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味子乙素对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五味子乙素对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胶质瘤组(G组)、新辅助化疗组(T组)、五味子乙素1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1+T组)、五味子乙素2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2+T组)和五味子乙素4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3+T组)。右侧尾状核区注射10 μl C6胶质瘤细胞悬液,制备胶质瘤模型。T组于造模后10 d时给予替莫唑胺25 mg/kg灌胃,连续6 d;S 1+T组、S 2+T组、S 3+T组于造模后10 d时分别给予五味子乙素10、20、40 mg/kg和替莫唑胺25 mg/kg灌胃,连续6 d。于造模后18 d时,每组取6只大鼠,剥离瘤体并称重;取瘤体核心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2(MMP-2)、MMP-9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表达水平。其余6只大鼠记录生存时间。 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5组生存时间缩短,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上调( P<0.05);与G组比较,T组、S 1+T组、S 2+T组、S 3+T组瘤体重量下降,生存时间延长,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下调( P<0.05);与T组比较,S 1+T、S 2+T组和S 3+T组瘤体重量下降,生存时间延长,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表达下调( P<0.05);与S 2+T组比较,S 1+T组和S 3+T组瘤体重量升高,生存时间缩短,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上调( P<0.05);S 1+T组和S 3+T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五味子乙素可增强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促进铁死亡有关,其中20 mg·kg -1·d -1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铁死亡途径的五味子乙素抗肝癌细胞增殖机制及其微乳增效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铁死亡途径探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 B)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制备成微乳以增强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 采用CCK-8 法和平板克隆法检测Sch B对人肝癌HepG2、Huh7 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肝癌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的变化、Fe2+及氧化相关指标的含量、铁死亡过程相关因子表达,来评估Sch B对肝癌细胞内Fe2+积累、脂质过氧化程度和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伪三元相图和 Box-Behnken 响应面法筛选基于 D-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的微乳(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succinate-based micromulsion,T-ME)处方,对五味子乙素微乳(Sch B-T-ME)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表征.通过CCK-8 法比较Sch B-T-ME与游离Sch 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结果 Sch B可呈剂量相关性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Sch B通过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 7 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以及上调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 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导致肝癌细胞抗氧化系统失调,促进脂质过氧化,从而引起肝癌细胞死亡.成功制备了Sch B-T-ME,其平均粒径为(38.29±1.97)nm,Zeta电位为(-4.73±0.36)mV,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 0.266±0.011.与游离的Sch B相比,Sch B-T-ME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Sch B能够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制备的Sch B-T-ME可明显增强Sch 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瑶药小钻的特征图谱及其安五脂素含量和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瑶药小钻特征图谱及其主要成分安五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价安五脂素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小钻药材的特征图谱和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测定小钻中安五脂素含量.以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细胞模型,考察安五脂素对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10批小钻样品的特征图谱相似度为0.901~0.994;标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成分,分别为长南五味子素E、南五味子内酯A、安五脂素;安五脂素的含量为(0.72±0.05)~(1.21±0.03)mg/g(n=3).0.125~0.5 μg/mL的安五脂素可显著降低炎症模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P<0.05或P<0.01).结论 建立了小钻药材HPLC特征图谱及其安五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安五脂素可能是小钻药材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吴茱萸"药对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优化"五味子-吴茱萸"药对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考察"五味子-吴茱萸"药对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吴茱萸"的化学含量,确定药对的最佳比例.结果:"五味子-吴茱萸"药对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次.该提取工艺科学可靠.结论:本研究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五味子-吴茱萸"药对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二色五味子与南、北五味子抗炎活性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比较二色五味子与南、北五味子的抗炎活性,探讨二色五味子作为中药五味子候补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探究三种五味子的抗炎活性.结果:在三种急性小鼠炎症模型中,三种五味子均可减轻小鼠的足肿胀及耳肿胀度,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炎症部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显示,南、北及二色五味子醇提物均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结论:二色五味子与南、北五味子均具有抗炎作用,且二色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抗炎活性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五味子乙素对胰腺癌Pan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胰腺癌 Pan0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78、1.56、3.12、6.25、12.50和25.00 mg·L-1)五味子乙素作用下Pan02细胞增殖率,以选择五味子乙素作用的最适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小鼠胰腺癌Pan02 细胞分为对照组(0 mg·L-1 五味子乙素)、2.5 mg·L-1 五味子乙素组、5.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和10.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Pan02细胞形态表现,5-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法检测各组Pan02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Pan02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an02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五味子乙素作用Pan02细胞48和72 h后,与0 mg·L-1 五味子乙素比较,其他浓度五味子乙素作用下Pan02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72 h时细胞抑制作用最明显.选择0、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作用Pan02细胞,作用时间为72 h.对照组Pan02细胞呈长梭形,状态良好,紧密且贴壁生长,细胞器和细胞质正常;2.5和5.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体积减小,细胞之间黏连消失,细胞膜虽完整但通透性增强,细胞质皱缩,细胞内部产生空泡结构,部分呈碎片状漂浮于溶液表面;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有明显凋亡小体生成,呈现凋亡状态.EdU染色法,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 10.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 Pan02 细胞中 EdU 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5.0和10.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G0/G1 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2.5 mg·L-1 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中p27、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多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和 10.0 mg·L-1 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2、Cyclin E2 和 Bcl-2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27、Bax、cleaved Caspase-3 和cleaved PARP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五味子乙素具有抑制胰腺癌 Pan02 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激活p27蛋白并诱导细胞周期S期阻滞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氧化应激和生物信息学探讨温阳益心调神法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的作用机理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研究温心方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的分子机制,探索温阳益心调神法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TCMSP、ETCM、化源网、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Gene Cards、DrugBank、TTD 等获取中药有效成分、药物和疾病靶点.通过 STRING11.5、Cytoscape3.9.1 获取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和"药物-成分-核心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进行富集分析,筛选通路.通过Cytoscape3.9.1 算法分析,获取蛋白受体(关键基因)和小分子配体(逆靶向化合物),由RCSB PDB、TCMSP、PubChem、AutoDockTools1.5.6、pymol等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 温心方有效成分 103个,核心成分5 个,分别为五味子酯乙(gomisin B)、黄芩素(baicalein)、柚皮素(naringenin)、维生素E(vitamin E,VE)、前列腺素B1(prostaglandinB1,PGB1).作用靶点608 个,核心靶点 138 个,主要募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通路、叉头盒转录因子(forkhead box,FOXO)通路、两面神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形态调节与骨架重构、细胞周期调节、轴突运输、血管内皮生长、血管紧张度等细胞功能和生物进程.关键基因和逆靶向化合物对接构象合理,对接结果可行.结论 黄芩素、柚皮素、维生素E等可能是温心方加减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的重要成分,通过VEGFA、NFKB1、MAPK1 等靶点调控AGE-RAGE通路、JAK-STAT通路、PI3K-AKT通路、FOXO通路,发挥药理作用.温阳益心调神法通过降低心肌细胞、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抗氧化机制启动,清除氧化应激物质,抑制炎症过程,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稳态,保护血管内皮生长、改善神经功能,达到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的目的.该研究也间接表明冠心病和抑郁症的共病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UPLC-Q-TRAP-MS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10个指标成分含量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1 mm × 50 mm,5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 ℃,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分别对该药对单煎液、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中主要指标成分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云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 以上10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2.1%,RSD为0.03%~3.7%.本次实验结果与前期试验认为酸枣仁与五味子在合煎后,主要指标成分降低保持一致性.结论 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为该药对配伍质量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 UPLC-Q-TRAP-MS 含量测定 Suanzaoren(Ziziphi Spinosae Semen)-Wuweizi(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依据感咳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探究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潜在作用机制.将感咳颗粒的大鼠入血成分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靶点,从疾病数据库收集ALI相关靶点,取交集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随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根据其拓扑参数筛选感咳颗粒干预疾病的核心成分.借助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验证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关键靶点.PPI拓扑参数分析得到与ALI有关的STAT3、SRC、HSP90AA1、MAPK3、HRAS、MAPK1前6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可知主要与ERK1和ERK2级联、炎症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有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通路显示为MAPK、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形成等.根据"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出前6个核心成分(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哈巴俄苷、异鸢尾黄素、颈花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6个核心成分和该颗粒含量最高的射干苷与MAPK3、SRC、MAPK1、STAT3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感咳颗粒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性浸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含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 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趋化因子(C-X-C 基序)配体 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含量,显著下调肺组织中淋巴细胞抗原 6G(lymphocyte antigen 6G,Ly6G)、瓜氨酸化组蛋白 3(citrullinated histones 3,Cit-H3)表达水平及 SRC、ERK1/2、STAT3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感咳颗粒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调节炎性因子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ET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RC/ERK1/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药调控氧化应激治疗男性不育症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氧化应激(OS)是指机体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而无法及时清除,导致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引起组织或细胞功能紊乱和损伤的一种状态.OS与男性不育症(MI)关系密切,OS通过影响精子发生,损伤精子膜、脱氧核糖核酸(DNA)、线粒体,降低精子运动能力,加速细胞凋等途径使精子质量下降,导致MI.研究发现,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多糖类化合物(黄芪多糖、党参多糖、枸杞多糖、黄精多糖、山茱萸多糖、当归多糖、女贞子多糖、石斛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菟丝子总黄酮、槲皮素、紫云英苷、羊藿苷、金丝桃苷),皂苷类化合物(人参皂苷、蒺藜皂苷、薯蓣皂苷元),苯丙素类化合物(五味子甲素、姜黄素、白藜芦醇),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桃叶珊瑚苷),氮苷类化合物(红景天苷),低聚糖类化合物(巴戟甲素),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肉苁蓉苯乙醇苷)多肽类化合物(牡蛎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提升雄性动物MI模型的生殖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