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 使用SymMap和ETCM数据库筛选狗脊-乌梢蛇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预测药物靶点,在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通过venny获得重合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的网络.运用STRING作蛋白互作分析,Cytoscape筛选关键靶点.运用DAVID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Pymol可视化部分结果.结果 共筛选出药对11个主要活性成分,12个关键靶点,105条信号通路.柚皮素、山柰酚、亚油酸等是主要的活性成分,MAPK3、MAPK1、IL2、IL6、AKT1 等是治疗疾病的关键靶点.涉及 PI3K-Akt、TNF、JAK-STAT 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药物主要活性分子和关键靶点能自然结合.结论 狗脊-乌梢蛇药对可能通过多个生物过程以及多个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等过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药用蛇及其水提物的DNA微型条形码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建立药用蛇及其水提物的DNA微型条形码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比对药用蛇及常见11种混伪品的16S rRNA序列,建立约220 bp的蛇类DNA微型条形码,并与16S rRNA标准条形码比较,对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进行测序鉴定.采用MEGA-X软件分析遗传距离并以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DNA微型条形码引物对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的扩增率为100%,鉴定率为100%.药用蛇及其混伪品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均小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且各物种在NJ系统发育树中具有良好的单系性,并与16S rRNA标准条形码原料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蛇类DNA微型条形码可有效实现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等制品的物种鉴别,为保障蛇类原料、临床汤剂及配方颗粒等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黑线乌梢蛇产卵及孵化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4/1/20
黑线乌梢蛇(Zaocys nigromarginata)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乌梢蛇属,国内己知分布于西藏藏东南、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国外分布于印度、布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和越南(赵尔宓2006,Vogel et al.2013).赵尔宓等(1998)记载曾于6月中旬采集的数条雌性黑线乌梢蛇中有一产卵22枚,卵径(42.5~56.2)mm×(17~21)mm.2019年6月23日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26°50′32″N,99°54′22″E,海拔1 829 m)采集到1雌性怀卵黑线乌梢蛇(采集号:HSR19175),次日上午8时许,发现其产下9枚卵(图1a).将该蛇及卵带回实验室饲养和孵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DNA条形码的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混伪品等32种的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鉴别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 种蛇类.方法:收集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对样品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电泳后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Aligner 11.0.1 软件对峰图质量进行比对、拼接,利用MEGA 11.0 软件对各物种碱基进行分析,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NJ系统聚类树显示,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种均独立聚为一支,眼镜蛇科与蝰科聚为一支,并与游蛇科并列聚类.游蛇科黄环林蛇、颈棱蛇与眼镜蛇科聚为一支,游蛇科赤链华游蛇、环纹华游蛇、草腹链蛇与蝰科聚为一支,锦蛇属玉斑锦蛇、黑眉锦蛇、百花锦蛇未聚为一支.结论:利用DNA条形码COⅠ基因能够准确鉴定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种蛇类,赤链华游蛇、环纹华游蛇、草腹链蛇、黄环林蛇、颈棱蛇、玉斑锦蛇、百花锦蛇、黑眉锦蛇、宽吻水蛇、铅色水蛇、中国沼蛇、渔游蛇的种属归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辽宁省爬行动物名录及地理区划更新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基于此前辽宁省爬行动物调查资料和分类学研究,结合近年来野外调查进展,对辽宁省爬行动物名录和区系进行修订,并报道辽宁省蛇类新记录二种——乌梢蛇(Ptyas dhumnades)和黑头剑蛇(Sibynophis chinensis).根据从辽宁省凌源市野外获得的影像资料进一步确认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在辽宁省的分布.另依据采集自葫芦岛市的1号王锦蛇(E.carinata)标本对该种在辽宁省的分布予以补充描述.截至2023年5月,辽宁省记录爬行动物2目11科21属37种,其中,龟鳖目3科4属5种,有鳞目蜥蜴亚目3科5属10种,蛇亚目5科12属22种.爬行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此外,有15个物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第三卷爬行动物》评估为受威胁物种.根据辽宁省爬行动物最新分布信息,将辽宁省划分为6个动物地理省,分别为辽东山地丘陵省、辽东半岛山地丘陵省、辽河平原省、努鲁儿虎山北麓丘陵台地及西辽河沙地省、辽西山地丘陵省和冀辽山地省,其中,冀辽山地省为本研究中新增动物地理省.扩大原辽东半岛丘陵省涵盖范围,并将其名称修订为"辽东半岛山地丘陵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李传芬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李传芬教授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情志不畅密切相关.柴胡桂枝汤既作用于肌肤腠理,调和营卫,祛邪扶正,又作用于半表半里,和解少阳之枢机,畅达情志,并且气血同调,痰饮兼治,契合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体虚受风""枢机不利"病机.气虚者,加黄芪、白术益气固表;阴血亏虚者,重用芍药,加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鸡血藤等滋阴养血;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补骨脂、蛇床子等;兼风寒者,去黄芩,加麻黄、桂枝、防风,或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菊花、连翘、牛蒡子;兼风湿者,加薏苡仁、地肤子、白鲜皮祛风除湿;风邪入络、瘙痒剧烈者,加全蝎、乌梢蛇熄风通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中风2号对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风2号对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2例,治疗组9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风2号(姜半夏10 g,胆南星6 g,石菖蒲10 g,红景天10 g,红花10 g,地龙10 g,乌梢蛇10 g)治疗,每天3次.分别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观察中风的复发率,在观察结束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血脂四项等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27.4%,治疗组复发率为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证候疗效为78.43%,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3.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四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2号能降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复发率,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Barthel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四维整合理论病机学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增生性炎性皮肤病,病情反复难治,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根据其临床证候特点,认为银屑病的病机与“毒”“瘀”“风”“湿”存在复杂的关系,四者往往混杂于银屑病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可单独致病,亦能互相夹杂,故将其整合,称之为四维整合理论.蜈蚣败毒饮(蜈蚣、紫草、鬼箭羽、土茯苓、乌梢蛇、甘草)是根据银屑病的发病特点创制的一首中药复方制剂,方虽六味,却契合攻毒、散瘀、祛风、除湿的治疗思路,今综合论述,以探究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的病机学本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