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产妇1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行常规门诊产检护理,观察组8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强化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检次数、孕期体重增幅、产程检查配合情况及缓解分娩疼痛技巧应用等产前认知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焦虑(SAS)及抑郁(SDS)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强化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方式为孕产妇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缩短产妇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二胎产妇40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进行调查,并根据结果分为研究组(有负性情绪产妇)与对照组(无负性情绪产妇),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产科特征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0例二胎产妇中,负性情绪76例,发生率19.00%,职业、妊娠合并症、分娩陪伴、孕期增重、产前焦虑、产前抑郁、家庭月收入均可能是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均 P<0.05)。研究组新生儿性别不满意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早接触早吸吮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产妇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职业、有妊娠合并症、无分娩陪伴、孕期增重、产前焦虑、产前抑郁、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均是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接触早吸吮、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是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二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发生风险较高,且无职业、有妊娠合并症、无分娩陪伴、孕期增重、产前焦虑、产前抑郁、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均会增加其产后负性情绪发生风险,早接触早吸吮、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可有效降低其产后负性情绪发生风险,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期静观分娩训练法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观分娩训练法在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改善产妇情绪,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日—2019年1月23日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的12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名,研究期间脱落10名,最终纳入研究者为110名,对照组56名,试验组54名。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采用课程形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静观分娩训练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DASS-21)评价产妇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压力状况,采用VAS评价其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干预1个月后DASS-21量表中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产后1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静观分娩训练法应用于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中可有助于改善产妇情绪,缓解疼痛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助产士基于经典案例分析联合共情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助产士基于经典案例分析联合共情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产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助产士进行共情干预)和观察组(助产士基于经典案例分析联合共情干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长、自然分娩率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以及不同时间(产后1 w、1月、2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长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0.77%,高于对照组的55.77%;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9.23%,低于对照组的38.46%( 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产后1月、2月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0.77%、84.62%,高于对照组的53.85%、59.62%( P<0.05);观察组的产前、产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1%、90.38%均高于对照组的76.92%,75.00%( P<0.05)。 结论:助产士应用基于经典案例分析联合共情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缩短产程,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母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妊娠期母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孕妇基本人口学信息、产科信息、妊娠期暴露等信息,采集孕妇妊娠早、中、晚期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回溯性检测母亲血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 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1.5-5)评估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母体亚甲减对学龄前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关键期。 结果:本研究制定了马鞍山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 P2.5~ P97.5):妊娠早、中、晚期TSH的参考范围分别为0.04~4.90 μIU/mL、0.75~6.08 μIU/mL、0.58~5.59 μIU/mL;FT 4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3.19~23.27 pmol/L、9.14~15.32 pmol/L、9.53~17.45 pmol/L。亚甲减检出率妊娠早期为2.0%(25/1 224),妊娠中期为1.6%(19/1 218),妊娠晚期为1.7%(21/1 220)。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妊娠早期母体亚甲减与子代焦虑或抑郁发生风险有关( OR=3.06,95% CI 1.05~8.98),妊娠中期母体亚甲减与子代情绪反应发生风险有关( OR=2.65,95% CI 1.13~6.21)。 结论:建立马鞍山地区孕妇甲状腺激素特异性参考范围有利于该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诊疗。妊娠期母体亚甲减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妊娠早期亚甲减与焦虑或抑郁发生有关,妊娠中期亚甲减与情绪反应发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易感性人格、压力源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状况与人格、妊娠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或在产科住院的符合调查要求的29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确诊产前抑郁分为对照组(正常情绪组, n=245)与观察组(产前抑郁组, n=45),对比两组孕妇的人格状况与压力大小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P量表E量表,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N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其他压力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人格P、E、L、N评分,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 P<0.05)。 结论: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与孕期压力应激及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将心理评估纳入产前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前会阴按摩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产前会阴按摩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纳入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会阴按摩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分娩结局情况。结果:实施产前会阴按摩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模式后,研究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初产妇( P<0.05),研究组初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初产妇( P<0.05),研究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会阴按摩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初产妇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分娩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联合瑜伽训练对孕产妇焦虑抑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联合瑜伽训练对孕产妇焦虑抑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档并按要求定期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联合瑜伽训练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母婴结局、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产妇满意度的差异。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AS:(36.86±6.89)分,(44.12±11.04)分;SDS:(38.92±7.62)分,(48.20±1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SAS=-3.946, tSDS=-5.077,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2.92±0.49)分,(2.57±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46, P<0.05)。干预后,试验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0.0%,26.0%;4.0%,16.0%),试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86.0%,68.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剖腹产2=4.336, χ巨大儿2=4.000, χ母乳喂养2=4.574,均 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BMI评分低于对照组[(26.11±2.18)kg/m 2 ,(28.02±1.97)kg/m 2]( t=-4.609, P<0.05)。干预后,试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82.0%) ( χ2=5.005, P<0.05)。 结论: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联合瑜伽训练有助于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孕产妇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体型恢复度、满意度,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室出血胎儿的结局和预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宫内诊断脑室出血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及预后,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胎儿神经系统超声(neurosonogram, NSG)确诊的89例脑室出血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并随访至3个月以上。采用儿童发育筛查系统ASQ-3(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Third Edition)、ASQ-SE(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Social-Emotional)评估患儿身体发育、沟通、运动、社交情绪等发育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89例脑室出血胎儿中,66.3%(59/89)同时行胎儿颅脑MRI检查,其中54.2%(32/59)MRI与NSG均诊断脑室出血,33.9%(20/59)NSG诊断脑室囊性陈旧出血、MRI漏诊病例在新生儿期的颅脑超声均证实有脑室出血,11.9%(7/59)失访或引产。MRI在证实超声诊断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补充诊断3例脑皮质发育畸形、3例硬膜下出血和2例脑实质出血。(2)89例胎儿中的37例(41.6%)在生后行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均显示脑室少量陈旧出血,与胎儿NSG诊断一致。(3)脑室出血合并侧脑室增宽38例次(失访3例、引产18例、胎死宫内1例、生后预后良好15例、预后不良1例),合并严重出血后遗症10例次(失访1例、引产9例),合并颅脑畸形10例次(失访1例、引产8例、生后预后不良1例),合并颅外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生后预后均良好)。(4)胎儿Ⅰ、Ⅱ、Ⅲ、Ⅳ级脑室出血例数分别为29、30、16、14例。89例胎儿中共失访12例,胎死宫内3例(均为Ⅳ级脑室出血),引产31例,分娩并生后随访43例。随访43例中,2例(1例Ⅰ级脑室出血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Ⅲ级脑室出血胎儿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不良;其余41例预后良好,其中胎儿期脑室出血Ⅲ级1例、Ⅱ级17例、Ⅰ级23例。结论:胎儿NSG是胎儿脑室出血的首选筛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与胎儿预后可能相关,孤立性Ⅰ、Ⅱ级脑室出血胎儿预后相对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