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血糖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不同干预措施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干预措施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的10项RCT研究,包含3 3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 603例、干预组1 7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报道了清肠低血糖发生率及干预手段,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 P<0.000 01, I2=8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能显著减少清肠准备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19,95% CI:0.09~0.40, P<0.05)。 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饮食干预,可以预防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激导致脱发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人面临压力过大导致脱发。应激导致脱发的研究主要见于:精神压力大时,毛囊更容易受氧化应激、免疫紊乱和炎症等影响而导致脱发。最近研究除了氧化应激、免疫等因素还有关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释放改变、精神压力影响毛囊细胞的自噬、线粒体DNA损伤累积、应激交感神经反应等方面。应激脱发类似于多基因、慢性、全身性皮肤病,不能仅针对单一触发因素去干预疾病,脱发多重机制研究为更准确并多方位的靶点治疗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阻训练改善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12周抗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骼肌功能性抗交感的影响。方法:将30例未经治疗的中老年男性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组,同时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12周(3次/周)渐进性抗阻训练。于干预前、后分别利用冷加压实验(CPT)激活受试者交感神经系统,测定其安静及握力运动时前臂血液动力学变化。交感缩血管反应参数用CPT诱导肱动脉电导(FVC)的变化率(%FVC)表示,功能性抗交感参数(即肌肉收缩抑制交感缩血管反应的能力)用握力运动时与安静时交感缩血管反应的差值(△%FVC)表示。结果:干预前2组受试者△%FV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为(7.4±8.6)%,对照组为(7.9±11.3)%, P=0.883]。干预后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发现2组受试者△%FVC[高血压组为(17.1±5.8)%,对照组为(16.9±9.7)%]均明显升高( P<0.05),此时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2周抗阻训练能明显改善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同时发现血压升高本身并不能破坏机体功能性抗交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干预交感神经治疗电风暴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电风暴是短时间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脏电不稳定状态,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24 h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3次。电风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其生命。心脏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电风暴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干预交感神经活性是治疗电风暴的潜在手段。目前干预交感神经活性的主要方式包括镇静、去肾交感神经、硬膜外麻醉、星状神经节干预等。本文综述了电风暴和干预交感神经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复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述使用重复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术(R-SGB)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电风暴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药物干预无效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速电风暴患者。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左侧R-SGB,阻滞药物为5 ml 1%利多卡因,1次/d,连续阻滞7 d。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随访出院后室性心律失常复发及临床转归情况。统计分析患者阻滞前后室速的负荷变化及长期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年龄为(51.5±13.6)岁,均为男性,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剩余2例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和1例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7.8%±6.6%。治疗后6例(75%)患者终止了电风暴,与治疗前[43.0(13.3,276.3)]相比,患者治疗开始后第1天[1.0(0.3,34.0), P<0.05]及治疗完成后第1天[0.5(0.0,19.3), P<0.05]的24 h内室速负荷均明显减少。治疗过程未发生操作相关重大并发症。干预后平均随访(4.8±1.1)个月,患者首次室速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个月。 结论:微创R-SGB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终止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电风暴的新方法,可作为稳定室速电风暴的重要过渡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HS合并不同血压昼夜节律的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不同血压昼夜节律的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6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PSG监测时同步对其行夜间连续无创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监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以低频率/高频率来间接反映交感神经活性。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昼夜节律减弱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为0~10%),夜间血压增高组(夜间血压下降率≤0)。分析比较组内及组间CPAP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紊乱参数,血压参数,交感神经活性等。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CPAP降压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间的睡前收缩压,OSAHS疾病严重程度,嗜睡评分,入睡前清醒期交感神经活性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PAP治疗后的整体睡眠期血压水平出现了微弱的下降[收缩压下降4.6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2.4 mmHg;均 P<0.001]。亚组分析发现,夜间血压增高组收缩压较基线值平均下降11.1 mmHg,舒张压下降4.9 mmHg(均 P<0.001),而正常昼夜节律组及昼夜节律减弱组的血压水平在CPAP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另外,三组睡前清醒期交感神经活性无差异,而睡眠期交感神经活性呈递增趋势。夜间血压增高组CPAP干预后的睡眠期交感神经活性较基线水平降低( P<0.001),而其他亚组在干预前后无差异。在控制年龄等基线资料后,回归方程显示,睡眠期血压下降幅度与夜间血压增高型血压节律(收缩压: β=0.548, P=0.002;舒张压: β=0.454, P=0.013)及夜间平均脉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密切相关(收缩压: β=0.410, P=0.046),而与OSAHS疾病严重程度,日间嗜睡,基线血压值均无相关性。 结论: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中重度OSAHS患者,夜间血压增高型血压节律是预判其可从CPAP治疗中获得降压作用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0.15 MPa高压氧干预对某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0.15 MPa高压氧干预下某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规律,为青少年群体的健康维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愿参加的42名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高压氧干预采用空气加压5 min到0.15 MPa,停留60 min,持续面罩呼吸纯氧,5 min减至常压出舱。每周1次,连续7周。高压氧干预前后采集心电图,采用频域分析法获取心率变异性数据,分析干预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0.15 MPa高压氧干预后,参试者最快心率由(89.81±15.40)次/min降至(84.44±15.36)次/min,最慢心率由(58.02±8.49)次/min降至(54.69±7.42)次/min( P<0.001)。低频功率(LF)无明显变化( P=0.478 3);高频功率(HF)由(965.93±861.05)ms 2升至(1 282.43±1 119.06)ms 2;LF/HF由2.00±1.11降至1.65±0.85;总功率(TP)由(12 046.91±14 863.16)ms 2升至(21 161.84±22 321.06)ms 2;超低频功率(ULF)、极低频功率(VLF)明显升高;HFnorm、LFnor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HF和LF/HF的变化与干预次数无相关性。 结论:每周1次0.15 MPa的高压氧干预可提高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能力,进一步调节其自主神经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儿童伴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临床及预后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中,6例伴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患儿的临床特征、花费及预后,发现伴PSH的抗NMDAR脑炎意识障碍重(入院时GCS中位评分7.5分)、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中位天数53 d)、住院花费高(中位花费23.0万元)、起病时神经功能损伤重(入院时mRS中位分数4分)、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长(mRS恢复至0~2分,中位时间7个月),与不伴PSH的抗NMDAR脑炎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故应重视抗NMDAR脑炎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早期识别并干预PSH,以期减少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及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1C标记的心脏交感神经受体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自主神经系统在调节心血管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整的神经支配是心血管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许多心脏疾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经出现了神经系统的改变,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神经递质类似物PET显像可对此进行评估,其可以灵敏地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完整性、神经元的分泌功能及活性,以便对心脏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近年来 11C标记的心脏交感神经受体显像剂发展迅速,笔者综述了其中几种显像剂的研究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冷水浸泡对青年女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课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冷水浸泡(CWI)对青年女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课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8月现役上海市15名18岁以下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隔周参与两次相同内容的大负荷训练课.依据运动后恢复措施分为CWI组和被动休息(CON)组.比较两组运动负荷.采用POLAR V800心率表,记录运动前(T0)、运动后5 min(T1)、干预后即刻(T2),以及运动后21 h(T3),4个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数据[心跳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标准化(HFnu)、低频标准化(LFnu)和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采用MT-SportsP100足球运动监测分析系统收集训练负荷数据.结果 两组跑动距离、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组SDNN和RMSSD值在T1时低于T0,T2时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WI组SDNN和RMSSD值在T1时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3时两组SDNN值和RMS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WI组T2时SDNN值和RMSSD值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HFnu值低于T0,LFnu值和LF/HF值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HFnu、LF/HF和LFnu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负荷训练后短时间内进行CWI会抑制副交感神经反弹,可能不利于心脏ANS适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