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肝低温保存液的发展与革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扩大标准供肝是缓解目前移植供肝短缺的重要举措,但由此产生移植术后并发症增加及移植物存活率下降,促使供肝质量优化方式诞生及发展。尤其是机械灌注的发展,对改善供器官质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器官保存液的研发尤为重要,本文就供肝低温保存液的发展历程及具体作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亚低温对脓毒症小鼠白细胞介素-3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脓毒症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的表达与释放,从而对脓毒症小鼠起保护性作用。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常温组(NT组)、脓毒症亚低温组(HT组),每组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急性脓毒症模型,HT组术后1 h予以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在32~34 ℃,亚低温干预8 h后缓慢复温;NT组CLP术后常规复苏小鼠,维持肛温在36~38 ℃;Sham组不结扎和刺破盲肠,常规复苏。每组取20只小鼠监测术后12 h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术后4 d死亡情况及生存时间;其余小鼠于术后12 h留取血清并处死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3、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脾组织和肺组织IL-3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NT组和HT组MAP随CLP术后时间延长而下降,HT组在术后10 h、12 h MAP(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NT组(10 h:74.4±12.4比62.9±7.2,12 h:68.4±3.7比57.5±9.6,均 P<0.01)。与Sham组比较,NT组和HT组在CLP术后12 h血清IL-3、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3(ng/L):2.21±0.87、0.18±0.04比0,IL-6(ng/L):51.22±18.65、24.68±6.20比1.36±0.34,TNF-α(ng/L):101.43±38.60、72.15±25.12比14.49±5.17,均 P<0.01〕;与Sham组比较,NT组和HT组脾组织、肺组织IL-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3/β-actin:脾组织0.200±0.039、0.135±0.023比0.090±0.023,肺组织0.085±0.009、0.056±0.009比0.039±0.005,均 P<0.01)。HT组小鼠血清中IL-3、IL-6、TNF-α水平较NT组明显下降〔IL-3(ng/L):0.18±0.04比2.21±0.87,IL-6(ng/L):24.68±6.20比51.22±18.65,TNF-α(ng/L):72.15±25.12比101.43±38.60,均 P<0.01〕;HT组脾组织、肺组织IL-3蛋白表达较NT组显著下降(IL-3/β-actin:脾组织0.135±0.023比0.200±0.039,肺组织0.056±0.009比0.085±0.009,均 P<0.01)。HT组肺组织损伤评分及肝组织损伤评分较NT组显著降低〔肺组织损伤评分(分):4.00±1.41比6.67±2.16, P=0.03;肝组织损伤评分(分):3.83±1.47比7.17±2.14, P=0.01〕。与NT组比较,HT组小鼠4 d存活率显著提高(50%比30%, P<0.01)。 结论:亚低温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小鼠IL-3的表达与释放,减轻器官损伤,对脓毒症小鼠起护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压脉冲电场联合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肝癌细胞杀伤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高压脉冲电场(PEF)联合低温等离子体(LTP)对小鼠肝癌细胞杀伤效果。方法:小鼠肝癌细胞H22分为肝癌细胞组(无任何处理)、PEF处理组、LTP处理组、联合A组(先行PEF处理后立即行LTP处理)、联合B组(先行LTP处理后立即行PEF处理)、联合C组(同联合A组,但间隔20 min)、联合D组(同联合B组,但间隔20 min)。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荧光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并计数。20只4~6周龄健康雌性无特定病原体的昆明小鼠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BS对照组、PEF实验组、LTP实验组及联合组(LTP+PEF,无间隔),每组4只。测量并计算肿瘤相对体积和抑瘤率。结果:肝癌细胞组细胞存活率(98.3±0.9)%,PEF处理组(66.8±4.4)%,LTP处理组(62.1±3.9)%,联合A组(43.7±3.7)%,联合B组(31.0±1.4)%,联合C组(46.8±2.9)%,联合D组(39.0±2.3)%。与肝癌细胞组比较,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且四个联合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低于PEF处理组和LTP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联合B组细胞存活率最低。凋亡检测结果与细胞存活率结果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联合B组细胞ROS荧光明显增多,且LTP处理组细胞ROS荧光比PEF处理组多。联合B组的ROS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LTP处理组和PEF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联合组抑瘤率和肿瘤相对体积优于PEF实验组和LTP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LTP联合PEF对小鼠肝癌细胞杀伤效果优于PEF和LTP单一处理,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亚低温促进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小胶质细胞极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沉默调节蛋白1/核因子κB(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亚低温促进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小胶质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分为4组( n=36):对照组(C组)、OGD/R组(O组)、亚低温组(M组)和亚低温+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组(ME组)。C组正常培养;O组氧糖剥夺3 h后,于37 ℃复氧复糖21 h;M组氧糖剥夺3 h后,于33 ℃复糖复氧21 h;ME组细胞于OGD/R前与EX527(终浓度为5 nmol/L)共培养12 h,其余处理同M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6和IL-10浓度;qRT-PCR法检测CD206、CD3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206和CD32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Arg-1、SIRT1、NF-κB p65(p65)和乙酰化NF-κB p65(Ac-p65)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O组细胞存活率降低,上清液TNF-α、IL-6和IL-10浓度升高,iNOS、Arg-1、CD32和CD206表达上调,SIRT1表达下调,Ac-p65/p65比值升高( P<0.05);与O组比较,M组细胞存活率升高,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CD206、Arg-1和SIRT1表达上调,CD32和iNOS表达下调,Ac-p65/p65比值降低( P<0.05);与M组比较,ME组细胞存活率降低,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降低,CD206、Arg-1和SIRT1表达下调,CD32和iNOS表达上调,Ac-p65/p65比值升高( P<0.05)。 结论:SIRT1/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亚低温促进OGD/R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亚低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2a, 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损伤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3(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proteins specific protease 3, SENP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N2a细胞并予以OGD/R处理,建立模拟大脑缺血/再灌注的OGD/R模型以及亚低温模型;将N2a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孔):假手术组(S组)、OGD/R组和氧糖剥夺/复氧+亚低温组(OGD/R+HT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检测OGD/R后N2a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率检测OGD/R后N2a细胞毒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N2a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SENP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OGD/R组和OGD/R+HT组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升高( P<0.05);与ODG/R组比较,OGD/R+H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率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减少、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降低( P<0.05)。 结论:亚低温减轻N2a细胞OGD/R损伤机制与抑制SENP3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低温对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时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低温对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时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MAMs)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N2a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24):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低温组(H组)、siRNA-Mfn2转染+低温组(siMfn2+H组)和siRNA-NC转染+低温组(siNC+H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GD/R组氧糖剥夺3 h后复氧复糖24 h;H组氧糖剥夺3 h后,在32 ℃低温下复氧复糖24 h;siMfn2+H组和siNC+H组模型制备前48 h时分别转染siRNA-Mfn2及非特异性siRNA,余同H组。于复氧复糖24 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qRT-PCR法检测Mfn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fn2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测量内质网-线粒体偶联部分长度、内质网周长和线粒体周长,计算内质网-线粒体偶联部分长度/内质网周长比值和内质网-线粒体偶联部分长度/线粒体周长比值,反映MAMs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存活率、Mfn2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MAMs水平降低( P<0.05);与OGD/R组比较,H组和siNC+H组细胞存活率、Mfn2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MAMs水平升高( P<0.05),siMfn2+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H组比较,siMfn2+H组细胞存活率、Mfn2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MAMs水平降低( P<0.05),siNC+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温减轻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机制与上调Mfn2表达,从而稳定MAMs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低温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时细胞极化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低温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时细胞极化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8):对照组(C组)、OGD/R组和OGD/R+低温组(OGD/R+HT组)。C组正常培养24 h,OGD/R组氧糖剥夺2 h后复糖复氧24 h,低温组在33 ℃低温培养箱中对细胞进行氧糖剥夺2 h复糖复氧24 h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及RT-qPCR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32、iNOS及其mRNA、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206、Arg-1及其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检测TLR4、NF-κB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及IL-10浓度。 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OGD/R+HT组细胞存活率下降,CD32、iNOS、CD206、Arg-1、TLR4、NF-κB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IL-1β及IL-10浓度升高( P<0.05);与OGD/R组比较,OGD/R+H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CD32、iNOS、TLR4和NF-κB及其mRNA表达下调,CD206、Arg-1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IL-1β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 P<0.05)。 结论:低温可明显抑制小胶质细胞OGD/R时向M1型极化,并增加M2型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8例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减低患儿的临床、影像特征及预后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减低(AESD)的临床、影像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例AESD患儿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8例患儿的前驱感染症状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均在发热后24 h内出现惊厥发作;病程呈双相,其中第一相病程中3例出现惊厥持续状态,第二相病程中均表现为丛集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加重,4例伴不自主动作。7例患儿被收入重症监护室,4例行气管插管,1例合并脓毒性休克。8例患儿第二相病程中颅脑MRI均示"亮树征",包括双侧对称性受累和双侧非对称性受累,受累部位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8例患儿均予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予亚低温脑保护。出院后随访,患儿恢复期(3个月以上)颅脑MRI复查示脑萎缩、硬膜下积液、脑软化等改变,6个月时8例患儿均存活,但均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扩展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4分2例、5分4例、7分2例。结论:AESD是一种特殊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双相惊厥发作、头颅MRI示"亮树征"为其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表现。该病患儿存活率高,但易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院内心脏骤停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每年数以万计的住院儿童发生心脏骤停,仅有一半左右的患儿能存活至出院。及时识别心脏骤停,尽早启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避免心脏节律恶化成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对改善生存是有益的。对于可电击心律,建议除颤初始剂量为2J/kg。侵入性气道在复苏中可能是有害的。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病例尽早行体外心肺复苏有利于改善预后。复苏后应维持正常氧供和常压通气,采用动脉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生理监测指导复苏后管理,而亚低温治疗并未在改善预后方面带来益处。脑电图、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评估复苏后的神经预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及体感诱发电位等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但缺少足够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脯氨酸作为细胞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细胞冷冻保存应用广泛,但冷冻会损伤细胞导致代谢紊乱,而冷冻保护剂可缓解该过程。脯氨酸是一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可快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水氢键结合抑制低温下冰晶形成,同时可与细胞内水结合减少细胞内水流失,保护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细胞膜。脯氨酸可提高植物、动物及人类体细胞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在生殖细胞冷冻中,研究表明脯氨酸可用于卵母细胞冷冻,可提高小鼠卵母细胞冷冻后存活率及保护线粒体功能,但其对于精子的冷冻效果报道尚不一致。脯氨酸冷冻保护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且冷冻效果较强,其未来可能更广泛应用于低温生物学领域。本文总结了脯氨酸作为天然小分子冷冻保护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殖细胞冻存的低温生物学机制,为改良生育力冷冻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