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性转化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 of ovary,MCTO)是最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通常为良性,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其可能发生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MT-MCTO多见于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其罕见性,目前尚缺乏标准的诊治方案.报告1例77岁MT-MCTO为鳞状细胞癌Ⅱ B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在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接受1个疗程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然而,由于患者身体情况无法耐受进一步治疗,随访术后半年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30例E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评估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至2023年8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7.3(15.1,19.4)个月,1年OS率为83.3%(95%CI:64.3%~94.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7(6.4,12.1)个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4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23例(76.7%)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明显延长了ES-SCLC患者中位OS、PF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7岁4月龄患儿因“间断发热1年7月余,活动后气促、发绀2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EB抗体异常、血浆及全血EB病毒DNA升高、颈部淋巴结活检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予左旋培门冬酰胺酶+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方案化疗后肺动脉压力降低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64 d PAH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0个月,病情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IVAS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处方,筛选出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ME(定义为处方错误),并翻阅PIVAS"用药错误记录本"筛选出同时段PIVAS内部发生的ME(定义为调配错误),对所有细胞毒性药物相关ME的分级、分类、发生环节、引发人员、错误内容和涉及的药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另将在PIVAS未被发现而传递至下一环节的ME定义为出门错误。结果:设定时段我院PIVAS共收到细胞毒性药物处方347 367例,发现1 080例ME,ME发生率为0.31%。1 080例ME均为未造成患者伤害的B级错误,其中处方错误841例(77.87%),调配错误239例(22.13%);调配错误中有5例未被拦截而导致出门错误,出门错误发生率为0.01‰(5/347 367)。错误内容排在前5位者分别为溶媒错误(63.15%,682/1 080)、处方不完整(11.67%,126/1 080)、数量错误(8.80%,95/1 080)、用量错误(6.11%,66/1 080)和静脉给药方法错误(4.35%,47/1 080)。1 080例ME共涉及细胞毒性药物32种,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紫杉醇(23.24%,251/1 080)、氟尿嘧啶(12.59%,136/1 080)、多柔比星(6.39%,69/1 080)、顺铂(5.46%,59/1 080)和依托泊苷(5.37%,58/1 080)。结论:我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ME发生率为0.31%,均为B级错误。ME分类主要为处方错误,内容主要为溶媒错误,涉及的药物主要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和依托泊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治疗方式对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T-LBL患(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未移植组(49例)和移植组(33例),移植组又根据不同移植方式分为allo-HSCT组(22例)和auto-HSCT组(11例),未移植组绝大部分患者采用环磷酰胺+美司钠+阿霉素+地塞米松+长春新碱/甲氨蝶呤+阿糖胞苷(Hyper CAVD A/B)方案进行诱导缓解,6例使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CAT)、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泼尼松(EPOCH)、大剂量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长春新碱+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培门冬酶+泼尼松(VDCLP)等方案为基础进行诱导缓解,移植组在接受多药联合强化诱导治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观察患(受)者的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率等,对其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82例患(受)者,男64例,女18例,年龄为23岁(11~74)岁。62例(75.6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43例(53.44%)起病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的全身症状(B症状),其中骨髓受累50例(61.00%),Ann Arbor分期Ⅲ期及以上33例(80.5%);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的共65例(79.27%),>2分的共17例(20.73%);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共63例(76.83%),>3分的共19例(23.17%)。全部82例患(受)者的随访时间为27.5个月(5~118)个月,3年总存活率、无进展存活(PFS)率分别为53.64%(95% CI:42.35%~64.62%)和47.56%(95% CI:36.53%~58.82%)。未移植组、移植组3年总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95% CI:29.12%~57.71%)比69.70%(95% CI:51.13%~83.79%), P=0.014],3年PFS率分别为38.76%(95% CI:25.54%~53.76%)和60.61%(95% CI:42.24%~7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2)。 结论:T-LBL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相较于单纯化疗可改善长期预后,但auto-HSCT和allo-HSCT的疗效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视路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视路胶质瘤(OPG)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OPG患儿(年龄≤16岁)的临床资料。患儿常规行肿瘤切除或活组织检查术,术后接受改良德国国际儿科肿瘤协会(SIOP)低级别胶质瘤(LGG)2004方案化疗。疗效评估指标包括影像学反应(以儿童神经肿瘤学应答评估量表为标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的生存率。结果:共纳入57例患儿,其中54例经手术切除肿瘤,2例行活组织检查术,1例予保守治疗。3例接受长春新碱+卡铂化疗,54例接受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化疗(或联合贝伐珠单抗、放疗或口服靶向药治疗)。截至末次随访,所有患儿均存活,其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3.5年(2.3~7.1年)。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33例,微缓解2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2例。57例患儿治疗的中位起效时间为6.0个月,5年PFS和OS分别为(73.0±7.2)%和100.0%。确诊时存在肿瘤脊髓播散、未能手术切除肿瘤患儿的PFS分别低于无肿瘤脊髓播散、行手术切除的患儿(均 P<0.05)。至末次随访,除性早熟外,57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化疗耐受性良好。 结论:对于OPG患儿,采用包括手术和术后化疗、放疗及应用靶向药物等的个体化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PFS。手术切除肿瘤和无肿瘤脊髓播散的患儿生存预后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罕见的原发于鼻腔的幼儿卵黄囊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卵黄囊瘤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生殖细胞肿瘤,原发于鼻腔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21月龄幼儿原发于鼻腔的巨大卵黄囊瘤,侵犯前颅窝及眶内,经6个疗程PEB(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肿瘤未见复发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小细胞癌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列腺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癌的发病率更低。本文报道1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提示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小细胞癌。患者采用膀胱局部灌注化疗,并予依托泊苷+洛铂全身化疗6个疗程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复查前列腺MRI、膀胱镜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精囊腺病变较治疗前缩小,PSA明显降低,膀胱未见肿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睾丸核蛋白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提高对肺睾丸核蛋白(NUT)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潜江市中心医院2023年1月收治的1例肺NUT癌患者的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29岁男性,咳嗽、痰中带血4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肺下叶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下肺NUT癌。予依托泊苷+卡铂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疾病进展,后换贝伐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治疗1个周期,化疗后1个月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肺NUT癌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疗效及生存率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继续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MB)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播散MB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8.8(3.0~16.7)岁,其中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患儿33例(化疗组),未口服维持化疗患儿53例(未化疗组)。比较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M分期及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体生存期(OS)]。记录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采用 χ2检验进行资料比较,采用Kaplan-Meier绘制播散MB患儿的生存曲线, Log- rank检验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及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86例患儿的中位PFS为3.0(0.2~6.3)年,复发25例(29.1%),中位OS为3.6(0.5~6.3)年,死亡13例(15.1%)。未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65.8±6.8)%、(56.8±7.7)%;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82.0±7.3)%、(82.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7)。未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81.6±5.6)%、(71.2±7.7)%;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100.0%、(92.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分子分型为SHH的患儿中,规律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的患儿PFS率较未口服维持化疗的患儿高(100.0%比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1)。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未出现口服化疗相关的病例死亡。 结论:播散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经标准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5年生存率,且患儿耐受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