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支气管源性囊肿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腹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3年3月经手术完整切除囊壁并经病理确诊的腹腔支气管源性囊肿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21~65(45±12)岁。2例患者因腹痛就诊,5例患者因体检发现。8例患者囊肿均来源于腹腔,2例患者囊肿位于胰尾、脾脏及胃后壁之间,1例位于胃后壁,1例因肾上腺皮质腺瘤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其余肿瘤标志物均正常。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腹腔镜下囊肿完整切除,1例开腹行囊肿切除。8例患者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肿瘤直径1.5~8.9 cm,平均5.6 cm。大部分囊肿囊壁内衬覆呼吸道上皮,由杯状细胞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构成纤毛柱状上皮,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或有平滑肌束,腔内含浆液黏液腺体。其中2例可见软骨组织,1例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手术切除后随访时间5~107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腹腔支气管源性囊肿常于成年后被发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肿瘤标志物对其诊断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亚洲带绦虫线粒体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亚洲带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在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收治的绦虫病患者中,共采集131份带绦虫样本,涉及大理市(58份),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称巍山县,14份),弥渡县(18份),漾濞彝族自治县(简称漾濞县,24份),洱源县(17份)5个地区(即5个群体)。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扩增Cytb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对;使用MEGA 7.0、DNASP 5.10.01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碱基组成、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指数、基因流等数据。结果:131份带绦虫样本的Cytb基因扩增片段大小均为235 bp,经同源性比对均为亚洲带绦虫,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8%、42.3%、24.0%、9.9%。131份亚洲带绦虫样本,共定义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295 9和0.006 0;5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和基因流范围分别为- 0.053 00~0.050 40和4.710 31~162.087 66。5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 5~0.009 0,其中弥渡县与巍山县的遗传距离最大,大理市与漾濞县的遗传距离最小。结论:大理州亚洲带绦虫线粒体Cytb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未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ABO和RhD血型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2013—2019年云南省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0~49岁农村育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云南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ABO和RhD血型的占比情况。在纳入的2 748 131名研究对象中,在ABO血型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A型(32.60%)、O型(30.60%)、B型(27.33%)和AB型(9.47%);在RhD血型中,RhD阳性占99.29%,RhD阴性占0.71%。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人群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血型占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参检人数超过3 000名的18个民族中,瑶族(42.75%)、布依族(40.58%)和傣族(40.37%)O型血占比高于其他民族,A型和AB型血占比最高的为佤族(分别为40.15%和11.23%),B型血占比中苗族(34.70%)、拉祜族(34.42%)高于其他民族;RhD-血型占比最高的为佤族(1.88%)。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O型血占比最高的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40.27%),保山市(36.39%)、临沧市(36.22%)和大理白族自治州(36.06%)A型血占比高于其他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30.83%)和曲靖市(30.48%)B型血占比高于其他地区,AB型血占比最高的为昭通市(11.19%);RhD-血型占比最高的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7%)。佤族A RhD+(39.36%)、A RhD-(0.78%)、AB RhD+(11.03%)、AB RhD-(0.20%)和O RhD-(0.48%)5种血型占比均高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居民常见肠道原虫感染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居民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并对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分析。方法:2022年9月6至1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县设置采样点。共收集808份人粪便样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和蓝氏贾第鞭毛虫β-giardin基因,PCR法扩增人芽囊原虫核糖体小亚基RNA。阳性产物送测序,采用BLAST分析比对,运用MEGA 11软件基于邻接法构建进化树,确定基因型。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居民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和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1.61%(13/808)。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0.99%(8/808),其中白族居民感染率为0.88%(4/452),低于汉族居民感染率4.17%(4/96)( χ2=12.533, P=0.049);烹饪时砧板食物生熟不分开者感染率为1.95%(7/359),高于分开者感染率0.22%(1/449)( χ2=6.071, P=0.035);饮生水居民感染率为3.68%(5/136),高于不饮生水居民感染率0.45%(3/672)( χ2=12.038, P=0.003);养殖家畜居民感染率为1.67%(8/478),高于不养殖者( χ2=5.578, P=0.045)。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37%(3/808)。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为0.25%(2/808)。基因鉴定后分别为猪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集聚体AⅡ亚型和兔人芽囊原虫ST7型感染。 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居民存在肠道猪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集聚体AⅡ亚型和兔人芽囊原虫ST7型感染,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确诊的白、汉族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同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白、汉族人群100例为对照组(NC组)。特定基因单的变异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于易感基因位点的扩增,易感基因的全序列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白族组与汉族组rs2530223基因型、rs11741808基因型、rs2547547基因型和rs1741981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4个位点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6、-0.19、0.39、-2.12、-2.04、0.16、1.47、< 0.01、-0.16、-3.17、-2.93、0.69、-2.58、-2.33,均 P < 0.05);不同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白族NC组与T2DM组、汉族NC组与T2DM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性不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子。 结论:HDAC基因多态性与T2DM、肥胖及血脂紊乱等的关系在白族与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网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1 CRF01_AE毒株的分子网络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2021年云南省耐药监测数据库中HIV/AID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集患者血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选择最适基因距离,基于基因型为CRF01_AE的序列构建分子网络。 结果:通过序列测定共获得967余CRF01_AE亚型毒株序列,在1.75%最适基因距离阈值下,共有320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3.1%,共鉴别出84个簇。在地区分布网络中形成1个多地区连接的簇,1个以昭通为主的簇,1个以红河为主的簇以及5个以文山为主的簇。网络中75.8%异性传播的男性与其他异性传播的男性连接,其次与异性传播的女性连接(54.1%)。66.7%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之间存在潜在传播关联。入网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昆明市比较,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红河州、临沧市、普洱市、文山州、玉溪市以及昭通市的HIV/AIDS患者更容易进入网络。年龄≥50岁人群较<25岁人群更容易进入网络。未发现云南省基因型为CRF01_AE的HIV/AIDS患者成为高危传播者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探索高危传播者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云南省HIV-1 CRF01_AE毒株在不同地区活跃传播,传播关系复杂,应加强对CRF01_AE毒株的动态监测,针对高危传播者采取精准干预,从而减少新发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理州南涧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亲属ARVC桥粒蛋白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例亲属常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桥粒蛋白基因突变情况,为病因假设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例亲属( n = 7)和对照村民( n = 7)的血液样本,同时进行病例亲属和对照村民的基本情况调查和心电图检查。提取血液样本DNA为PCR扩增模板,采用Sanger法进行桥粒斑菲素蛋白2(PKP2)、桥粒芯蛋白2(DSG2)、桥粒芯胶蛋白2(DSC2)、桥粒斑蛋白(DSP)和桥粒斑珠蛋白(JUP)5个ARVC桥粒蛋白基因共97个外显子的测序,综合分析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病例亲属中有5人携带基因突变位点,包括DSP基因20号外显子c.2862 C>T(p.Cys954Cys)、24F号外显子c.7122 C>T(p.Thr2374Thr)杂合同义突变,DSC2基因15号外显子c.2326 A>G(p.Ile776Val)杂合错义突变,均为单杂合突变携带者;其中,为父子关系的病例亲属2人均携带DSC2基因同一位点突变。经心电图检查,在携带基因突变位点的病例亲属5人中,有3人发生ST-T改变或顺钟向转位改变。对照村民均未检测到PKP2、DSG2、DSC2、DSP、JUP 5个基因的突变。结论:南涧县云南猝死病例亲属存在ARVC桥粒蛋白DSP和DSC2基因突变。DSC2基因c.2326 A>G(p.Ile776Val)致病性突变可能与部分云南猝死病例的发病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大理州妊娠期妇女良性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理州妊娠期妇女良性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为该地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7 - 12月,将云南省大理州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妊娠早、中、晚期妇女至少20例。通过病史采集、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测,以本地区妊娠期特异的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正常参考值为标准,进行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妊娠期妇女370例,其中妊娠早期120例(城镇61例、农村59例),年龄为19 ~ 40岁;妊娠中期126例(城镇60例、农村66例),年龄为19 ~ 45岁;妊娠晚期124例(城镇57例、农村67例),年龄为19 ~ 44岁。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为27.57%(102/370),其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7.57%(28/370),甲状腺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1.62%(43/370),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13.51%(50/370)。其中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分别为33.33%(40/120)、23.02%(29/126)、26.61%(33/1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3.362, P > 0.05)。 结论:云南省大理州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特别是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有较高趋势,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理地区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病毒载量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地区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后病毒载量水平,评价ART疗效。方法:对大理地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5 727例HIV/AIDS患者免费检测病毒载量,对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 727例HIV/AlDS患者中,病毒完全抑制患者4 866例(84.97%,4 866/5 727);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247例(4.31%,247/5 727),其中112例患者对1种和(或)1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耐药,耐药率为45.34%(112/247)。病毒学治疗失败与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相关( χ 2=75.43、4.21、149.84、136.83和523.17, P<0.001、=0.040、<0.001、<0.001和<0.001)。 结论:大理地区艾滋病患者群体实行ART后,病毒完全抑制的患者占比较高,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8 - 2018年云南省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灰色GM(1,1)模型预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云南省布病病情。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云南省统计局2008 - 2018年云南省布病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并以灰色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结果:2008 - 2018年云南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 216例,年均发病率为0.237 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χ 2趋势 = 843.34, P < 0.0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 - 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9.41%(844/1 216)。病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红河州(289例)、曲靖市(264例)、昆明市(258例)、大理州(160例)、玉溪市(134例),占总病例数的90.87%(1 105/1 21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9.03%(961/1 216)。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 6/10万和0.481 7/10万。 结论:云南省布病发病较以往上升,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价,逐步完善云南省布病预测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