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用于尿道瘢痕防治动物实验的超声探头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尿道瘢痕是患者尿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难以通过手术治疗方法清除.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 ultrasound,LIPUS)在抑制纤维化,抑制炎症方面有十分突出的表现,为超声防治尿道瘢痕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目前并没有对超声用于尿道瘢痕的防治作用的报道,另外有关超声抑制纤维化、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新西兰雄兔尿道重建模型设计了一种超声探头,用于LIPUS抑制尿道瘢痕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兔阴茎的尺寸与形状设计探头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预测探头声场,用3D打印技术制造原型机.最后对探头声场进行测试,并且用于动物实验验证其实用性.结果 探头超声频率为2 MHz,治疗腔长度44 mm,直径8 mm.治疗腔沿长度方向上有3个紧邻的治疗区,每个治疗区的半功率长度约6 mm,治疗区内的Isata(时间平均空间平均声强)可通过前端驱动器电源电压进行调节,当电源电压为30 V时,Isata大于0.87 W/cm2.结论 本文设计的超声探头体积小、重量轻、声场均匀,可以对动物尿道实施稳定有效的超声照射,为超声治疗尿道瘢痕动物实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骼肌肉及运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是一种成本低、非侵袭性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骨折与骨不连的治疗.本文综述了LIPUS在多种骨骼肌肉及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内在机制和潜在靶点,发现除了骨折与骨不连之外,LIPUS在治疗骨质疏松、肌肉损伤及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中同样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其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的一种康复治疗手段,而目前国内外对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尚存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各大骨关节炎诊疗指南,系统综述了KOA的最新物理治疗方法。结果发现运动治疗对KO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然而仍缺乏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干扰电疗法、高频电疗以及低强度脉冲超声是作用较为肯定且可以用于KOA治疗的物理因子,而其它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联合复方雄蛾强肾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联合复方雄蛾强肾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ED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波组、中药组、联合组,每组40例。超声波组采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中药组采用复方雄蛾强肾胶囊内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联合复方雄蛾强肾胶囊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阴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超声波组的75.00%(30/40)和中药组的77.50%(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勃起硬度评分(EH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EHS、IIEF-5评分均高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而中医症候积分低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阴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高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血流阻力指数(PFI)、血管阻力指数(RI)低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素-1(ET-1)低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一氧化氮(NO)高于超声波组和中药组(均 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7.50%(3/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联合复方雄蛾强肾胶囊治疗ED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阴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珊瑚状钛酸钡纳米压电涂层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珊瑚状钛酸钡纳米压电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于超声激发下产生的压电效应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为口腔种植体表面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水热反应及高温退火在钛表面制备钛酸钡纳米压电涂层(涂层组),以抛光钛试件为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和水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检测两组钛试件表面形貌、成分、晶相和亲水性;通过压电力显微镜测试涂层组压电性能。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并将其接种于两组钛试件表面,以接种于空白培养板的细胞为空白组;施加低强度脉冲超声干预后,检测细胞增殖和死活情况,评价涂层的细胞相容性;使用碱性磷酸酶(ALP)显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整合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情况,评价涂层促BMSC早期成骨分化的作用。结果:涂层组钛表面呈现均匀的珊瑚状形貌,珊瑚触手直径为70~100 nm;主要成分为四方相钛酸钡;涂层组表面亲水性(水接触角10.12°±0.93°)显著优于对照组(水接触角78.32°±0.71°)( F=10 165.91, P<0.001);涂层具有稳定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约为5 pC/N。细胞实验显示,培养第3天,无论超声与否,涂层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P<0.05);培养第5天,无论超声与否,3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养第7天,涂层组ALP活性显著大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P<0.05);RT-qPCR显示,超声后涂层组整合素和BMP-2 mRNA表达量显著大于其他组,且显著大于未超声涂层组( P<0.05);超声后对照组整合素mRNA表达量显著大于未超声对照组( P<0.05);超声后涂层组RUNX2 mRNA表达量显著大于未超声涂层组( P<0.05)。 结论:珊瑚状钛酸钡纳米压电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压电性能,低强度脉冲超声激发可促进大鼠BMSC早期成骨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治疗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超声组在此基础上辅以LIPUS治疗。治疗20次后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疗程结束后,超声组显效12例(36.4%),有效18例(54.5%),无效2例(6.1%),加重1例(3%),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2例(6.1%),有效19例(57.6%),无效9例(27.3%),总有效率为63.6%。超声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超声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总胆固醇降低,(2.31±1.03)mmol/L比(4.36±0.76)mmol/L( 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24±0.70)mmol/L比(1.74±0.44)mmol/L( P<0.01);三酰甘油降低,(1.04±0.40)mmol/L比(1.28±0.49)mmol/L( P<0.05);载脂蛋白B降低,(0.67±0.25)g/L比(0.90±0.14)g/L( P<0.01)。白细胞介素6降低,(2.87±2.52)ng/L比(4.66±3.30)ng/L( P<0.05);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1.04+1.41)mg/L比(3.80+5.78)mg/L( 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增加,(4.92±1.05)L/min比(4.39±0.97)L/min( P<0.05);每搏量增加,(75.85±17.50)ml/beat比(66.97±15.57)ml/beat( P<0.05);心脏指数增加,(3.05±0.45)L/min 2比(2.51±0.43)L/min 2( P<0.01);心搏指数增加,(37.50±7.14)ml·beat -1·m -2比(43.29±7.96)ml·beat -1·m -2( P<0.01);系统阻力减低,(1 358.29±325.23)dyne·s -1·cm -5比(1 617.94±526.27)dyne·s -1·cm -5( P<0.05);血管总阻力降低,(4.07±24.30)%比(21.32±31.94)%( P<0.05);心率降低,(63.43±7.42)次/min比(69.11±10.89)次/min( P<0.05)。 结论:LIPUS治疗可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血脂、炎症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是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C2C12成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功率密度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骨骼肌C2C12成肌细胞脂联素(Adiponectin)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LIPUS促进C2C12成肌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C2C12成肌细胞根据有无超声干预或超声干预的功率密度随机分为对照组、U 0.1组、U 0.3组和U 0.5组,对照组接受假LIPUS干预,U 0.1组、U 0.3组、U 0.5组分别接受功率密度为0.1 W/cm 2、0.3 W/cm 2、0.5 W/cm 2的LIPUS干预。干预5 d后,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T-钙黏蛋白(T-Cadherin)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联素、AdipoR1、T-Cadheri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化型-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肌细胞生成蛋白(MYOG)和胚胎肌球蛋白重链(eMHC)的蛋白水平,并对4组细胞肌管的分化能力进行免疫荧光化学检测。 结果:LIPUS干预5 d后,U 0.1、U 0.3和U 0.5组细胞相对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U 0.3组和U 0.5组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T-Cadherin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U 0.3组和U 0.5组脂联素、AdipoR1、T-Cadherin蛋白和AMPK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 P<0.05),且U 0.1组和U 0.5组均显著低于U 0.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U 0.3组和U 0.5组C2C12成肌细胞分化指标eMHC、MYOG蛋白水平和C2C12成肌细胞融合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IPUS可促进C2C12成肌细胞的分化,并以0.3 W/cm 2、5 min/d、1 MHz,占空比为20%的LIPUS干预作用最明显,其调控机制可能与C2C12成肌细胞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T-Cadherin的表达上调和下游AMPK磷酸化水平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跟腱损伤小鼠疼痛步态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跟腱损伤小鼠疼痛步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C57BL/6小鼠,采用手术法全层离断右侧跟腱,建立跟腱损伤小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跟腱损伤组和跟腱损伤+LIPUS组,每组7只。术后14 d使用Catwalk步态系统分析足印面积、站立时间、步行周期、脚爪最大强度及步幅5个参数评价小鼠步态功能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跟腱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跟腱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同时在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跟腱细胞,使用1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细胞12 h建立体外细胞模型(LPS组);并对细胞行LIPUS处理(LPS+LIPUS组);同时设置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p65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磷酸化(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4 d,跟腱损伤+LIPUS组患肢足印面积[(0.28±0.13)cm 2]大于跟腱损伤组[(0.14±0.10)cm 2]( P<0.05),患肢站立时间[(0.21±0.03)s]长于跟腱损伤组[(0.11±0.04)s]( P<0.05),步行周期[(0.40±0.05)s]较跟腱损伤组[(0.25±0.05)s]显著延长( P<0.05),患肢脚爪最大强度和步幅与跟腱损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跟腱损伤组跟腱组织增生明显,纤维结构排列疏松且无序,并伴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炎细胞浸润;跟腱损伤+LIPUS组跟腱组织纤维结构排列较整齐,且新生血管和炎细胞浸润程度均有所减轻。术后14 d跟腱损伤+LIPUS组iNOS表达量[(2.84±0.94)%]低于跟腱损伤组[(5.70±0.81)%]( P<0.05)。小鼠跟腱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内NF-κB p65蛋白转位入核,经LIPUS处理后可抑制NF-κB p65蛋白的核转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对照组跟腱细胞不表达iNOS,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为(0.63±0.16);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iNOS(0.99±0.22)和p-NF-κB p65(1.02±0.1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LPS+LIPUS组iNOS(0.62±0.10)和p-NF-κB p65(0.65±0.21)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 P<0.05)。 结论:LIPUS治疗可改善跟腱损伤小鼠步态功能并抑制体内和体外iNOS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LIPUS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波(FLIPUS)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疼痛、功能及其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1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NS组(66例)、FLIPUS组(50例)和联合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TENS组接受TENS治疗,FLIPUS组接受FLIPUS治疗,联合组接受TENS同步FLIPUS治疗。TENS同步FLIPU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中文版Lequesne指数和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IPUS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显著优于TENS组治疗后。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和WOMAC评分分别为(2.87±1.02)分、(6.57±2.27)分和(26.63±8.53)分,均显著优于TENS组和FLIPUS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IPUS组治疗后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显著优于TENS组治疗后,且联合组治疗后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平均峰力矩显著优于TENS组和FLIPUS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FLIPUS联合TENS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缓解疼痛,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方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在两年以上,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可能增加牙周、牙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科学有效地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周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外科手术法,包括截骨术、皮质切开术、压电皮质切开术、微骨手术等;另一类是非手术理化刺激法,包括低能激光辐照疗法、低强度脉冲超声、共振震动、脉冲电磁场、低频脉冲疗法、化学物质局部注射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