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远程培训系统研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的远程培训系统,探索一种医学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使用3DMax与Maya进行3D建模,Unity3D引擎开发3D虚拟操作及交互系统;Java的SpringMvc架构作为系统后台服务,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并将用户分为教师和学员两种角色,模式分为教学与考核模式。结果:系统功能涵盖CT模拟定位全过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管理、CT模拟定位机认知、体位固定技术、CT定位扫描、处理突发事件等模块。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系统浏览量达14 920人次,培训通过率为86.66%。与传统培训相比,培训效率明显提升,并获得一致好评。结论:远程培训系统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共享性、创新性。目前系统已上线且推广性较强,应用前景广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XR技术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远程培训系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QA)的多终端虚拟仿真远程培训系统,以提高放疗工作人员及医学生的QA操作技能,并降低培训辐射危险。方法:运用Unity 3D扩展现实(XR)技术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软件,基于放疗技术以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内容搭建培训系统,开发多终端使用平台,并搭建远程控制模块。采用多角度评价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系统还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现场环境和实物,可实现对加速器5G远程控制,进行非现场的QA演示与指导。截至2022年3月1日,系统累计培训133人次,收回系统应用有效问卷76份,其中90.79%(69/76)的调查对象对系统显示的实验结果表示信任,并有88.16%(67/7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培训系统是必要的。结论:本培训系统培训效果反映良好,从根本上降低了培训辐射危险,可为加速器QA培训模式的改革和进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TEAM教育对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析国家教育改革现状和医学院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后提出,STEAM教育——发现式教学方法能有效补充国内传统教育的不足。STEAM教育对国内外各学科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者可借鉴STEAM教育实践,开展亲自体验式教学,基于项目、问题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同时,STEAM教育也对师资队伍和教学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对医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并广泛有效地运用海量网络资源,实现多种实时交互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齐齐哈尔医学院整理、融合多种学科知识,根据不同系统的疾病,编写具有STEAM教育特色的系列教材,在医学教学资源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预防及处理压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预防及处理压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职的118名低年资护士符合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训组[男2名、女57名,年龄(23.9±1.2)岁]和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男3名、女56名,年龄(23.5±1.3)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培训前采用培训小组自行制订的关于预防及处理压疮的理论试卷及操作要求考核2组护士,针对薄弱点制订包括3个主题的培训内容。常规培训组护士进行大课堂多媒体教学,每周针对1个主题进行1次授课,每次2 h。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通过分阶段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模式实施培训,培训护士通过网络自主学习2周后进行现场多媒体理论及操作示教与互动。培训后再次对2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2组护士对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评分及对培训相关内容满意度开放性问题的回答。通过培训小组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需求调查问卷,了解2组护士对课程内容的需求情况。对数据行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1)培训前,常规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78±11)、(83±10)分,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的(79±11)、(84±10)分相近( t=0.522、0.615, P>0.05)。培训后,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90±8)、(92±5)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的(82±10)、(85±9)分( t=4.581、5.259, P<0.01)。(2)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组护士对培训模式、课程设计、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 t=5.169、7.976、4.463, P<0.01)。2组护士均对培训内容满意,对课时及考核方式不满意。(3)培训护士对课程内容需求最大的为Ⅱ~Ⅲ期压疮的处理方法,占81.36%(96/118)。 结论:情景浸润联合交互式培训通过灵活的培训模式、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显著提高了培训护士的压疮预防和处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水平,得到培训护士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外科混合现实远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混合现实远程教学模式(neurosurgical mixed-reality distance teaching model,NMDT)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混合现实技术与网络远程交互技术构建NMDT系统,并针对相应教学目标设计实施方法。教学活动完成后,对参训的20名规培学员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分别对相同授课内容但不同授课模式(即NMDT模式和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 结果:在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中,NMDT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比较,“教学目标完成度”评分[(9.20±0.68)vs.(8.25±0.70), P<0.001]及“学习收获满意度”评分[(8.95±0.67)vs.(8.05±0.92), P=0.001]等关键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他单项评分及总分比较NMDT模式均优于传统授课模式。 结论:NMDT教学模式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率、丰富教学内容等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临床思维练习系统结合复盘教学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索护理临床思维交互体验练习系统结合复盘教学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度招聘的52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新护士接受传统岗前培训方式(理论授课+模拟人操作技能培训),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临床思维练习系统(vSim),并在每次练习后进行复盘.2个月的岗前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的案例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岗前培训结束时,两组新护士的案例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及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应用护理临床思维练习系统结合复盘教学的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及思维能力,可帮助护士更快适应角色转变,有助于提升新护士培训效果、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动机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索公众关于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动机及需求,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5-6月对14名市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微观系统-积极动机与自身能力困扰并存;中观系统-"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事件相关群体的影响;宏观系统-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结论 公众内心具有"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积极行为动机,但同时受其自身能力以及事件相关群体的影响而产生消极行为动机,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公众"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重要需求.心肺复苏的教育普及工作需结合公众具体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同时完善救助相关法律条款,统一调度员资质、尽快构建中国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标准流程等,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电话指导心肺复苏,以期提升早期心肺复苏实施率及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准时制交互培训模式在快速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能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准时制交互培训模式在快速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8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准时制交互培训.培训前及完成交互培训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并于完成交互培训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准时制交互培训认可度评价.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由(88.96±5.79)分上升为(94.00±3.41)分,电除颤、心肺复苏、血液灌流、穿脱隔离衣的操作考核成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总分由(153.98±18.72)分上升为(190.58±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对准时制交互培训总体认可度较高,为96.55%.结论:采用准时制交互培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快速、高效的短期培训,有利于在短期内打破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参差不齐的壁垒,在人力资源短缺情况下确保急诊工作正常运行,实现服务水平的稳定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风险问题识别及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筛选我国方舱医院感染防控实践存在的风险问题,为健全方舱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检索文献中提炼出29个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风险问题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风险问题网络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风险问题网络交互度不高(0.393),社会网络点度中心度排名前3位的节点为缺乏可供参考的感染管理模式(23.00)、基于大型体育馆改建三区两通道设计不合规范(23.00)、第三方工作人员基本感染防控知识不足(23.00),中间中心度排名前3的节点为基于大型体育馆改建三区两通道设计不合规定(142.245)、专业化感染防控培训不足(51.625),第三方工作人员基本感染防控知识不足(49.595),主要位置节点重复表明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向.结论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受到多方面风险因素掣肘,强化方舱医院感染防控内部结构建设与感染防控运行质量,是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全流程仿真创伤救治模拟演练下的县域医院创伤救治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仿真创伤全流程早期救治模拟演练分析我国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方法 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全国40家县域医院举办了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hina trauma training basic,CTCT?-B),培训包括仿真的创伤早期全流程救治模拟演练.本研究对演练中创伤院前急救、院前院内信息联动、院内早期评估与处置、院内救治模式和流程、影响救治结局因素等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 40家县域医院,其中二级医院29家,三级医院11家;院前急救模式:依托型32家,指挥型6家,独立型2家;院前急救能力方面:院前规范处置31家,不规范处置7家,不处置2家;院前院内信息联动方面:电话/微信24家,院前急救系统8家,中国创伤联盟紫云系统6家,无信息交互2家;院内交接和早期评估:能够按照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评估和处置23家,不规范17家;创伤救治模式方面:以急诊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会诊模式34家,创伤科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4家,专科主导多学科会诊模式2家;实体创伤病房6家,急诊病房23家,无病房11家;40名模拟创伤患者16人死亡,其余存活,死亡原因为早期评估和处置不规范,输血流程不合理、创伤相关核心技术缺乏,有效运行的创伤多学科团队缺乏.结论 县域创伤救治过程中存在创伤早期评估和核心技术不足、缺乏院内高效的多学科救治团队、创伤集中收治模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亟须重视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