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我国老年人的家庭代际支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的概念及内涵,为老年人居家照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与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7篇、英文文献18篇.家庭代际支持的3个定义属性包括:多维度的非正式支持、抚养和反哺的双向互惠、不均衡的资源流动.先决条件包括人口学因素、家庭结构和居住安排、卫生政策,相关结局指标包括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自评健康、主观态度、社会参与及医疗服务利用.结论 家庭代际支持在老年人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着其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未来政策制定和社区服务应更加关注如何优化家庭代际支持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其有效实施,并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宁波市1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传播力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特征。方法:收集15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伽马分布拟合病例代际间隔时间(Tg),使用基于SEIR模型计算基本再生数( R0)。 结果:15起聚集性疫情中共有确诊病例52例、涉及5例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23日至2月4日,以女性为主,潜伏期为(6.11±3.38)d。Tg为(6.93±3.70)d,在<60岁、≥60岁组及男、女性之间,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51)。按照本研究估算的Tg计算,宁波市新冠肺炎感染的 R0为3.06(95 %CI:2.64~3.51);按照文献报告的病例Tg为7.5 d计算, R0为3.32(95 %CI:2.51~9.38)。 结论: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Tg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不大,COVID-19早期致病和传播力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确诊病例时序传播图及活动轨迹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时序传播图和病例活动轨迹表在描述某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模式方面的优势,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某地区某时段确诊病例按照其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密切接触人数及相互关系,绘制时序传播图和发病前14 d的活动轨迹表。结果:截至2020年2月10日,该地区报告的6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中,确诊57例(含死亡1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输入性病例57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0.48 %),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3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7.14 %),病例间互为亲友关系或同乘乘客,病例代际已传播至第4代。 结论:确诊病例时序传播图和活动轨迹表提示,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聚集性传播成为当地疫情发展的主要构成。确诊病例时序传播图和活动轨迹表简单明了,可一图看懂当地传播模式,值得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0—2019年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孕前健康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获得孕前人群健康风险的时间、空间及人群分布数据。方法:对2010—2019年10年间云南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 445 656对农村夫妇健康风险因素的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9年间,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中,妻子生育年龄风险逐年增高(线性检测值5 175.82, P<0.001),偏瘦率逐年降低(线性检测值503.43, P<0.001);丈夫和妻子超重率逐年上升(丈夫线性检测值6 358.09, P<0.001;妻子为4 947.09, P<0.001);生育间隔期避孕率逐年下降(线性检测值40 389.67, P<0.001)。云南省16个州市的地区分布方面,超重率、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患病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梅毒阳性率、糖尿病风险、地中海贫血风险、环境暴露、不孕症风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州市卡方检验均 P<0.05)。人群分布方面,备孕胎次越高,孕前健康风险越高;经济越落后,生育年龄风险越高,乙肝梅毒阳性率越高,地中海贫血、不孕症风险越高;经济越发达,超重率越高,环境暴露风险越高,男性吸烟饮酒率越高(线性检测均 P<0.05)。 结论:需高度重视超重、肥胖发展趋势,加强避孕节育宣传指导。乡村振兴应关注落后地区的乙肝、梅毒传播;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控资源的分配需要向滇南高风险地区倾斜;需精准防控孕前生殖健康风险,推进项目向及时、连续、完整、系统的服务转型,阻断疾病代际传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胎儿编程:母体肥胖引起代际肥胖的研究现状及逆转途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胎儿编程指胚胎和胎儿期间,许多器官结构及功能经历的编程。胚胎和胎儿期间任何刺激和损害均可引起器官发生适应性改变,母体肥胖则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依据最近涉及孕产妇肥胖动物模型和人类的研究,着重从胎儿编程角度出发,对母体肥胖所致代际肥胖的机制以及逆转策略作一综述,以期逆转育龄妇女肥胖对后代肥胖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代际差异的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代际差异视角,了解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共性与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1—3月选取来自全国23所综合医院的12 29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及个人-环境匹配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个人-环境匹配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不同代际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 291份,回收12 291份,剔除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 753份,有效回收率为95.62%(11 753/12 291)。结果:"70后"离职意愿低于"80后"和"90后";工作-家庭冲突、个人-组织匹配和近1年是否经历负性事件是不同代际护士离职意愿的共同影响因素( P<0.01);职称、夜班数及生育情况是"90后"护士离职意愿的特异性影响因素( P<0.05);用工形式是"80后"护士离职意愿的特异性影响因素( P<0.05)。 结论:"80后"及"90后"护士的离职意愿均高于"70后",且不同出生年代的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建议针对护士的代际特征制订干预策略,有效降低护士离职意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播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选取截至2020年2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所有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共245例,将其分为输入型(116例,47.3%)和本地型(129例,52.7%)病例,分析其基本特征、时间分布、传播方式、代际间隔及潜伏期传播等。本地型病例的年龄(51.74±15.67)岁,以及女性(69例,53.5%)、家务待业及离退人员(40例,31.0%)、发病时隔离患者(50例,38.8%)比例均高于输入型病例[分别为(40.66±15.41)岁、(45例,38.8%)、(21例,18.1%)、(17例,14.6%)]( P值均<0.05);密切接触者感染率0.8%(31/3 666)低于输入型病例2.0%(69/3 435)( P<0.001);本地型病例感染的主要来源为亲属(70例,54.3%),感染的主要方式为生活和聚会/聚餐(90例,69.8%);潜伏期传播所占比例为15.5%(20例),二代病例与传染源接触至发病的间隔天数约为4 d,代际间隔天数约为6 d。综上,陕西省本地型病例感染的主要途径为与传染源共同生活和聚会/聚餐,目前存在一定比例的潜伏期传播病例,建议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应从病例发病前4 d或更早时间开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年1—4月河北省63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4月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301例,男女比例0.97:1,中位年龄45.0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48.84%)。河北11个设区市均有聚集疫情报告,报告起数最多的是保定市10起(28例),其次石家庄9起(31例)、沧州9起(52例),各地发病数与手机定位活跃度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 r=0.161, P=0.035)。69.85%(44/63)的疫情为家庭聚集,家庭内的聚餐或聚会导致58.96%病例发生。40起(63.49%)为湖北输入型疫情,疫情规模2~40例不等。仅发生一代病例事件14起(34.15%),二代病例事件23起(56.10%),三代病例事件4起(9.76%)。一代病例与二代续发病例的代际间隔平均为5.07 d(95% CI:[3.16~6.99]),中位6 d,二代与三代平均为8.86 d(95% CI:[6.87~10.85]),中位7 d。16例续发病例平均潜伏期5.1 d(95% CI:[3.74~6.51])。 结论:2020年1—4月河北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为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家庭内部的聚餐、聚会等密切接触是造成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生育——从生命起源守护人口健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口健康不仅是指一代人的生育全周期的健康,还包括通过维护健康生育来保障跨代际的健康,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石。本文围绕“健康生育”的内涵与范畴,针对我国正面临的育龄人群生育力下降、高龄妊娠及危重妊娠期并发症增多、出生缺陷防控难以取得进一步突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需求上升、新发重大传染病威胁加重等严重影响健康生育的问题和挑战,从生育政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学科布局及协同创新等方面探讨健康生育领域的中长期发展布局与战略规划,旨在从生命起源守护健康,保障人口健康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甜味剂对母婴代谢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高糖和深加工食品在饮食结构中占比增加。长期大量高糖摄入被认为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基于食品工业的发展,高果糖玉米糖浆、低能量甜味剂、功能性甜味剂部分代替了传统甜味剂——糖,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中。但食糖在全球范围的生产消费总量仍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各类甜味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改善生命早期营养质量和代谢环境被认为是打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代际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孕产期妇女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和饮食特性,对各类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高,并对子代早期发育和代谢编程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甜味剂在该群体中的相关研究证据尚不充分。该文对饮食中甜味剂的种类特性及其对妊娠期妇女和子代代谢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