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急诊护理质量和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均 P<0.05),且观察组家属S-AI、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 P<0.05);观察组急诊护理质量、急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 结论: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可促进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症状改善,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且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亲情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焦虑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激励式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健康信念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HAMA评分、满意度评分、健康信念水平及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满意度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健康动力方面、益处方面、易感性方面、严重性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亲情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可有效提高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其焦虑状态,提高其健康水平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契约学习法结合链式亲情护理改善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适应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契约学习法结合链式亲情护理改善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适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1例,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1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链式亲情护理+契约学习法,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积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心理适应性、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APGAR、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适应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过程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契约学习法结合链式亲情护理能提高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家庭功能,提高患者心理适应性和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放疗患者参加接纳承诺疗法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肿瘤放疗患者在参加接纳承诺疗法(ACT)后的心理体验,为肿瘤放疗患者的ACT心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与补充。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3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治疗的17例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积极的身心体验(包括改善躯体症状、缓解负性情绪、配合粒子治疗);获得个人成长(包括学习灵活多样的心理应对策略、收获互帮互助的友谊、感悟难能可贵的亲情、勾画未来美好的生活);优化ACT干预方案的建议(包括根据患者情况组建团队、增加活动频次、尝试在室外缓解体验练习、增加干预方案的延续性)。结论:ACT能帮助肿瘤放疗患者改善身心健康、应对心理问题,使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治疗和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小儿水痘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小儿水痘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90例小儿水痘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均连续护理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疱群结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内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社会交往、家庭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在水痘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疾病恢复,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感觉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感觉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PD患者46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自我感觉负担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实施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参照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觉负担,对患者获取正面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限制负重活动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限制负重活动的体验,探讨影响患者坚持限制负重活动的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3—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门诊就诊的19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访谈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访谈的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5~78岁。访谈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限制负重活动依从性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归纳为3个主题,13个亚主题,即微观系统层面(日常生活需求、益处和风险感知、固化的运动习惯、疾病状态、运动治疗信念不足、压力与愧疚感),中观系统层面(医护患信任关系、健康教育、适当的激励、经济负担、亲情支持),宏观系统层面(医疗资源有限、信息支持不足)。其中阻碍因素(10个)多于促进因素(5个),阻碍因素包括日常生活需求、固化的运动习惯、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痛觉减退、运动治疗信念不足、压力与愧疚感、健康教育缺陷、经济负担、亲情支持不足、医疗资源有限、信息支持不足;促进因素包括益处和风险感知、足部疼痛、医护患信任关系、适当的激励、亲情支持。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限制负重活动依从性受多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从微观、中观、宏观各层面共同干预,从而提高患者限制负重活动依从性,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疾病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鼻内镜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心身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经鼻内镜手术后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卧床期间的心身体验与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0年7—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12例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访谈资料,并进行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置管期间体验与需求归纳为3个主题:身心不适感明显:疼痛,体位限制的不适,期盼最小化约束方案;知情和认知需求:了解置管的原因、置管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亲情和专业照顾需求:渴望获得医务人员专业照顾与更多关注、渴望家人陪伴,达到舒适度更大提升。结论:临床护理应以患者心身感受及需求为重要依据,积极探索适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的个性化干预措施,制订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内容,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舒适度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治疗重症脑炎患儿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用于重症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南石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加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方式;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苏醒率、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 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患者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5.38±0.78)分,对照组为(5.21±0.71)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周为(6.81±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3±1.03)分, P<0.05〕;治疗第2周为(8.49±1.45)分,高于对照组(8.42±0.81)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3周为(10.64±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1.58)分, P<0.05〕;治疗第4周为(10.65±1.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8±1.42)分, P<0.05〕。 结论: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能明显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渗透亲情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渗透亲情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渗透亲情护理。于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后1 d、术后7 d及术后30 d使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breast cancer,QLICP-BR)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生存质量水平。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的各CD-RISC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各CD-RISC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94.44%)高于对照组(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QLICP-BR量表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后1 d的QLICP-BR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与术后30 d时,观察组的QLICP-B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渗透亲情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