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酰紫草素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乙酰紫草素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按照处理因素不同,将实验对象分为时间处理组[以25 μmol/L(近IC 50值)乙酰紫草素分别处理细胞0,3,6,12,24 h)]及浓度处理组(以0、10、20、30、40、50 μmol/L乙酰紫草素处理细胞24 h),细胞增殖与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乙酰紫草素对处理不同时间人喉癌HEP-2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酰紫草素处理后Hep-2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不同浓度(10~50 μmol/L)乙酰紫草素能够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26.83±2.47) μmol/L;IC 50浓度乙酰紫草素处理Hep-2细胞3、6、12及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25±1.74)%,(28.75±2.36)%,(36.51±3.78)%及(43.78±3.69)%,各处理组与对照组(0 h)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43.58, P<0.05);乙酰紫草素能够通过上调Bax,Cyt-c,Caspase-3表达( F=12.67、23.47、9.52, P值均<0.05),下调Bcl-2,Caspase-9表达( F=22.29、15.62, P<0.05)来诱导喉癌Hep-2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乙酰紫草素能够降低Wnt1,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 F=32.67、19.57、13.88、28.14, P值均<0.05)从而有效抑制喉癌Hep-2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结论:乙酰紫草素能够有效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并能够有效诱导Hep-2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紫草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预测分析紫草的质量标志物,为构建和完善紫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搜索CNKI、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等数据库的文献资料,对紫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归纳,并从植物亲缘学与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传统药性药效、配伍规律、临床新用途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紫草中主要含有萘醌类、多糖类、单萜苯酚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具有抗炎、抗肿瘤、保肝护肝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并发现紫草传统功效及临床新用途相关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类及苯丙素类成分,并初步预测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等成分可作为紫草的Q-marker的候选物.结论:初步预测出紫草相关Q-Marker,以期为紫草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及综合运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新疆紫草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研究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圆二色谱等技术并结合文献报道的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研究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从新疆紫草石油醚部位中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1-(6-异丙基-2,3-二氢-1H-茚-4-基)乙-1-酮(1)、(Z)-2-(2-(2,5-二羟基苯基)-2-氧亚乙基)-6-甲基庚-5-烯酸乙酯(2)、2-(2Z)-(3-羟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基)-1,4-苯二醇(3)、新藏紫草酚(4)、(+)-(R)-脱氧碘化叶黄素(5)、3-(4-甲基-3-戊烯-1-基)-6-羟基-9-甲氧基-2H-1-苯并氧杂环庚烯-5-酮(6)、对羟基苯甲醛(7)、香草醛(8)、乙酰香草酮(9)、2-羟基-4-甲氧基肉桂醛(10)、guttaquinol B(11)、岩大戟内酯E(12)、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13)、羟基何帕酮(14)、β-谷甾醇(15)、豆甾-4-烯-3,6-二酮(16)、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7)、柠黄醇(18)、euchroquinol B(19)、docosanyl ferulate(20)、arnebin-7(21)、阿卡宁(22)、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23)、异丁酰阿卡宁(24).化合物21、22对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16.58+0.02)μmol/L 和(9.19±0.02)μmol/L.结论 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新疆紫草酮(euchromone)和新疆紫草酚(euchromol).化合物7~11、16、18为首次从软紫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12为首次从新疆紫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22具有良好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新疆紫草中乙酰阿卡宁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观察新疆紫草中乙酰阿卡宁对人黑色素瘤A375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设空白组以及乙酰阿卡宁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μmol·L-1)分别作用于A375 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迁移侵袭相关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以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相关Wnt1、轴蛋白2(Axin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 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snail-1、CD44 mRNA表达情况.MT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乙酰阿卡宁各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P<0.01).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乙酰阿卡宁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和迁移侵袭率显著降低(P<0.05,P<0.01),横、纵向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乙酰阿卡宁高剂量组Axin2 蛋白表达增加(P<0.05),N-cadherin、vimentin、MMP-9、Wnt1、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p2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P<0.01),GSK-3β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CR结果显示,MMP-2、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snail-1、CD44 mRNA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E-cadherin mRNA的表达升高(P<0.01).乙酰阿卡宁可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名老中医用清热凉血药治疗银屑病的组方规律和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药在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中的组方规律,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为银屑病的临床遣方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出若干本中医著作中名老中医用清热凉血药治疗银屑病的方剂,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计算中药用药频数,SPSS Clementine 12.0 软件的Apriori版块和R软件的arules、arulesViz插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选取核心药物在TCMSP数据库获取有效活性成分,在SwissADME平台进行药动学参数筛选,并将活性成分导入至SWisstargetprediction中预测药物靶点.在GeneCard、TTD、DrugBank、DisGeNET、OMIM 等疾病数据库中获取银屑病疾病靶点,利用 Cytoscape3.8.2 中的 BisoGent 插件和CytoNCA插件进行核心作用靶点筛选,所得核心靶点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181 个方剂,涉及215 种中药,用药频次≥17 的高频中药有 35 种,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生地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最常用的药对配伍是生地黄-牡丹皮,提升度最高的药物配伍是金银花-连翘.核心药物配伍是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它们共有62 个有效成分,关键成分可能是异戊酰紫草素、乙酰紫草根素、黄芩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其中筛选出 376 个核心靶点.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核心药物可能通过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 治疗银屑病方剂使用清热凉血药为主,同时辅以活血化瘀、养血解毒、祛风止痒、破血祛瘀之法,且注重祛邪不忘扶正.核心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异戊酰紫草素、乙酰紫草根素、黄芩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调节免疫反应、调控转录水平、血管损伤修复的作用.本研究可为银屑病的临床遣方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HPLC测定不同产地硬萼软紫草根中4种萘醌类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HPLC测定10个产地硬萼软紫草根中4种萘醌类成分含量,比较其差异.以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2-甲基正丁酰基)紫草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70∶ 30)为流动相,1 mL/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4种成分分离良好,线性、重复性以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不同产地的样品中4种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可能与植物的生境及采收时间有关,活性成分乙酰紫草素、(2-甲基正丁酰基)紫草素在各样品中含量较高,推断其可作为天然抗肿瘤成分及其衍生物的备选资源,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草素对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紫草素对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所致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经双侧颈动脉结扎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和紫草素(SK)治疗组.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取大鼠海马组织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含量.结果 SK高剂量组0.7mg·100g-1·d-1)、低剂量组0.35mg·100g-1·d-1均可明显改善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可增加海马组织中SOD活性、抑制MDA的形成(P<0.01);降低TChE含量、提高ChAT活性(P<0.01).结论 SK可明显改善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强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P-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紫草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疆紫草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0. 1%甲酸溶液(80:20,V/V),流速为1. 0 mL/min,检测波长为516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μL.结果: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 404~10. 100 μg/mL (r=0. 9998)、5. 350~107. 000 μg/mL(r=0. 9996)、2. 035~40. 700 μg/mL(r=0. 9998);定量限分别为0. 40、2. 91、1. 34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 12、0. 87、0. 40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 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12%~104. 18%(RSD=1. 85%, n=6)、96. 51%~100. 21 %(RSD=1. 43%, n=6)、98. 11%~102. 51 %(RSD=1. 42%, 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新疆紫草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SPR技术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新疆紫草中4种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标,从左旋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紫草素等新疆紫草所含的4种柰醌类活性成分中筛选潜在的EGFR抑制剂.方法: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首先通过预吸附实验,优化固定的pH和浓度,选择最佳条件,构筑EGFR生物芯片.在此基础上,以pH 7.4,浓度10 mmol·L-1的磷酸缓冲溶液(含0.005%聚山梨酯-20)作为相互作用时的缓冲溶液,实时动态研究EGFR与4种单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基于结合动力学常数大小,筛选抑制剂.结果:选择pH4.5,10 mmol· L-1的乙酸缓冲液、质量分数为10 mg·L-1的EGFR为其最佳的固定条件,最终固定量为250 RU.相互作用结果显示4种单体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与EGFR有明显的结合作用,其他3种单体无明确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EGFR与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相互作用的结合速率常数ka为1.27×104 L·mol-1·s-1,解离速率常数kd为2.92×10-2s-1,解离平衡常数KD为2.31×10-6 mol·L-1,卡方值(Chi2)为3.25.KD<1 ×10-5mol· L-1,表明他们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可能为EGFR的一种抑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草素上调RIP1和RIP3表达诱导量引发肺腺癌A549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紫草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紫草素及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通过MTT法来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PI双染色法来检验细胞的死亡方式;应用Western印迹来检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使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变化.结果 紫草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死亡与紫草素作用浓度相关;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表明紫草素作用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形态以坏死为主;紫草素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酶(RIP)1和RIP3的水平升高(P<0.001);但使用Nec-1和GSK后,紫草素对于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有所缓解(P<0.001);DCHF-DA探针表明经紫草素处理后的A549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增高(P<0.001),而用Nec-1、GSK及抗氧化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后,ROS水平降低(P<0.001).结论 紫草素诱使RIP1和RIP3的增高导致肺腺癌A549细胞程序性坏死.这为肺腺癌A549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