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magic-4D对敏感性皮肤面部自身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Hymagic-4D多元精华液(miniHA、乙酰化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对敏感性皮肤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试验于2019年4月2~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化妆品皮肤科学实验室,纳入敏感性皮肤女性受试者33名,年龄18~65(43±9.5)岁。采用左右面部对照方法,每日早晚洁面后,试验侧用新型透明质酸Hymagic-4D,对照侧用大分子透明质酸。试验前、试验7 d、14 d、28 d随访,内容包括医师评估、无创皮肤生理指标测量、VISIA图像采集及受试者自评。结果:使用产品7 d、14 d、28 d,试验侧皮肤测量a值分别为8.54±3.08、8.87±3.21、8.39±3.21,低于对照侧9.48±3.09、9.51±3.30、9.03±2.95,两侧比较, t=7.00, P<0.05。7 d、14 d、28 d,试验侧皮肤粗糙度评分、干燥度评分、红斑评分均比使用前明显降低( 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侧( P<0.01)。皮肤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pH值、L值、乳酸刺痛试验总分,两侧面部皮肤较均使用前明显改善( t=4.75, P<0.05),两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0 , P>0.05)。 结论:透明质酸Hymagic-4D对敏感性皮肤人群具有一定的屏障修复和辅助红斑消退作用,在减轻敏感性皮肤的炎症方面优于透明质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光增强甘草酸水凝胶支架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免疫调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患者创面中过量的M1型巨噬细胞和过度炎症反应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进程。因此,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水凝胶敷料在临床糖尿病创面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水凝胶存在需要进行复杂的干预和成本高等不足。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新型甘草酸基混合水凝胶敷料,以促进糖尿病创面的快速愈合。这种混合水凝胶由无机锌离子诱导的自组装甘草酸和光交联甲基丙烯酸丝素蛋白(SF)组成的相互渗透的聚合物网络组成,具有良好可注射性和机械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该SF/甘草酸/锌混合水凝胶未添加任何其他物质,但可有效调节炎症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极化。该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水凝胶可安全有效地加速创面修复的3个阶段,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创面的理想敷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水凝胶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水凝胶是由大量的水和交联聚合物网络构成的一种具有柔软性、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水凝胶作为类器官组织培养的基质,可更好地模拟体内微环境;作为药物递送装置,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控制药物的释放;作为伤口敷料,可根据伤口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不同的功能;作为黏膜下流体垫材料,可为内镜手术提供帮助;水凝胶支架不仅能以物理作用支撑管腔,还可局部载药发挥治疗作用。水凝胶功能的多样性为消化系统相关的临床策略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对水凝胶材料在消化系统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打印可降解组织工程听骨支架的制备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结合3D打印技术与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可用于中耳听力重建的组织工程听骨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选择国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LGA)和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按设计配比应用低温沉积方法制备打印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沉积打印装置,根据所需支架的外形设计编程代码,选择合适的打印程序文件,低温环境下制备组织工程听骨支架。支架打印成型后冷冻干燥,灭菌备用。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观特征与内部结构,检测其孔径、孔隙率以及力学特性。结果:3D打印后可获得所需降解支架,呈小柱状,直径1.5 mm,长度6.0 mm,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微孔。扫描电镜下构成支架的单丝呈横竖交织的经纬结构,间距1.2 mm,单丝间有交联孔道互相连接。支架表面可见直径100~400 μm类圆形或四边形孔隙,其间的交联孔道直径约50 μm,周边圆形微孔直径约10~40 μm。在PLGA材料表面附着粒径约700 nm的β-TCP微粒。整体支架的平均孔隙率为(83.43±0.01)%,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含量约0.7 μg/mm 3。经冻干处理后支架机械强度适中,拉伸及挤压后无明显变形,符合组织工程骨力学要求。 结论:运用低温沉积打印法,通过严格控制的流程与条件,可制备供植入实验的高分子聚合物-可降解陶瓷听骨组织工程支架。该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隙率及力学特性,可负载成骨诱导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应用磁性分子印迹技术,从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特异性吸附与分离龙胆苦苷.方法:以龙胆苦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致孔剂,制备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绘制动力学吸附曲线及静态等温线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成功,震荡6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从秦艽中提取和分离龙胆苦苷,吸附量为6.316 mg/g.结论: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可被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捕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虚拟模板MIPs-SPE联用技术对茶叶粗提物中咖啡因的分离纯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儿茶素作为虚拟模板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MIPs)结合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技术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以儿茶素为虚拟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苯乙烯为大分子拥挤试剂,以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测定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保留性能、形貌特征和孔径分布等性能,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所制备儿茶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咖啡因的最优印迹因子为4.57.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后,在咖啡因纯度高于95%的条件下,咖啡因的回收率可达85%以上.结论 以儿茶素为虚拟模板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用于茶叶粗提物中咖啡因的分离纯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聚乙烯亚胺纳米基因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8
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重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基因递送载体是基因治疗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阳离子基因递送载体,在不同细胞系和转染条件下均展现出稳定高效的基因转染效果,其中PEI25k更被视作基因转染的"黄金标准".为解决PEI在基因递送中存在的体内转染效率低、细胞毒性大、靶向性低和负载基因溶酶体降解等问题,该文对基于PEI设计构建新型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高相对分子质量线性PEI、多糖、亲水性的聚合物和右旋糖酐修饰的PEI,交联的低相对分子质量PEI,基于PEI的无机纳米递送载体以及基于PEI的药物与基因共递送载体系统,以期为进一步构建高效低毒的基因递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新型双组分交联封闭聚合物水凝胶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新型双组分交联封闭聚合物水凝胶对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采用背部皮肤打孔法构建SD大鼠创面模型,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水凝胶组、硫酸庆大霉素组、对照组,每组6只.水凝胶组每天在创面处涂抹植物纤维素衍生物水溶液25 μL,同时喷涂氧化淀粉水溶液25μL;硫酸庆大霉素组每天在创面处涂抹硫酸庆大霉素50 μL;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药物干预期间记录每天创面愈合情况并测量创面面积;药物干预10 d后麻醉大鼠,取创面组织测量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并检测组织中IL-6、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从药物干预第4天起,水凝胶组和硫酸庆大霉素组大鼠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水凝胶组与硫酸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水凝胶组、硫酸庆大霉素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织中IL-6、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水凝胶组与硫酸庆大霉素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以及组织中IL-6、TNF-α、TGF-β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双组分交联封闭聚合物水凝胶可加速大鼠创面愈合,减少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各向异性导电性能的柔性应变传感电子皮肤
编辑人员丨2024/2/3
具有生理信号智能传感功能的电子皮肤(e-skins),因其在智能机器人、人机界面和可穿戴医疗系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因此,构建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能的电子皮肤,从而拓宽柔性传感电子皮肤的应用范围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柔性聚乙烯醇(PVA)为水凝胶基底材料,利用磁感应技术诱导具有电、磁性能的纳米复合物Fe3O4@MXene在PVA网络中取向排列,构筑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能的Fe3O4@MXene/PVA复合水凝胶.结果表明,当PVA聚合物的交联度为1.5%,PVA质量分数为8 wt%时,Fe3O4@MXene/PVA复合水凝胶的拉伸模量达到19.49 kPa,断裂应变达到237%,所得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优;当Fe3O4@MXene的质量分数为0.064 wt%时,所得凝胶的导电性能最优,且该凝胶在平行于纳米复合物取向方向的电导率达到0.415 S/m,垂直于纳米复合物取向方向的电导率为0.319S/m.最后,验证了该复合水凝胶作为电子皮肤,用于实现人体手腕关节弯曲角度实时监测的可行性.该电子皮肤接近人体组织的各向异性形态及结构,在生物医学和电子传感等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胶原蛋白覆层聚酯纤维支架材料对模拟人肝衰竭血清成分的吸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构建胶原蛋白覆层聚酯纤维支架材料,评估其对模拟肝衰竭血清成分的吸附性能,以期为人工肝吸附材料来源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在高分子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进行羧基化预处理、EDC/NHS活化、交联及Ⅰ型胶原蛋白偶联等序贯性处理,构建了胶原蛋白覆层的聚酯纤维支架材料PET-COL.对覆层前后的材料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BET比表面积、水接触角测定,并基于模拟人肝衰竭血清,评估材料对白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氨的吸附效果.结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蛋白已被共价连接至PET材料.与改性前的PET-N材料相比,胶原蛋白覆层后,PET-COL亲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P<0.001),比表面积从0.52 m2/g增加为0.63 m2/g.进一步对材料改性后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ET-COL对模拟肝衰竭血清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血氨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改性前(P<0.05).PET-COL和PET-N对白蛋白几乎没有吸附作用,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胶原蛋白覆层后,可以提高PET-COL对模拟肝衰竭血清成分的吸附性能,为血液净化吸附材料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