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器械零售的相关规定及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疗器械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特殊商品.目前在法规层面,对于哪些医疗器械可以零售,零售企业如何识别说明书中标注的安全使用特别说明,如何做好零售医疗器械经营,均缺乏明确的要求,导致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存在困惑.由于零售经营企业和使用者的知识、认知良莠不齐,部分产品的非预期使用可能存在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医疗器械零售的市场现状、监管要求、医疗器械零售与药品零售的相关要求对比,指出医疗器械零售面临的问题,提出规范医疗器械零售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监管机构细化监管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零售产品范围、产品标识、经营方式及经营范围;注册人、备案人做好零售产品标识安全使用提示;经营企业合规经营,并配备具备医疗器械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零售人员;同时,监管机构、注册人或备案人、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加强消费者安全用械教育,从而保障消费者准确购买并安全使用医疗器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县级医院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专科建设情况和慢性病管理状况,为提升县域内高血压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9—11月,课题组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纳入我国24个省份的597家县级医院,对医院的高血压专科设置、专业队伍建设以及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制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97家县级医院中,54家(13.5%)设置了独立的高血压专业科室,147家(24.6%)有高血压门诊,143家(24.0%)有高血压病床,294家(49.2%)有高血压专科团队;431家(72.2%)医院的门诊有高血压诊治流程,454家(76.0%)病房内有高血压诊治流程,535家(89.6%)的医院有高血压转诊流程;473家(79.2%)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了县域医疗共同体,其中紧密型167个;97.7%的医院配备基本的高血压危险分层筛查项目,63.8%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初筛。结论: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布局基本形成,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重点加强高血压专业队伍建设,强化高血压诊疗规范化管理,畅通高血压分级诊疗路径,以提升我国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广东地区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现况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广东地区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管理的现况。方法:对来自广东地区60家医院的175名护士自2022年6月至7月提交的175份有效问卷填写结果进行分析,问卷内容包括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况(设施配备及人员配置、风险筛查、方案制定、实施、质量控制)、护士对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知识的掌握、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随访现状及护士参加肠内营养专项培训意愿等。结果:(1)在肠内营养设施配备和人员配置方面,使用肠内输注泵和加温输注器的比例只有76%和36%,且具备多学科团队配置的比例只有3%;在风险筛查方面,能对所有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风险筛查的占比仅63%;在方案制定方面,无肠内营养流程的比例达44%;在实施方面,≤48 h开始肠内营养、使用胃肠功能评估表进行胃肠功能评估的执行率<50%;在质量控制方面,科室有肠内营养护理敏感指标的比例<50%。(2)14个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的风险管理问题中正确率高于70%的仅3个。(3)78%的护士表明患者曾出现过肠内营养并发症,77%的护士表明患者/家属咨询过肠内营养相关问题;81%的护士想参加肠内营养相关的培训或进修,88%的护士想加入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联盟,为转诊及出院后患者服务。结论:广东地区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况不容乐观,护士对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知识掌握不足,但参加肠内营养专项培训意愿强烈,建议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工作量与患儿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医疗工作量已成为与不良预后相关的重要指标。有研究使用占床率作为替代指标衡量工作量。然而,少有研究测算一线医疗人员(主治医师、护士、医生助理)的工作量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本文假设一线医疗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占床率和人员配备)与不良预后和不必要的化验有关。设计:回顾性单中心研究,收集时间明确的医嘱、医嘱执行确认者和患者信息。在控制年龄、体重、入院类型、STAT评分、诊断、手术次数、医嘱、医务人员配置、诊疗经验和时间固定效应的情况下,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占床率对医嘱、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影响。场所:一家独立的儿童医院有27张床位的三级心脏重症监护室。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儿科心脏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0~18岁)。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1 468例入院患儿中,共16 500条影像检查医嘱和73 113条实验室化验医嘱。中位年龄6个月(12 d~5岁),体重6.2 kg(3.7~16.2 kg);外科患儿840例(57.2%),内科患儿628例(42.8%)。ICU团队包含16名高年资医师和31名一线医务人员。患儿病死率为4.4%,中位住院时间5(2~11)d,中位占床率89%(78%~93%)。占床率每增加10%,每例患儿的影像医嘱增加7.2%( P<0.01),实验室结果回报时间延长3%( P=0.015),住院时间增加3 d( P<0.01)。提高医务人员配比(>3人)与影像检查减少6%( P=0.03)和实验室化验医嘱减少3%( P=0.04)有关。忙碌日(占床率>89%)天数与住院时间延长( P<0.01)及病死率升高( P<0.01)有关。 结论:床位占用率增加和人员配置减少与病死率、住院时间、影像医嘱和实验室周转时间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心脏重症监护室系统的性能在高占床率和低人员配置时会有所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实践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探讨医院临床专科护理建设中的实践成效。方法:构建以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从9个重点护理专科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评价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成效,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患者就医体验。结果: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新增专科特色护理17项、重点护理技术14项,构建12个亚专科护理品牌项目。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体得分为(80.40±15.72)分,高于实施前的(77.97±16.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医护合作、专业提升、人力配备、社会地位及薪酬待遇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项目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院级层面表扬事件由218件增加到567件。 结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在促进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治的仁济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目前正在我国肆虐。已经证实,新冠肺炎存在明显的院内感染现象,给外科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结直肠外科并不是此次抗击疫情的一线学科,但在特殊的形式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在保护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健康以及病区和医院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以往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当下的艰巨任务。笔者参照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结合《上海仁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文件汇总》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开展结直肠外科临床工作,分享了如何在疫情防控情况下,针对结直肠肿瘤急诊患者的诊疗流程、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准备择期入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处理、病房的防护、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医务人员及手术室、手术器械的防控措施。其中特别强调的包括:(1)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贯穿于结直肠肿瘤整个诊疗过程,MDT成员中,除常规相科室外,呼吸科和感染科也需列入。(2)肠镜检查有可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对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风险,故仅优先对于可能危及生命的急诊患者(出血、梗阻、消化道异物等)进行;若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不采取内镜下减压措施,直接拟定急诊手术治疗方案。(3)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应放置于隔离病室,配备单独医疗器具,在指定的独立负压(-5 Pa以下)手术间完成手术;围手术期伤口换药等使用过所有一次性物品、体液、粪便等,均按医疗废物规范进行处置。(4)参加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实施三级防护,术后应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4 d。希望能对同道有所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密度填充及伪影消减技术提高带金属植入物患者IMRT剂量准确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提高带金属植入物患者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准确度的方法。方法:利用具有金属伪影消减技术的CT模拟机对插入金属棒的CIRS调强模体和8例椎体中植入了钢钉并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扫描,在获得的常规CT图像、金属伪影消减技术CT图像及对其金属区域进行密度填充的图像上设计治疗计划。在模体中比较单个射野及IMRT计划的计算结果与剂量测量结果,同时对患者IMRT计划中金属植入物及其伪影对照射剂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基于常规CT图像的放疗计划中,射野入射路径未通过金属区域时,单个射野的剂量计算误差为3.85%,通过金属区域时射野计算误差范围达4.46%~74.11%。IMRT计划中存在入射路径通过金属区域的射野时,其误差可能超出临床可接受的范围,计算误差随这种射野所占剂量权重的增加而变大。当采用密度填充及伪影消减技术处理图像后,上述单个射野的计算误差分别为1.23%和0.89%~4.73%,IMRT计划的剂量误差为1.84%。若单独采用密度填充技术处理金属区域,IMRT计划的剂量误差为1.88%。基于常规CT图像的患者IMRT计划中,受金属植入物及其伪影的影响,实际靶区受到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处方剂量覆盖率较计划结果下降,危及器官剂量相近。结论:基于常规CT图像的放疗计划中,入射路径通过金属区域的射野可能产生较大的剂量计算误差。如果植入的金属材料已知,在计划系统中对金属区域进行密度填充能有效提高计划的剂量计算准确度。伪影消减技术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进一步减少剂量计算误差,对于配备这种功能的CT机进行带金属植入物患者的模拟定位时应作为常规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指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精准放疗时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疗的主要设备,能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使之可靠运行,是保证放疗精确实施的先决条件。本指南为国内医疗机构制定本单位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控方法提供指导,范围涵盖机械性能、安全联锁、剂量学性能、图像引导、特殊照射等多方面内容。在制定指南时,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旨在将国内各机构的质控项目统一化。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的医疗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质控人员,建议每台加速器至少配1名医学物理师。对于日检项目,由技师或医学物理师完成;对于月检及年检项目,由医学物理师完成。参加质控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并经过完善培训,测量结果由高年资医学物理师审核并存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儿科急诊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儿科急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28家医院中6家无行政上独立的儿科急诊或者无独立的儿科急诊区域。22家医院中,除了1家二级医院缺少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其余医院儿科急诊专科医生数平均9.7名。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占在岗医生数的比例平均为70.0%。22家医院中,18家(81.8%)儿科急诊是24 h开放的,14家(63.6%)具有独立的预检分诊,8家(36.4%)儿童急救室与成人合用。22家医院中,20家医院填写了儿科年急诊总量,儿科年急诊总量在2 791~467 428例次,平均为93 966.65例次。结论: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儿科急诊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培训不达标、设备配备不齐全、关键急救技术缺失等问题,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仍需要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问题导向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法,可促进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某院分析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自2019年开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科研经费管理实践。通过从制度和流程等方面健全内控机制、多举措减轻科研人员的报销负担、对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采用资金池管理方法分批次配备院内配套经费等举措,有效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