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挂式辅助系统在住院病案首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是医疗、科研、医保付费的重要信息来源,现有住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孤岛现状导致了录入住院病案首页时查阅病案资料繁琐、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以进程注入、系统挂钩和数据中台等技术为基础研发了住院病案首页录入辅助系统,打破了与医院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对关键操作的跨进程感知与响应,自动整合业务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加以呈现,以及根据工作人员的选择自动完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项的填入或对录入内容进行质控.随着住院病案首页录入辅助系统的应用,建立起了住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与医院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桥梁,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全局地把握患者信息、简化录入操作,提升住院病案首页录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女性居民感知压力、睡眠质量、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是否在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起中介或调节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12月,对中国中部地区7903名女性居民进行调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收集其感知压力、睡眠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等相关信息,并采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进行抑郁筛查.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女性居民感知压力、睡眠质量、社会支持、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女性居民睡眠质量与感知压力(r=0.300,P<0.001)、社会支持(r=0.306,P<0.001)、抑郁症状(r=0.425,P<0.001)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感知压力(r=-0.197,P<0.001)、抑郁症状(r=-0.432,P<0.001)呈显著负相关;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r=0.354,P<0.001)呈显著正相关.睡眠质量在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状的中介效应值为0.102,占总效应的30.82%.此外,社会支持在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β=-0.100,P<0.001).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感知压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较弱.结论 感知压力通过睡眠质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社会支持调节了感知压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在抑郁症的早期防治中,改善女性居民睡眠质量和提高社会支持是缓解其感知压力对抑郁症状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自编码癫痫发作异常检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作为自编码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利用1DCNN对头皮脑电信号(EEG)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来提高自编码模型(AE)在低维特征空间的表达能力,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癫痫异常检测模型.方法 癫痫发作后会出现标志性的EEG波形变化,通过1DCNN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捕捉正常信号的局部信息;利用正常数据训练自编码器,学习正常EEG数据在低维特征空间的表达,作为异常数据的癫痫EEG数据会脱离正常数据的低维特征空间,从而自编码模型无法有效地实现癫痫异常信号的重构;首先将输入和输出的差值作为异常分数值,然后通过ROC曲线的最优平衡点确定阈值,超过阈值的EEG信号被诊断为癫痫发作数据.利用公开数据集CHB-MIT脑电数据集和TUH脑电数据集,评估本文所提出的1DCNN-AE癫痫检测模型.结果 从AUC值和癫痫事件检测两个任务来看,1DCNN-AE模型在患者平均水平下的AUC值分别达到了CHB-MIT的0.890和TUH的0.686,癫痫检测率达到了0.974和0.893,其结果优于最新癫痫异常检测模型LSTM-VAE和模型GRU-VAE.对于模型参数量而言,与LSTM-VAE的47.4M和GRU-VAE的36.9M等模型参数量相比,1DCNN模型的参数量Params达到了58.5M,处于同一个量级;但1DCNN-AE模型计算量FLOPs为0.377G,远远小于LSTM-VAE的21.6G和GRU-VAE的16.2G.结论 1DCNN的自编码模型能有效地实现癫痫发作异常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 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 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 %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经历与支持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6月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1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Second Victim Experience and SupportTool,SVEST)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将经历过不良事件、医疗差错和患者安全隐患事件的问卷221份(47.8%)纳入研究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量表总分为(80.63±10.2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科室、每周工作时间、职业生涯经历不良事件数的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科室、职业生涯经历不良事件数、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对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具有预测作用,共解释总变异的50.7%。 结论: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的负面影响较严重,可获得的支持较少,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第二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建立员工支持项目为其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医疗事件对儿科护士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感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感知与需求,为完善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11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自拟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认同度高;信息获取便捷、及时、安全的需求;诊疗服务专业可靠、有亲和力的需求;收费合理透明的需求。结论:以儿童专科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儿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服务,符合广大家长的就诊需求,具有良好前景。同时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应更多关注用户的便捷性、专业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超声新技术联合聚类分析对肝纤维化患者肝心一体化预测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超声弹性及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联合无监督聚类分析和有监督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肝心一体化的早期评估。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在无任何干预的条件下,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5例,肝纤维化患者43例,健康志愿者42例。应用肝脏联合弹性技术及VFM技术分别获取受检者肝脏和心脏信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借助拓扑数据分析(TDA)技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再基于统计学分析评估聚类结果,最后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实现有监督的多分类任务。结果:依据受检者相似性网络分为5类,各类维度的平均表现为:与其他类别相比,类别1的整体肝心状况最差,类别2、3次之,而类别4则均为肝心正常的健康对照组;类别5较为特殊,此类受检者的肝脏状况不佳,但根据心脏舒张功能评估指南,其心脏表现并无明显的异常,只有少数指标显示出较大的偏差。应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T)、多层感知机(MLP)在测试集多分类任务中准确性平均值分别为70%、81%、84%。结论:通过结合肝脏联合弹性、心脏VFM技术及TDA技术构建的患者相似性网络,成功识别出常规心脏指标未显现异常,而可能存在潜在心功能异常的肝纤维化患者,对于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和优化患者管理分层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骨整合假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骨整合假肢通过结合临床手术替代了传统接受腔型假肢,在肱骨、桡骨、指骨、股骨、胫骨等截肢部位的假肢适配中实现了临床应用,患者运动-感知能力得到了增强,提升了患者对假肢的"具身"认知感。本文从假肢适配存在问题、骨整合假肢技术发展、手术方案、并发症及预后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骨整合假肢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儿科护士血管可视化设备应用行为意向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儿科护士使用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行为意向。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于2023年3—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20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儿科护士血管可视化设备应用行为意向可归纳为9个主题,行为态度包括正性评价、负性评价、信息不清,主观规范包括同伴态度、患方的期望与压力,知觉行为控制包括工作负荷、知识掌握程度、设备性能局限较多、外部资源支持。结论:儿科护士血管可视化设备应用行为意向受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人员应开展血管可视化设备规范化培训,提升护士知识技能水平,同时重视多种支持的来源,营造护士应用血管可视化设备的支持性环境,从而改善儿科护士的使用体验,促进血管可视化设备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得以在医疗领域崭露头角并实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肿瘤诊断方面存在巨大潜能。人工智能利用自动化图像分割及提取等关键技术,在实现短时间内对大量肿瘤信息汇总分析的同时,还可以反映现实环境中成像数据的分布,使肿瘤诊断从主观感知转向客观科学,从而高效精确地协助医师的诊断,为诊疗计划的制订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坚实的基础。笔者拟对人工智能在肿瘤诊断中的关键技术及当前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