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首乌提取物基于IL-23/IL-17轴对银屑病小鼠皮损及抑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何首乌提取物(PME)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的改善及抑炎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M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 15只,除正常组外,剩余各组利用咪喹莫特(IMQ)诱导银屑病模型后给药,连续给药 7d.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损情况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小鼠背部表皮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CD4 及K17 的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L-17A、IL-17F、IL-22、IL-23 信使RNA(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升高(P<0.05);棘层增厚呈嵴状延长,有明显的细胞炎性水肿,皮肤表皮层厚度增大(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含量、IL-17A、IL-17F、IL-22、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M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银屑病PASI评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棘层畸变改善,表皮层厚度降低(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 含量、IL-17A、IL-17F、IL-22 和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 和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ME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ME可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情况,可能与抑制IL-23/IL-17 炎性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制备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3种样品,应用泼尼松龙构建斑马鱼幼鱼骨质疏松症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替膦酸二钠组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考察各组斑马幼鱼头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试剂盒检测斑马幼鱼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酶活力;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斑马鱼骨质疏松相关基因Runx2b、col1a2、sparc、vdrb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剂量组头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升高( P<0.01);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中、高剂量)组斑马鱼AKP活力升高( P<0.01),TRACP活力降低( P<0.01);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组斑马鱼幼鱼 Runx2b、col1a2、sparc、vdrb mRNA水平升高( P<0.01)。 结论: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提示何首乌中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是抗骨质疏松主要药效成分外,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何首乌提取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大鼠BDNF/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为 ADHD 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托莫西汀组(4.5 mg/kg),何首乌低(0.54 g/kg)、中(1.08 g/kg)、高(2.16 g/kg)剂量组,另设Wistar京都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0 只.各组大鼠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 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ELISA法检测前额叶皮质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 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Grb2)、肌肉RAS癌基因(muscle RAS oncogene,Ras)3 的表达水平.结果 托莫西汀和何首乌均能有效控制SHR大鼠多动、冲动行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DHA含量降低(P<0.05),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海马中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BDNF、R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给药 4 周后,在前额叶皮质中,何首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DH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BDNF、TrkB、Grb2、Ras3 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何首乌低、中剂量组大鼠BDNF、TrkB、Grb2 蛋白,高剂量组大鼠BDNF、Grb2、Ras3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在海马中,何首乌高剂量组大鼠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SHR多动、冲动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对Klotho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对慢性肾衰竭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讨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Klotho蛋白表达及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20 mg/(kg·d)]、缬沙坦组[55 mg/(kg·d)],每组10只.采用5/6肾脏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分别灌胃给药4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剂量饮用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24h尿蛋白定量(24 hUP),计算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肾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Klotho蛋白及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Cr、BUN及24 hUP水平均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TSG和缬沙坦组以上指标均下降(P<0.05或P<0.01),两给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TC、TG、LDL-C、TG/HDL-C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 或 P<0.01),TSG组以上指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缬沙坦无降低血脂作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Klotho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TSG及缬沙坦均可以升高Klotho蛋白表达(P<0.05或P<0.01),降低TGF-β1表达(P<0.05或P<0.01).结论:TSG能调节慢性肾衰竭大鼠血脂异常,尤其是降低TG水平及TG/HDL-C,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Klotho蛋白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何首乌水提物及其主要成分的肝毒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提物及主要的单体成分对斑马鱼幼鱼的肝毒性.方法选用72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的肝脏转基因斑马鱼幼鱼(lfabp:dsRed)为实验动物,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阳性药,同时给药不同浓度的何首乌水提物及主要单体成分2d后,从体视显微镜下对斑马鱼幼鱼生存情况、肝脏形态进行观察,计算肝脏及卵黄囊的尺寸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幼鱼肝脏荧光发光情况,并通过与对照组比对判断各成分肝毒性情况.结果 2 mg·mL-1的何首乌水提物、2μg·mL-1大黄素给药1d后,斑马鱼全部死亡,20μg·mL-1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给药2d后,斑马鱼全部死亡,其他单体成分及上述成分剩余浓度组斑马鱼未出现死亡;8mM APAP组及10、20μg·mL-1芦荟大黄素肝脏颜色变暗,且与对照组相比,肝脏尺寸明显减小(P<0.01),卵黄囊保留尺寸明显增加(P<0.01),肝脏的荧光表达减弱.其余各组及1μg·mL-1芦荟大黄素组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10、20μg·mL-1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幼鱼具有肝脏毒性,何首乌水提物及其他单体成分在致死剂量下未表现出明显的致肝脏损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毛脉蓼化学成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毛脉蓼Fallopia multifiora(Thunb.) Harald.var.cillinerve (Nakai)A.J.Li的化学成分.方法 毛脉蓼干燥块根的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没食子酸(3)、琥珀酸(4)、α-D-葡萄糖(5)、annulatin 3'-O-β-D-xyloside (6)、山柰苷(7)、桦褐孔菌二糖(8)、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9)、赤藓醇(10).结论 化合物6~10为首次从何首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 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首乌炮制前后对胆红素肝细胞摄取及胆汁排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何首乌炮制前后提取物对胆红素(UCB)摄取及外排的影响,为何首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研究模型,UCB作为底物,单层贴壁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增殖毒性和摄取实验,“三明治培养”原代肝细胞进行胆汁排泄实验.用HPLC测定UCB的细胞蓄积量,计算胆汁外排指数(BEI)和胆汁清除率(CL).结果 何首乌提取物(RPME)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作用12h、24h、48h的IC50值分别为:920.8±42.71、351.3±50.1、480.4±93.57μg/ml,对胆红素摄取的IC50值是211.1±12.27 μg/ml,低、中、高剂量计算出的BEI值为39.3%、32.68%、43.7%,CL值为0.0022、0.0022、0.0021 min-1·kg-1;制何首乌提取物(PPME)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作用12h、24h、48h的IC50值分别为:一、6723.67±925.25、3871±728.32μg/ml,抑制胆红素摄取的IC50值是1331±128.93μg/ml,低、中、高剂量计算出的BEI值为33.24%、37.80%、18.32%,CL值为0.0016、0.0033、0.0011min-1·kg-1.结论 在本研究浓度范围跟作用时间内,何首乌炮制前后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增殖、胆红素的摄取及胆汁排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增殖与摄取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胆汁排泄抑制作用并不具有浓度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谱效相关的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药效物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探索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法进行检测,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10%或90%的乙醇提取物,超声提取优于回流提取.对正交试验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抑制率在32.03% ~ 74.5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式二苯乙烯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关系数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63(P <0.01),0.902(P <0.01)和0.656(P <0.05);进一步对上述3种与活性相关系数较高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均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后根据3种单体化合物在何首乌中的含量差异计算相对活性贡献度可知,反式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首乌不同提取物致大鼠肝损伤的 血清生物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反映肝损伤的传统肝功能指标以及早期血清生物标志物指标,探讨何首乌不同提取物常规剂量长期使用对大鼠的肝毒性作用,同时揭示其产生肝毒性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生、 制何首乌水提组,生、 制何首乌醇提组,生、 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何首乌以6 g生药/kg的剂量,连续给药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ALT)、 总胆红素(TBIL)、 总胆汁酸(TBA)、 碱性磷酸酶(ALP)、 精氨酸酶1(ARG1)、 谷氨酸脱氢酶(GLDH)、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A1)、 苹果酸脱氢酶(MDH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的血清TBIL、ARG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制何首乌醇提组和配方颗粒组的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生何首乌醇提组MDH1水平显著升高(P<0.05),制何首乌醇提组GSTA1含量显著升高(P<0.05);何首乌水提组及醇提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生何首乌水提组比较,制何首乌醇提组和何首乌配方颗粒组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何首乌醇提组,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ARG1含量明显升高(P<0.05),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何首乌醇提组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组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水样变性、 脂肪变性,偶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何首乌以6 g生药/kg的剂量长期给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毒性大小为醇提组>配方颗粒组>水提组,生何首乌毒性大于制何首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NMR技术的同源何首乌和首乌藤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1 H-NMR建立广东道地药材何首乌、首乌藤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源何首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何首乌(PMR)、首乌藤(PMC)分别用50%甲醇超声提取,提取物进行1 H-NMR测定,所得图谱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同源何首乌、首乌藤的NMR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共指认出化学成分17个,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同源何首乌、首乌藤样品间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及夜交藤乙酰苯酐等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可以明显区分何首乌和首乌藤.结论 该指纹图谱的建立可对规范何首乌、首乌藤药用资源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何首乌、首乌藤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差异性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