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18F-FDG PET/CT的预后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2例,分析临床特征资料、18F-FDG PET/CT检查指标及随访总生存情况.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分析.结果:142例患者随访15~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0个月,随访过程中死亡85例,随访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34.0%.分别依据患者的年龄、骨转移情况、肝转移情况、全身MTV之和情况、全身TLG之和情况分为2个组别,各亚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骨及肝转移、全身MTV之和2.5及全身TLG之和2.5均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了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存概率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63.使用ROC曲线分别计算患者1年,2年,3年生存情况预测情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718、0.722.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除受年龄、骨转移影响外还与18F-FDG PET/CT指标关系密切;利用以上指 标进行 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具有 良好的 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30例E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评估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至2023年8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7.3(15.1,19.4)个月,1年OS率为83.3%(95%CI:64.3%~94.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7(6.4,12.1)个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4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23例(76.7%)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明显延长了ES-SCLC患者中位OS、PF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术前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CT、MRI及PET/CT等单纯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淋巴结状态的手段,但是仅依靠影像形态特征的改变来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主观性,淋巴结炎性增生也会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通过分析NSCLC患者临床资料而获取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准确性。结合医学图像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为直观理性的信息,但模型效能和适用性会随着疾病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的改变而产生不可避免的下降。近年来,随着图像分析技术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基于医学图像的影像组学(radiomics)模型可深入挖掘医学影像中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提供新思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以上方法在NSCLC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LC患者资料,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6例)与单纯化疗组(5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治疗方法、治疗阶段及疗效的关系。结果:80例SCLC患者中,局限期患者Pro-GRP水平[127.43 pg/ml(17.61~1 547.30 pg/ml)]低于广泛期患者[547.87 pg/ml(20.20~2 111.0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12.65, P<0.01);局限期患者NSE水平[25.02 μg/L(4.72~64.64 μg/L)]亦低于广泛期患者[88.08 μg/L(5.52~104.6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03.14, P<0.01)。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患者2、4个周期化疗后Pro-GRP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同步放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下降幅度大,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96.15%(25/26),高于单纯化疗组的70.37%(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72, P=0.008)。 结论: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可反映SCLC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步放化疗治疗SCLC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结局,随着ICI的广泛应用,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也随之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CIP)为ICI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亟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因此,早期识别发生CIP的高危人群,尽早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永久性停药、严重CIP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学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效后序贯胸部放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经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序贯行胸部放疗,采用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评估安全性,Kaplan-Meier法分析其总生存(OS)期、无进展生存(PFS)期。结果:纳入患者33例,中位年龄为66(50~7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0(3~33)个月,15例(46%)患者出现疾病进展,12例(36%)死亡。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放射性食管炎、食欲下降、乏力等,6例(18%)患者出现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例(3%)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3例(9%)发生1-2级放射性肺炎。全组患者中均未出现5级不良反应。中位PFS期为12个月(95% CI为3.9~20.1),6个月、1年和2年PFS率分别为78%、49.6%和35.6%。中位OS期为23个月(95% CI,15.98~30.01),6个月、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86.2%、74.5%和47.2%。 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序贯胸部放疗安全性良好,并通过提高中位PFS率及OS率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接受EC化疗方案(依托泊苷0.1 g静脉滴注、第1~3天,卡铂4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62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第3个周期第16天(首次用药后第58天),患者出现左侧肢体震颤和癫痫发作。脑脊液生化检查示总蛋白642 mg/L,白细胞数10×10 6/L;脑电图示双侧下颞叶少量尖波发放。考虑为度伐利尤单抗所致免疫相关性脑炎。停用该药,予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予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35 d后患者左侧肢体无明显震颤,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基因检测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非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类型,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以基因变异为治疗依据的靶向治疗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经支气管镜细针穿刺、淋巴结转移的细针穿刺及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的细针穿刺为基因检测顺利完成提供了另一途径,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生物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方案选择或及时变更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改善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寻找能够客观测量和评价NSCLC的生物标志物成为预测疗效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因对医学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面具有高维度特征提取及整合的优势,而被广泛用于挖掘NSCLC潜在疗效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但多数研究尚未阐明模型特征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因此,该文主要对经典生物标志物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生物标志物在NSCLC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人工智能模型预测NSCLC疗效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脑放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现代诊疗条件下,全脑放疗(WBRT)能否延长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2020年245例伴有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WBRT组168例(剂量30 Gy分10次),无WBRT组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化疗方案均为顺铂或卡铂联合依托泊苷,115例接受了胸部放疗。研究终点为脑转移后生存期(BM-OS),采用卡方检验对分类数据进行比较,采用稳健逆概率处理加权(sIPTW)方法对组间变量进行匹配,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全组患者中位BM-OS为9.1个月。有无WBRT患者的中位BM-OS分别为10.6、6.7个月( P=0.003),应用sIPTW平衡两组影响因素后,两组的BM-OS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其中,首诊广泛期伴脑转移患者118例,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13.0、9.6个月( P=0.007);广泛期疗中出现脑转移患者127例,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8.0、4.1个月( P=0.003)。在50例单纯脑转移患者中,有无WBRT的中位BM-OS为13.3、10.9个月( P=0.259);在195例伴有颅外转移的患者中,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9.5、5.9个月( P=0.009)。 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