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激酶Cβ2在高糖与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2 (protein kinase Cβ2, PKCβ2)在高糖与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孔):低糖组(LG组)、低糖缺氧/复氧组(LG+HR组)、高糖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高糖缺氧/复氧+PKCβ2抑制剂CGP53353 (1 μmol/L)治疗组(HG+HR+CGP组)。采用三气培养箱(5%CO 2、94%N 2、1%O 2)缺氧4 h,正常氧浓度复氧2 h构建细胞HR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KCβ2及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 NLRP3)、IL-1β、半胱氨酸蛋白酶-1 (caspase-1)表达水平,JC-1染色评估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 结果:与LG组比较,HG组、LG+HR组、HG+HR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而LDH释放水平明显增加( P<0.05),同时伴随PKCβ2活化及NLRP3、IL-1β、caspase-1表达上调( P<0.05);与HG组比较,HG+HR组LDH释放水平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P<0.05),JC-1单体细胞百分比及磷酸化PKCβ2 [phospho-PKCβ2 (Ser660), P-PKCβ2]蛋白、NLRP3、IL-1β、caspase-1表达上调( P<0.05);与LG+HR组比较,HG+HR组LDH释放水平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P<0.05),P-PKCβ2表达明显增加,NLRP3、IL-1β、caspase-1表达上调( P<0.05)。与HG+HR组比较,HG+HR+ CG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LDH释放水平、JC-1单体细胞百分比、P-PKCβ2、NLRP3、IL-1β、caspase-1表达下调( P<0.05)。 结论:选择性抑制PKCβ2过度活化可减轻心肌细胞高糖HR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焦亡水平及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诊断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单体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8岁,G 3P 1,孕12 +1周B超提示胎儿颈部透明层(NT)为2.6 mm,疑似伴有淋巴管水肿,孕12 +4周复查NT为3.2 mm。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孕19周行羊膜腔穿刺,常规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以及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oBs)的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l(6)(p22.3p24)( 图1),BoBs检测未见异常。孕妇核型为46,XX,其丈夫为46,XY,ins(10;6)(q22;p22.3p24)( 图2)。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胎儿6p22.3p24区存在9.1 Mb缺失,涉及 EDN1、ATXN1和 PHACTR1等25个OMIM基因( 图3)。经遗传咨询,该夫妇决定终止妊娠,引产儿外观无明显畸形,未行病理学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染色体核型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20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产前诊断胎儿核型为TS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核型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X单体(核型为45,X)和非X单体类(核型包括X数目异常、等臂X、X缺失、X重排、假双着丝粒X和含Y数目异常嵌合体,以及Y缺失)2类。采用 χ 2检验对TS的检出率、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超声异常征象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1)研究期间共27 981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TS共205例(0.73%),包括X单体(135例)和非X单体类(70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2)205例中,164例(80.0%)有1项产前诊断指征,41例(20.0%)有多项产前诊断指征。X单体中,超声异常的检出率[85.2%(115/135)]高于其他3类指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67.3%(35/52),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为60.0%(15/25),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为5.2%(7/135)]( P值均<0.05),且高于该指征在非X单体类的检出率[25.7%(18/70)]( χ2=71.55, P<0.001)。非X单体类中,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TS检出率[54.7%(29/53)和68.3%(28/41)]高于其他2类指征[超声异常为25.7%(18/70),其他指征为14.3%(10/70)]( P值均<0.05)。(3)133例以超声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者中,65例(48.9%)存在单个、68例(51.1%)存在多个超声异常征象。早孕期超声异常的95例和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38例中,X单体淋巴水囊瘤和水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X单体类[早孕期:71.8%(61/85)与1/10、34.1%(29/85)与0/10;中晚孕期:73.3%(22/30)与0/8、50.0%(15/30)与0/8;Fisher精确概率法, P值均<0.05]。X单体的NT厚度大于非X单体类[7.5 mm(1.0~17.4 mm)与1.7 mm(0.8~9.5 mm)]( Z=-5.25, P<0.001)。(4)72例以超声异常以外的指征行产前诊断者中,68例完成血清学筛查,61例完成NIPT。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及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7/68)、59.0%(36/61)和22.2%(16/72);3部分病例产前诊断指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40, P<0.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指征( χ 2值分别为18.77和15.40, P值均<0.001)。72例中,19例(26.4%)为X单体,53例(73.6%)为非X单体类;嵌合体共42例(58.3%)。(5)205例TS病例中,185例随访成功(X单体123例,非X单体类62例)。X单体中1例活产(0.8%,1/123),非X单体类中17例活产(27.4%,17/62)。2组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3.22, P<0.001)。获随访的超声未见异常的63例TS病例(X单体18例,非X单体类45例)中,18例X单体均引产;而非X单体类13例活产(28.9%,13/45),32例引产(71.1%,32/45)。18例活产病例中,1例(非X单体类)于孕36周早产,其余均足月出生。对11例病例完成随访,其中的1例X单体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2 SD;10例非X单体类患儿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1 SD~+3 SD。这11例儿童智力运动发育良好,未见其他结构异常。7例拒绝随访。 结论:胎儿TS病例中,X单体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非X单体类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与非X单体类相比,X单体的终止妊娠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治疗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临床一般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论治,对不同证型PLGC患者确立相应治法,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可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胃镜表现和临床症状,达到逆转癌前病变状态的目的,降低胃癌发病率。今后还需完善PLGC中医诊疗共识意见,重点对疗效明显的中药复方或单体开展研究,并增加临床研究随访次数,评估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urner综合征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1例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Turner综合征(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月19日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病门诊就诊的1例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样,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患儿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以"Turner综合征""快进展型青春期"及"Turner syndrome""rapidly progressive pubert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博库、CBMdisc、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相关文献,检索年限设定为2021年11月9日至2022年5月31日,总结该病患儿临床特征及染色体核型。结果:患儿为13岁2月龄女性,患儿9岁时乳房开始发育,10岁时身高增长缓慢,渐矮小,11岁时月经初潮,13岁时于外院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为46,X,i(X)(q10)。患儿入院时,身高为143.5 cm(< P3),面部、右锁骨处皮肤共有6~8颗黑痣,双侧通贯掌,未见鼻梁塌陷、颈蹼、肘外翻、盾状胸、乳距增宽等特殊躯体特征,月经来潮2年2个月,骨龄达15.6岁。CMA检测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Xp22.33p11.1区域存在58.06 Mb缺失片段,Xp11.1q28区域存在94.49 Mb重复片段。MLPA检测结果显示,患儿X染色体存在短臂单体与长臂三体结构异常。在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博库、CBMdiSC、PubMed等数据库中共计检索出13篇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相关文献,涉及14例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加上该患儿,共计纳入15例患儿的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与生长发育迟缓,染色体核型以嵌合体为主。 结论: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和生长发育迟缓,Xp22.33p11.1区域缺失与Xp11.1q28区域重复可能是本研究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该病患儿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氯乙烯暴露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市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方法:于2021年12月,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天津市7家存在氯乙烯单体危害的企业信息和478名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 ± s表示,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 M( Q1, Q3)]表示,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构成比(%)描述,χ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个人一般信息、职业史、企业信息与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检出异常的关系。 结果:滨海新区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区(χ 2=5.20, P=0.023),非制造业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于制造业(χ 2=7.74, P=0.005),内资企业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外商投资企业(χ 2=22.38, P<0.01),与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工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32、-3.54, P=0.001、<0.01)。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用人单位在滨海新区,经济类型为内资企业,行业分类为非制造业,年龄大于40岁,工龄大于20年均是工人检出异常的影响因素( OR=1.875,95% CI:1.279~2.749; OR=1.657,95% CI:1.071~2.563; OR=3.562,95% CI:2.057~6.170; OR=2.166,95% CI:1.245~3.768; OR=1.968,95% CI:1.345~2.879;均 P<0.05)。 结论:应重点加强本市内资企业生产环境中氯乙烯单体作业的管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02例特纳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特纳综合征( Turner syndrome,TS )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为患者早期诊断、干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线索。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的TS患者102例,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02例TS患者中,共检出14种核型,其中非嵌合体核型60例(58.82%),嵌合体核型42例(41.18%);数目异常56例(54.90%),结构异常24例(23.53%),数目异常合并结构异常22例(21.57%);20岁以下患者共70例(68.63%);20岁以上患者共32例(31.37%)。结论:102例TS患者中核型复杂多样,以染色体数目异常、非嵌合体核型为主,其中以X单体最为常见,不同核型的个体在临床上表现有一定差异,故早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疾病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限制性胎盘嵌合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限制性胎盘嵌合(confined placental mosaicism,CPM)的分子遗传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14例CPM,对胎盘标本进行分子遗传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产妇年龄27~34岁,平均年龄(30.0±3.54)岁,孕周35 +1~41 +2周。4例早产,10例足月产,其中女胎儿6例,男胎儿8例。9例(9/14)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其中7例为胎儿生长受限。CPM胎盘重量减轻,其中6例重量小于第10百分位数,5例重量位于第10~25百分位数之间。14例CPM胎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灌注功能障碍形态学变化,以胎盘-母体血管灌注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胎盘-胎儿血管灌注功能障碍。不同CPM病例嵌合染色体各异,以16-三体/单体嵌合常见,其次为7-三体和21-三体/单体嵌合。同一个CPM胎盘不同部位嵌合比例不等,脐带、胎膜、胎儿面、母体面和边缘嵌合比例波动范围为1%~70%。 结论:不同CPM病例嵌合染色体各异,同一CPM胎盘不同部位嵌合比例不等,病理形态学以灌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保护新生肠道屏障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人乳提取物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isialyllacto-N-tetraose,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取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病理科保存的新生儿回肠病理组织石蜡块(NEC 12例,肠闭锁9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肠道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情况。(2)取1日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NEC组(10只)和DSLNT+NEC组(10只),NEC组和DSLNT+NEC组以3次/d的频率、连续3 d进行缺氧(95%N 2,10 min)/冷刺激(4 ℃,10 min)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DSLNT+NEC组在造模同时于配方奶中添加DSLNT(300 μmol/L)。72 h后处死所有大鼠,取末端回肠组织处理,比较不同组肠组织损伤及ZO-1表达情况。(3)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炎性细胞模型并给予DSLNT,分为对照组、LPS组、DSLNT+LPS组,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并以免疫荧光法检测ZO-1表达,验证DSLNT对Caco-2细胞生长和紧密连接的影响。 结果:(1)患儿结果:NEC组病变肠段黏膜层绒毛完整度缺失,肠上皮细胞连接处ZO-1表达明显少于肠闭锁组和NEC组非病变肠段。(2)动物实验结果:NEC组大鼠肠组织病变部位肠上皮层松脱甚至坏死和脱失,ZO-1表达低于对照组和DSLNT+NEC组( P<0.05)。DSLNT+NEC组大鼠存活率高于NEC组(8/10比6/10),回肠炎症损伤病理评分低于NEC组[2.0(1.0,2.8)比3.5(3.0,4.0)]( P<0.05)。(3)细胞实验结果:LPS组肠上皮Caco-2细胞出现细胞生长限制和ZO-1免疫荧光暗淡;DSLNT+LPS组Caco-2细胞生长优于LPS组,与对照组相当,同时ZO-1表达强度显著增加。 结论: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是NEC的重要特征之一,ZO-1是NEC药学防治的潜在靶标分子;人乳寡糖单体DSLNT通过调节肠上皮ZO-1表达和紧密连接完整性发挥对新生肠道的保护作用,是天然的肠道屏障调节物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济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Jk(a-b-)表型的频率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筛查济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Jk(a-b-)表型,并分析其分子遗传学基础,完善本地的稀有血型库。方法:选取济宁市中心血站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的无偿献血人群为研究对象。用2 mol/L尿素法筛查Jk(a-b-)表型,用经典血清学方法确认结果,并对 SLC14A1基因第3 ~ 10外显子及其侧翼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 结果:在95 500份无偿献血者的样本中,尿素溶血实验共3例未发生溶血现象,经血清学方法复核为Jk(a-b-)表型且均无抗-Jk3抗体。济宁地区Jk(a-b-)表型的分布频率为0.0 031%(3/95 500)。经基因测序和单体型分析,确认3例样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JK*02N.01/JK*02N.01、JK*02N.01/JK-02-230A以及 JK*02N.20/JK-02-230A。 结论:SLC14A1基因第4内含子c.342-1G>A剪接变异、第4外显子c.230G>A以及第6外显子c.647_648delAC为本地区人群Jk(a-b-)表型相关的变异位点,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其中c.230G>A变异既往未见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