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依从性曲线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水平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测量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时间为自变量( x),功能锻炼依从及各维度指数为因变量( y),采用回归曲线估计方程绘制依从性曲线。 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指数分别为67.31 ± 14.21、62.93 ± 12.53、56.62 ± 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31.13, P<0.01);身体锻炼依从指数分别为63.06 ± 17.69、58.03 ± 14.86、50.83 ± 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30.82, P<0.01);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指数分别为58.56 ± 19.75、48.56 ± 17.94、42.94 ± 1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4.99, P<0.05);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指数分别为81.95 ± 12.70、83.30 ± 13.25、78.10 ± 1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38.26, P<0.01)。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的依从性曲线公式为 y=50.22-1.08 x-0.69 x2( R2值为0.091, F值为13.426, P<0.01);身体锻炼依从性曲线公式为 y=23.73-0.64 x-0.39 x2( R2值为0.086, F值为12.522, P<0.01);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曲线公式 y=14.82+2.22 x-0.65 x2( R2值为0.023, F值为3.188, P<0.05);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曲线公式为 y=11.67-2.652 x+0.35 x2( R2值为0.106, F值为15.911, P<0.01)。乳腺癌患者术后12个月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总体呈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其中身体锻炼依从性和主动寻求依从性呈中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但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呈高水平,并在术后6个月出现小幅度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结论:通过依从性曲线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总体依从性不佳,依从性随时间呈总体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出院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患者功能锻炼关注度低或患者本身"遗忘性曲线"有关。因此,出院后,护士需反复对患者进行强化记忆,并根据患者功能锻炼的关键节点及依从性下降的原因对患者进行随访和督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对患者实施分阶段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总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自我效能及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60例、对照组(2017年7—12月)5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随访管理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康复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总分分别为(35.36 ± 4.45)、(51.24 ± 6.42)、(86.60 ± 9.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45 ± 4.56)、(42.45 ± 6.34)、(72.90 ± 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658,7.145,8.028, P<0.05或0.01);6~24周康复训练依从性指数曲线为一扁平直线,身体锻炼、锻炼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康复训练总依从性指数分别为(74.26 ± 8.20)、(68.36 ± 7.20)、(61.45 ± 7.21)、(70.26 ± 8.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06 ± 7.12)、(60.12 ± 7.34)、(56.12 ± 6.45)、(63.23 ± 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845,5.882,4.030,4.556, 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22.32 ± 4.12)、(32.72 ± 5.36)、(72.45 ± 8.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5 ± 3.26)、(26.45 ± 4.42)、(60.65 ± 7.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370,6.586,7.801, P<0.05)。 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养成,保持康复训练依从行为的相对稳定,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变化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依从性曲线(PBCC)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纵向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9月入住杭州市中医院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出院时开始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每隔2周测量1次,连续测量至第24周后,以时间为自变量( x)、功能锻炼依从指数为因变量( y)绘制功能锻炼PBCC。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24周依从指数的影响因素。共发放88份问卷,其中3例患者因手术退出、11例患者失访,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为84.09%(74/88)。 结果:出院24周内,患者功能锻炼总分PBCC公式为 y=0.005 x3-0.196 x2+1.436 x+59.197( R2=0.898, F=26.517, P<0.01);身体锻炼PBCC公式为 y=0.008 x3-0.337 x2+3.616 x+56.153( R2=0.878, F=21.570, P<0.01);锻炼效果监督PBCC公式为 y=-0.006 x3+0.309 x2- 5.315 x+76.371( R2=0.910, F=30.458, P<0.01);主动寻求建议PBCC公式为 y=0.012 x3-0.460 x2+3.931 x+44.071( R2=0.865, F=19.217, P<0.01);除效果监督PBCC呈直线下降外,其他PBCC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4周平均依从指数为(57.73±8.20),高峰值出现在第4周,指数为(64.08±8.91),低峰值出现在第18周,指数为(52.42±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功能锻炼方法、疾病知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知识、疼痛程度、病程和功能锻炼方法( 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横"S"型动态变化;在依从性下降期间,定期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疼痛管理、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必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变异曲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寻找影响因素,明确干预节点.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呼吸或急危重症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2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对象给予住院期间填写康复手册、建立康复档案、教导肺康复的方法、开具肺康复处方.在患者出院0~12周期间,每隔2周进行电话或现场随访,根据"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记录每次随访的依从性水平分值.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并用MATLAB 202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绘制变异曲线,寻找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变化时间节点.结果 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水平普遍较低,0~4周上升,4周以后逐渐下降,第4周依从性水平最高,平均值为(34.46±5.99)分.文化程度、年龄和医疗支付方式不同的患者依从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疗支付方式为主要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的依从性水平普遍较低,依从性变异曲线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全医保支付,选择适合家庭模式肺康复呼吸功能锻炼的器具,并在依从性水平逐渐下降的时间节点即出院后4~6周停滞徘徊区予以正确的干预,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1---6月)51例、对照组(2017年7-12月)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实验组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行为等指标.结果 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基础知识、运动知识、遵医用药知识、自我监测知识和疾病认知总体知晓率分别为84.31%、80.39%、84.31%、74.51%和81.05%,高于对照组的65.96%、61.70%、63.83%、55.32%和65.96%(P<0.05或P<0.01);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治疗依从行为总分得分分别为(24.56±3.52)分、(17.21±2.16)分、(16.12±2.15)分、(21.32±2.25)分和(109.52±13.54)分,高于对照组的(21.35±4.10)分、(15.12±2.35)分、(14.25±2.20)分、(19.54±3.12)分和(99.93±12.41)分(P<0.05).结论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并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遗忘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稳定期吸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基于遗忘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吸入治疗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脱落2例,实际纳入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遗忘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吸入剂规范化使用正确率、吸入治疗依从性.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吸入剂规范使用正确率均高于教育前(P<0.05),对照组打开、装药、吸药、关闭、漱口正确率高于教育前(P<0.05);观察组装药、吸药、屏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吸入用药10个项目(除对照组"我试图避免吸入"外)及总体依从性评分高于同组教育前(P<0.05),观察组"我仅会在需要的时候吸入""我会忘记吸入""我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我会吸入治疗""在做一些可能使我呼吸困难的事情之前我会吸入治疗"及总体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遗忘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剂规范化使用正确率,促进其吸入治疗依从行为的养成,预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制订阶段性健康教育对T2DM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制订阶段性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就诊的8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制订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疾病认知(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治疗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修订版(SDSCA)]、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HbA1c、FPG、2 h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认知水平、MMAS-8、SDSCA、DSQ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制订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收治的1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及饮食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1、3、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饮食依从性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可提高AMI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安徽省宁国市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4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总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有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