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母乳喂养婴儿不同排便频次与乳汁中三种功能性低聚糖水平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纯母乳喂养婴儿不同排便频次与乳汁中3种功能性低聚糖水平的关系,为合理母乳喂养和研发添加母乳低聚糖的相关食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0~6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排便频次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即3天以内(含3天)排便1次或排便每日少于3次(含3次)者为A组;排便每天多于3次者为B组;4天以上或需辅助才排便者为C组。同时收集3组纯母乳喂养婴儿母亲的乳汁,采用手挤奶方法收集婴儿母亲的成熟乳,收集后立即存置于-80 ℃冰箱内,待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功能性低聚糖的含量。结果:成熟母乳中母乳低聚糖α1-3、β1-4、α1-3半乳四糖(四糖)在A组(5.863 μg/ml)、B组(6.112 μg/ml)和C组(3.522 μg/ml)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3.519, P=0.001),B组中的含量最高,C组中最低;α1-3、β1-4半乳三糖(三糖)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5.408, P=0.067)。成熟乳汁中母乳低聚糖2′-岩藻糖半乳糖(2′-FL)在A组(0.046±0.296)g/L、B组(0.079±0.046)g/L和C组(0.051±0.028)g/L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0.393, P=0.006),B组母乳中的2′-FL含量高于A组和C组。 结论:成熟乳汁中母乳低聚糖α1-3、β1-4、α1-3半乳四糖(四糖)和2′-岩藻糖半乳糖含量高与0~6月龄婴儿排便频次增多有关;母乳低聚糖α1-3、β1-4、α1-3半乳四糖(四糖)含量低与0~6月龄婴儿排便频次减少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1996-2022年中国市售含益生元保健食品推荐剂量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了解我国含益生元保健食品的推荐剂量.方法 调查1996-2022年我国获批的含益生元保健食品标示信息,从总体情况、不同保健功能和不同添加方式等方面分析含益生元保健食品推荐剂量分布.结果 1996-2022年我国获批有明确剂量信息的含益生元保健食品共计174个,主要涉及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聚葡萄糖与低聚半乳糖5种,以益生元复配产品居多共159个.含益生元保健食品推荐剂量范围跨度较大,总体上单一有效原料添加的含益生元保健食品剂量高于复配使用剂量.含低聚果糖保健食品推荐剂量为5.28~17 500 mg/d;含异麦芽低聚糖保健食品推荐剂量为220~28 000 mg/d;含低聚木糖保健食品推荐剂量为8.4~2800 mg/d;含聚葡萄糖保健食品推荐剂量为4~12 120 mg/d;低聚半乳糖产品数量较少仅纳入2种,推荐剂量分别为259.8和3500 mg/d.益生元保健食品声称功能集中在通便、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3项,不同功能复配添加的益生元保健食品应用剂量接近总体剂量.结论 我国含益生元保健食品中益生元的推荐剂量范围较大,产品中益生元以复配添加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低聚半乳糖的安全性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益生元,具有突出的肠道健康功能.随着生产工艺的完善,人们对低聚半乳糖在免疫、矿物质吸收和皮肤屏障改善等方面作用的认知不断加深.文章主要综述了低聚半乳糖的安全性,以及发挥促进肠道健康、免疫和其他健康功能的机制,并且分别从成年人、老年人和儿童综述低聚半糖功能剂量与健康功能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GH42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累积突变对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来源β-半乳糖苷酶BgaB催化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β-半乳糖苷酶转糖苷活性弱,产物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易被水解,致其催化得率普遍较低.[目的]以GH42 家族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来源β-半乳糖苷酶BgaB为对象,探讨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突变对β-半乳糖苷酶BgaB催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单点突变体功能研究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与化学修饰相结合的方法,对保守氨基酸位点E303 与F341 进行累积突变.[结果]与野生型酶相比,所构建双点突变体Ox-E303C/F341S水解活性降低为 30%;GOS最大得率由 0.75%提高到 19.50%.[结论]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累积突变能够使单点突变体功能得到共同进化,降低 β-半乳糖苷酶水解活性和底物抑制作用,能够提高其转糖苷催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含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配方奶对婴儿粪便性状及有益菌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添加1.34 g/L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GOS+FOS)益生元组合的配方奶对健康足月婴儿大便性状及肠道有益菌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出生3周内的配方奶(FF组)喂养婴儿25例和母乳喂养(BF组)儿29例,FF组在中位日龄13 d(1~27 d)时全部使用GOS+FOS配方奶喂养.在两组婴儿6、12周龄时进行体格测量,采集粪便标本,同时记录其大便次数和性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其亚种水平.结果 在6~12周龄的随访期内,FF组婴儿的体质量增加速率为(33.56±7.03)g/d,BF组为(31.18±6.91)g/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龄时,FF组婴儿排便次数较少且粪便偏硬,12周龄时大便性状与BF组相似.FF组6周龄时粪便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水平均低于B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龄时上述有益菌含量均有增加,且与BF组差距缩小.结论 添加低剂量GOS+FOS益生元的配方奶可为健康婴儿提供合理营养,有助于软化粪便并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见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又称寡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它可分为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半乳糖等.同时,由于香蕉的润肠通便作用,对香蕉低聚糖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现就常见的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肠道菌群结构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方法 将3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16 g/d低聚果糖(FOS)或低聚半乳糖(GOS)干预,干预时间9 d,采集第0、5、9天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两种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用随机森林方法区分益生元干预5 d后双歧杆菌变化,并用初始的菌群构建一个连续型指数(index),实现指数与双歧杆菌实际变化量相关联,而后,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FOS干预5 d后降低肠道菌群α多样性,9 d时回升,GOS在干预5、9 d时α多样性均下降.两种益生元对β多样性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机森林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89.6%;建立的指数与双歧杆菌变化量关联r值为0.45(P<0.01),验证模型r值为0.62(P<0.01).结论 益生元干预可迅速降低肠道菌群α多样性.根据干预前的肠道菌群预测服用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预测效果良好,此方法为精准膳食的实现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1号口服液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健脾1号口服液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低聚半乳糖组、健脾1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在给予受试样品之前,无菌采取小鼠粪便0.1g,培养后,以菌落形态、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等鉴定计数菌落,计算出每克湿便中的菌数,取对数后进行统计处理.每天灌胃给药1次,受试样品组灌服相应的药液,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最后1次给予受试样品之后24 h,与实验前同样方式取直肠粪便,检测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菌落数.结果 给药前至给药14 d,A产品两个实验中各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趋势基本相同,各个时间点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14 d,与对照组及与各组给药前比较,低聚半乳糖组,健脾1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1号口服液高、中剂量组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聚半乳糖组,健脾1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的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脾1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几种常用益生元不同配伍对三株益生菌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益生元经过不同配伍组合后对3种常用益生菌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基础培养基分别培养3株益生菌,观察不同益生元配伍组合对3株益生菌的体外调节作用.依据不同的益生元组分配伍以及浓度制作含不同益生元组分的基础培养基体外培养3株益生菌,分别在培养的0、6、12、18和24 h取样进行平板活菌计数同时观察菌体形态.配置不同浓度的含葡萄糖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益生元组分配伍组合对3株益生菌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结果 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组合2-0.5%)配伍以及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组合4-1.0%)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嗜酸乳杆菌NCFM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组合4-0.5%)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乳双歧杆菌HN019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组合2-1.0%)配伍以及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水苏糖(组合3-0.5%)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乳双歧杆菌Bi-07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 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组合对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HN019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组合对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水苏糖组合对乳双歧杆菌Bi-07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母乳低聚糖与婴幼儿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类的第三大营养物质,重要性愈发受到重视.其核心结构由半乳糖(Gal)、葡萄糖(Glc)、N-乙酰葡萄酰胺(GlcNAc)、岩藻糖(Fuc)及唾液酸(Sia)衍生的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5种单体构成,与不同基团连接产生不同作用.母乳低聚糖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抗黏附剂、抵抗病原体黏附,还可作为免疫应答调控子、调节细胞炎性反应.通过以上机制,母乳低聚糖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改善腹泻,预防呼吸道感染,减轻过敏,干预肥胖,甚至影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预后.该文重点就母乳低聚糖的分子结构、在人体内的代谢及在婴幼儿发育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作出阐述,并大致叙述几种与之相关的疾病研究概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