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利用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贴压与艾司唑仑相比,对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0.06,95% CI:-0.96~0.84, P=0.90);耳穴贴压在降低PSQI得分方面优于安神补心胶囊( WMD=-5.16,95% CI:-7.37~-2.95, P<0.000 01);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19,95% CI:1.08~1.31, P=0.000 4);耳穴贴压联合口服加味黄连阿胶汤在降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得分方面优于仅口服加味黄连阿胶汤( WMD=-2.60,95% CI:-4.42~-0.78, P=0.005);耳穴贴压联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与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相比,可有效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 WMD=-4.07,95% CI:-6.36~-1.78, P=0.000 5)。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得分方面,耳穴贴压与艾司唑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0.16,95% CI:-1.26~0.94, P=0.78)。 结论:耳穴贴压在提高总有效率,降低PSQI得分、AIS得分和改良Kupperman评分等方面具有优势。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需更多远期随访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陆鸿元运用五苓散加减辨治汗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陆鸿元教授认为,汗证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证;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调肝扶脾辨治紫癜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紫癜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气血失和、血溢脉外,临床从肝脾论治,以调肝扶脾为基本治法,针对不同类型紫癜,分别辅以益肾、祛风、消瘀,予柴胡桂枝汤类经方随症加减,可发挥经方精简效验优势,提升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ICU 4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疗队2021年1月7日至3月4日在河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48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史以及住院期间首诊和复诊的全部中药处方。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建立数据库,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8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4±13.7)岁;病情普遍偏重,其中普通型17例、重型25例、危重型6例;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共纳入有效处方146张,涉及方剂59首、中药115味。对146张处方进行使用频次(使用率)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常用方剂为清肺排毒汤(30次,20.55%)、宣白承气汤(10次,6.85%)、达原饮(10次,6.85%);常见中药为甘草(80次,54.79%)、茯苓(76次,52.05%)、石膏(70次,47.95%)、苦杏仁(70次,47.95%)、麻黄(57次,39.04%)、黄芩(56次,38.36%)、陈皮(53次,36.30%)、广藿香(50次,34.25%)、白术(50次,34.25%)、柴胡(43次,29.45%)。中药功效以清热解毒(129次)、清热泻火(129次)、利水渗湿(110次)为主;药性以温(509次)、平(287次)、寒(235次)为主;药味以辛(765次)、甘(654次)、苦(626次)为主;归经以肺(1 096次)、脾(785次)、胃(687次)为主。关联分析显示,共17对药物组合,其中支持度排在前3位的药对分别为苦杏仁-石膏(0.43)、麻黄-苦杏仁(0.38)、陈皮-茯苓(0.36)、麻黄-石膏(0.36)。聚类分析显示,共有3个聚类药物组合,分别为麻黄、苦杏仁、石膏,广藿香、茯苓、陈皮、白术,以及黄芩、炙甘草、枳实、泽泻、柴胡、生姜、桂枝;核心药物由茯苓、柴胡、陈皮、白术、广藿香、苦杏仁、黄芩、石膏、麻黄、甘草组成。结论:中老年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正虚毒损,病机演变迅捷,湿浊毒邪多闭肺困脾、枢机不利,甚者内陷营血、阴竭阳脱;治以化浊解毒为要、补气养阴为则,使邪去而正气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覆载万安方》的《伤寒论》柴胡剂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覆载万安方》为日本镰仓时代中医代表性医籍,作者梶原性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纳入大量中国唐宋医籍,成为日本继《医心方》后具代表性的汉方医学全书.通过文本检索发现《覆载万安方》中含有柴胡的方剂共96首,其中纳入4首《伤寒论》柴胡剂,分别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及柴胡加芒硝汤.通过梳理《覆载万安方》中柴胡剂相关文献,并结合《伤寒论》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发现梶原性全运用柴胡剂重视方证相对,灵活加减化裁,重视煎服法且关注到剂量的问题.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伤寒论》在日本镰仓时代流传并不广泛,梶原性全没有亲阅《伤寒论》,最后分析《覆载万安方》中引自各医籍的《伤寒论》柴胡剂内容,探讨《覆载万安方》对当今柴胡剂及《伤寒论》研究的文献学意义及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耿建国教授运用上下辨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妇人独具"经、带、胎、产"的生理特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特有疾病.耿建国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即是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以上下来确定病机的寒热虚实,即临床最常见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以脏腑来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所,即临床最常见心肾不交、肝胃不和、胃热脾寒、脾肾阳虚等.在此辨证基础上再辅以针对性用药,疗效确切.本文选取痛经、妊娠呕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多发结节、宫颈癌淋巴水肿等既往验案五例以分析其辨证施治的特色经验.其中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真武汤以上清肝火、下暖胞宫来治疗痛经伴耳鸣急躁;用半夏泻心汤调脾胃以恢复上下气机升降来治疗妊娠呕血;用柴胡疏肝散合二仙汤以上平肝阳、下滋肾水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用小柴胡汤合消瘰丸以上下同调来治疗子宫肌瘤及周身多发结节;用理中丸合桂枝茯苓丸以温上清下来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伴心前区不适.临床秉持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思路,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且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的经验,为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和整理《张磊临证心得集》《张磊医学全书》《国医大师张磊医学文库》及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国医大师张磊名医工作室运用《伤寒论》柴胡类方的医案,采用WPS Excel 2023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录入信息进行中医疾病、柴胡类方合方、加味药物等多角度分析.结果 纳入医案381个,病例500例,涉及脾胃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及肝胆系病证等多种疾病.柴胡类方常搭配的处方有桂枝汤、金铃子散和越鞠丸等,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脾、胃、肺、肝、胆经.加味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首,加味药物频次排名前5位的有薏苡仁、连翘、金银花、川芎、延胡索,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18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张磊国医大师将柴胡类方主用于少阳病,根据少阳病易邪结胁下、易相火不足、易气血瘀滞、易气郁化火、易累及太阴、易生痰生饮和易并发太阳阳明的特点,辨证加减用药,常配合使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金铃子散、越鞠丸和橘皮竹茹汤等,常配合使用的药物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川芎、延胡索、郁金、陈皮、川楝子和白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风后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风后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中风后RL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普拉克索,联合组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普拉克索.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国际RLS严重程度量表(IR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统计治愈时间、1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RIS、PSQI、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愈时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风后RL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下调炎症因子,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杨志敏基于营卫输布离合辨治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营卫不和是失眠的核心病机,营卫的正常输布离合是实现营卫交合的重要条件,如营卫之输布离合异常,可导致营卫不和,发为失眠.营卫之输异常所致之失眠,可用桂枝汤类方健运中焦、益卫养营;营卫之布异常所致之失眠缘于邪气外客者可用麻黄汤类方解表祛邪,缘于三焦不利者可用小柴胡汤类方疏利三焦;营卫之离异常所致之失眠缘于里热炽盛者可采用苦寒之大黄类方清泻里热,缘于里热兼表者可采用辛寒之石膏类方解肌清热,缘于里热兼燥者可采用咸寒之芒硝类方清热润燥散结,缘于里热兼水、兼虚、兼表者可采用酸寒之品清热而除水、补虚、解表,缘于营阴耗散者宜用麦冬类方、百合类方清热养营;营卫之合异常所致之失眠缘于水饮为主者可用茯苓、桂枝配伍以温阳化饮,缘于瘀血为主者可用桃红四物汤类方以活血化瘀,缘于水血共病者可用茯苓、白芍配伍以水血同治.以营卫输布离合为切入点辨治营卫不和之失眠,能紧扣失眠的核心病机,执简驭繁,可为临证辨治失眠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