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专业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对网络伦理的概念、评估工具、护理专业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高网络伦理意识,引导其规范、文明使用网络和构建良善有序的网络环境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针刺研究》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清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针刺研究》以刊登针灸基础研究论文为主.为避免发表动物实验伦理失范文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 35892-2018),制定以下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清单,凡本刊拟录用的稿件需作者对照清单逐项审核,符合要求者才可被录用发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儒家伦理对大数据隐私伦理构建的现代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数据是一种财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个人隐私伦理的失范现象,儒家伦理在构建大数据隐私伦理有其独到之处.以儒家伦理为视角,对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从儒家的诚信、忠恕和慎独等方面探讨其对隐私的保护价值,揭示了儒家的诚信之本为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设置了道德底线,慎独之法为数据的监测分享提供了操守方法,忠恕之道为数据的挖掘利用树立了伦理法则,这些对解决数据的高效利用与保障个人隐私的两难问题提供了学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年级医学生动物实验伦理认知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37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低年级医学生对动物实验伦理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低年级医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存在伦理失范现象,尚未形成对实验动物的科学理性态度,对动物实验伦理的认知较为滞后,学校的动物实验伦理教育有待加强.上述情况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层面、组织层面的问题密不可分,同时可能也与低年级医学生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有关.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建章立制、课程设置、氛围营造、加强监管4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网络视频直播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实践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移动互联网Web3.0时代的到来,传统基于现场面对面对话(传达)模式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体系逐渐向基于互联网(网络视频直播)模式(现场与网络共存互补)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新框架转变,并趋于成熟.文章主要阐述了网络视频直播介入医学学术会议的动因和新科学交流模式的特征,同时梳理了在实践应用中所出现潜在的侵权问题与实际的流程管理机制缺失、医学伦理道德失范及学术共享局促等问题,并围绕法律完善、管理机制、可直播标准及增进会议方职责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两者在今后融合有序发展提供积极地参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缺陷和完善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中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重大伦理失范行为频发,原因之一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存在缺陷.因此,建议提高其立法层级以扩大适用范围;明确各级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权限;加强对研究人员发起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性的监管;增加"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规定"一章以集中规定对高危生命技术的限制、禁止或有期限的禁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责任伦理拓展伦理视野和伦理视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增加配合此法的"滥用生命技术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学伦理学的新视角:身体伦理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命伦理学没有走出笛卡尔普遍理性原则的窠臼,失察于身体的伦理意义;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在伦理实践遭遇着失能、失效、失范的局面.医学伦理学强于普适伦理法则的颁行,弱于对身体感受和情境事件的回应;身体伦理学以身体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具身性,强调关注患者的整体性身体,强调身体感受.身体伦理学作为具象叙事、多线性叙事显现出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身体的本体性存在是身体伦理学的基本观点,身体间性的伦理关系是身体伦理学的重要话题.身体伦理学具有以身体为本体选择、以患者感受为话语方式和以身体现象学为方法学进路等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受试者保护体系的现状与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伦理失范事件不断出现,暴露了我国受试者保护环节的薄弱性.仅伦理委员会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强的受试者保护需求.当前存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行政监管缺位及伦理委员会建设和审查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家层面可考虑制定涉及伦理的法律、完善受试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强制多渠道落实受试者补偿/赔偿角度推进受试者保护体系的建设.医院层面的受试者保护体系可在现有伦理委员会基础上,建立或协同质量控制办公室、培训中心、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研究合同/经费管理、学术委员会、科研诚信委员会/办公室和利益冲突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但作为新事物,仍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情长期探索其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现状及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运用文献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得出健康传播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为新媒体、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医患关系.新媒体对于健康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扩大了传播的可及范围、提高了公众的接受程度等.同时,新媒体环境中的健康传播也存在信息质量难以保障、市场失序等问题.我国应通过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伦理失范与违法成本;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商业伦理规范;完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前置;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健康知识的精准传播与广泛传播等措施优化健康传播体系,以发挥其在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利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看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0.85%的医学研究生能正确判断学术不端行为,各单项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中,正确率较低的是"文章一稿多投";导师指导人数较少组研究生、未接受过科研伦理教育的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看法正确率较低.结论 学术不端行为判断失调是研究生失范行为发生的基础;科研伦理教育对医学研究生正确判断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