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炆何首乌乌发的药效评价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炆何首乌乌发的药效进行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构建小鼠白发模型,通过白发面积在新生毛发区域占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血浆中酪氨酸酶(TYR)的含量来评价炆何首乌的乌发作用;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免疫荧光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白发面积明显升高,皮肤组织中含黑色素的毛囊数量明显降低,血浆中TYR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制何首乌(中剂量、高剂量)及炆何首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白发面积;制/炆何首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能够明显增加小鼠皮肤组织中黑色素毛囊数量;制/炆何首乌高剂量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浆中TYR含量.在生药量相同的条件下,与制何首乌比较,炆何首乌中剂量能明显增加黑色素毛囊数量;炆何首乌低剂量、高剂量能明显增加小鼠血浆中TYR含量.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炆何首乌的乌发作用涉及黑色素生成和Wnt信号通路等.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及TY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炆何首乌组小鼠皮肤组织中LEF1及TYR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炆何首乌对小鼠白发模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EF1及TYR的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何首乌提取物基于IL-23/IL-17轴对银屑病小鼠皮损及抑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何首乌提取物(PME)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的改善及抑炎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M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 15只,除正常组外,剩余各组利用咪喹莫特(IMQ)诱导银屑病模型后给药,连续给药 7d.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损情况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小鼠背部表皮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CD4 及K17 的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L-17A、IL-17F、IL-22、IL-23 信使RNA(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升高(P<0.05);棘层增厚呈嵴状延长,有明显的细胞炎性水肿,皮肤表皮层厚度增大(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含量、IL-17A、IL-17F、IL-22、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M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银屑病PASI评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棘层畸变改善,表皮层厚度降低(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 含量、IL-17A、IL-17F、IL-22 和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 和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ME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ME可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情况,可能与抑制IL-23/IL-17 炎性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何首乌延缓衰老机制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何首乌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是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何首乌素有延缓衰老之灵药的美称,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补虚损、黑须发等功效,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衰老等相关疾病.何首乌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二苯乙烯苷、多糖、蒽醌类等,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降血脂及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何首乌对皮肤系统、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帕金森病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何首乌在延缓老化方向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铁忠从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铁忠教授认为,脾肾不足导致的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是高脂血症发病关键环节。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可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及转化异常,日久湿痰瘀互结,变证丛生。张教授以益气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结合祛湿、降浊、化瘀等治法,创制“荷薤汤”为基础方,药用荷叶、薤白、苍术、白术、党参、制何首乌、决明子、茯苓、泽泻、法半夏、炒山楂、丹参,标本兼顾,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典名方当归饮子古今文献考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当归饮子作为经典名方之一,最初记载于《严氏济生方》,主要用于治疗病机为血虚风燥的各种皮肤疾病。本研究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及现代相关文献,从处方源流、药味组成及加减变化、药味剂量及煎服法、方义及功效辨析、药材基原及炮制、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当归饮子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和总结。经考证共发掘古代文献80余种,现代文献170篇,认为本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10味药组成,配伍相对恒定,以水煎内服为主,对以血虚风燥为基本病机的皮肤病症有较广泛的应用,古今变化不大,争议较小,为当归饮子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48岁女性患者因记忆力下降口服复方苁蓉益智胶囊1.2 g(4粒),3次/d。约20 d后,患者出现恶心,纳差,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停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停药7 d后,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34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27 U/L,碱性磷酸酶(ALP)156 U/L,总胆红素(TBil)213.7 μmol/L,考虑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致肝损伤。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患者食欲逐渐改善,黄疸逐渐消退。治疗36 d后复查:ALT 26 U/L,AST 30U/L,ALP 86U/L,TBil 27.2 μmol/L。考虑患者的肝损伤与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的制何首乌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制备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3种样品,应用泼尼松龙构建斑马鱼幼鱼骨质疏松症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替膦酸二钠组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考察各组斑马幼鱼头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试剂盒检测斑马幼鱼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酶活力;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斑马鱼骨质疏松相关基因Runx2b、col1a2、sparc、vdrb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剂量组头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升高( P<0.01);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中、高剂量)组斑马鱼AKP活力升高( P<0.01),TRACP活力降低( P<0.01);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组斑马鱼幼鱼 Runx2b、col1a2、sparc、vdrb mRNA水平升高( P<0.01)。 结论:制何首乌、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和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提示何首乌中除蒽醌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是抗骨质疏松主要药效成分外,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何首乌相关肝损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何首乌相关肝损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何首乌相关肝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用何首乌炮制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22例,生何首乌组8例,男性、女性各4例,中位年龄32(25,37)岁;制何首乌组14例,男性2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1(38,58)岁;临床分型21例为肝细胞损伤型,1例(制何首乌组)为混合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肝炎相关症状。生何首乌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中位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制何首乌组[1 832(1 134,2 301)U/L比900(456,1 102)U/L, P=0.001;1 135(475,1 408)U/L比466(240,662)U/L, P=0.017;212.1(102.5,363.4)μmol/L比59.7(17.7,117.3)μmol/L, P=0.012]。2组患者肝脏病理均以急性小叶性肝炎为主要表现。发生肝损伤后22例患者均停用何首乌制剂并给予对症处理,住院9~37 d后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1例失访,余21例肝功能均恢复正常,肝功能复常的中位时间为3(2,6)个月,其中3例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结论:何首乌相关肝损伤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肝脏病理特征为急性小叶性肝炎。生何首乌所致肝损伤的程度重于制何首乌。停用何首乌并给予对症处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何首乌单体成分对肝组织及细胞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何首乌三种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儿茶素等对肝组织及细胞损伤的情况。方法:利用48只老鼠随机分为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对照组,每组12只,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按照剂量1 g/kg,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生理盐水,对大鼠连续灌胃28 d。给药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利用人正常肝细胞系LO2细胞,如动物实验一般分为四组。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分别采用7个不同浓度培养24 h及48 h,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培养同样时间。利用CCK8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利用PCR检测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喂养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三组大鼠体重、摄食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大鼠肝组织可见病理性肝损伤现象,肝脏生化指标异常( P<0.05),且凋亡蛋白表达显著增高[Bcl-2:0.450±0.040比0.340±0.030、0.410±0.070, P<0.05;Caspase-3:0.030±0.000比0.760±0.030、0.270±0.060, P<0.01;Bax:0.020±0.001比0.440±0.030、0.150±0.040, P<0.01。];二苯乙烯苷组大鼠肝组织表现正常。正常肝细胞经过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组、儿茶素组显示二种单体成分呈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抑制LO2正常肝细胞增殖( P<0.05),且肝细胞凋亡因子mRNA表达显著升高[Bax:0.89±0.12比1.74±0.05、1.29±0.01, P<0.01;Caspase-3:0.97±0.07比1.21±0.07、1.25±0.01, P<0.01;Bcl-2:1.39±0.18比0.06±0.06、0.56±0.11, P<0.01。];二苯乙烯苷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P>0.05),肝细胞凋亡因子mRNA表达显著降低( P<0.05)。 结论: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成分未见明显肝损伤,大黄素、儿茶素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出肝组织及肝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何首乌提取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大鼠BDNF/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为 ADHD 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托莫西汀组(4.5 mg/kg),何首乌低(0.54 g/kg)、中(1.08 g/kg)、高(2.16 g/kg)剂量组,另设Wistar京都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0 只.各组大鼠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 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ELISA法检测前额叶皮质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 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Grb2)、肌肉RAS癌基因(muscle RAS oncogene,Ras)3 的表达水平.结果 托莫西汀和何首乌均能有效控制SHR大鼠多动、冲动行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DHA含量降低(P<0.05),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海马中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BDNF、R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给药 4 周后,在前额叶皮质中,何首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DH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BDNF、TrkB、Grb2、Ras3 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何首乌低、中剂量组大鼠BDNF、TrkB、Grb2 蛋白,高剂量组大鼠BDNF、Grb2、Ras3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在海马中,何首乌高剂量组大鼠BDNF、TrkB、Grb2、Ras3 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SHR多动、冲动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