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75岁及以上老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寻≥75岁老年人外周血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关系,明确该老年人外周血循环的EPCs水平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募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老年医学科)2008年收治的≥75岁老年人114例,采集临床资料,以2020年12月31日为随访终点,对入组时不同水平的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液相关指标以及全因死亡事件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构建的低、高水平EPCs组血液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为潜在分类标志物[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IP)=4.750];不同水平EPCs组血液相关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D-Dime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老年人群的血循环EPCs数量与RBC、HGB、HCT呈正相关,EPCs数量与GGT、D-Dimer呈负相关( r=0.364、0.343、0.336、-0.312、-0.312,均 P<0.05);循环EPCs数量与≥75岁老年人群生存时间正相关( r=0.234, 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的EPCs数量、年龄和HCT与12年长期随访的全因死亡事件有关( OR=0.971、1.585、1.231, P=0.013、0.012、0.029)。 结论:外周血循环中的EPCs可能参与贫血、心肝肾损伤、凝血等多种疾病的进展,EPCs的水平可能对≥75岁老年人群的生存时间产生影响,年龄和HCT可能为全因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EPCs数量可能为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皮肤色度指数评估皮肤颜色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主观评分法和在体无创性仪器测试方法检测上海女性肤色参数。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法则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应用于肤色的整体评判。方法:2013年11月,上海家化功效评估实验室对60名女性志愿者面颊部位进行各维度皮肤颜色参数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所得色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方法(PLS-VIP)分析影响色度等级的5个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各参数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并进行STI指数模型验证。结果:除皮肤黄度b值外,肤色等级与各仪器及图像分析测得参数之间相关性都较高(|r|=0.690~0.865);对肤色等级影响重要的5个参数为Int(光强度)、L、BS(色素沉积指数)、MI、EI;皮肤色度指数计算公式为STI=0.47*Int+0.47*L+0.43*BS-0.44MI-0.43EI,STI与肤色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834, P<0.000。 结论:STI可整体反映肤色的变化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尿有机酸代谢异常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尿代谢产物氨基酸水平变化及其对ROP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可能参与ROP发生的氨基酸代谢途径。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且出生胎龄<32周的重度ROP患儿65例(ROP组)纳入研究。选取性别、孕周匹配且眼底无ROP的早产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尿液中尿氨基酸及衍生物。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尿氨基酸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值>1提示该物质为两组差异表达氨基酸。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比较尿氨基酸对重度ROP的预测价值。对 t检验及代谢组学分析两组差异较大的氨基酸归一化后进行对比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表达氨基酸参与ROP发生的代谢通路。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OP组患儿尿代谢产物中草酸-2、亚硫基二乙酸-2浓度明显降低,4-羟基丁酸-2、3-甲基戊烯二酸-2(1)、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36、0.005、0.038、0.032、0.022、0.011, P<0.05)。OPLS-DA分析结果显示,ROP组、对照组受检儿尿代谢产物氨基酸分布于散点图的左右两个区域,两组之间呈现满意分离趋势(R 2Ycum=0.057 4,Q2cum=0.025 7, P<0.05);S-plot图显示偏向两极的氨基酸分别是乙醇酸-2、磷酸-3、草酸-2、亚硫基二乙酸-2、4-羟基丁酸-2、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1、3-甲基戊烯二酸-2(1)、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筛选出VIP分值>1的差异表达氨基酸11个,其中VIP分值最高的是草酸-2、甘油酸-3、磷酸-3、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1、尿黑酸-3、亚硫基二乙酸-2。两组氨基酸浓度差异最大的为4-羟基丁酸-2和亚硫基二乙酸-2;草酸-2与甘油酸-3之间相关性最大( r=0.830, P<0.001),多数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ROC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11个差异表达的氨基酸联合预测RO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16),截断值为0.53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70.0%。富集分析提示,11个差异表达的氨基酸涉及的主要通路途径包括丁酯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硫辛酸代谢。 结论:4-羟基丁酸-2、3-甲基戊烯二酸-2(1)、亚硫基二乙酸-2、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氨基酸代谢异常可能对ROP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造影检查结合数学模型鉴别肝内胆管癌与肝脓肿形成前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数学模型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与肝脓肿形成前期(prophase of bacterial hepatic abscess,PBH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ICC患者(ICC组)和46例PBHA患者(PBHA组)的CEUS资料。全部ICC患者和41例PBHA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5例PBHA患者经临床或随访证实。整理分析病灶的超声图像特征信息,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ICC和PBHA数学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验证其准确性,基于PLS-DA建模方法通过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从全部变量中获得对鉴别二者有较强影响的变量。结果:ICC组与PBHA组在病变部位、合并症、超声造影动脉期强化区内部特点及廓清特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LS-DA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平均值分别为92.30%和91.17%,预测集中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平均值分别为100%和94.11%。VIP值>1的变量包括X2(合并症),X4、X5、X7、X8、X9(CEUS强化特点)以及X10、X11(廓清特点),8个变量可以作为ICC和PBHA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结论:基于CEUS参数的PLS-DA可以构建ICC与PBHA鉴别诊断模型,有望为这二种易混淆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的疾病提供一种有价值和稳健的诊断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尿石症患者血清与尿液氨基酸代谢轮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血清与尿液的氨基酸代谢轮廓,寻找疾病相关的差异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早期筛查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74例尿石症患者(年龄20~82岁,男41例,女3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35名健康对照者(年龄22~80岁,男20名,女15名)的血液与尿液样本。采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研究策略,分别对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尿液氨基酸水平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建模,选择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与 t检验的 P<0.05来筛选差异氨基酸代谢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推断潜在标记物的诊断效能。 结果:研究筛选出丝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和甘氨酸等5种氨基酸代谢物在尿石症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与7条代谢通路相关联。将血清丝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和尿液甘氨酸、天冬氨酸组合成联合标志物组,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96.4%。 结论:共发现血清和尿液中的5种氨基酸可作为尿石症早期筛查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为尿石症的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代谢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其脑脊液代谢特征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同时收集已确诊的其他病原感染的非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9±16.1)岁;对照组有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4.7±14.8)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反相色谱正离子、反相色谱负离子和亲水色谱正离子检测,生成代谢指纹图谱,并使用SIMCA软件对其分析,选择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阈值>1)并结合t-test的 P值( P<0.05)来寻找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质。 结果: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共发现10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它们分别是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L-犬尿氨酸、L-蛋氨酸、L-酪氨酸、二甲基甘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和L-赖氨酸,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组均表达上调。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鉴别诊断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无症状妊娠期高胆汁酸血症孕妇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AHP)孕妇血清中的胆汁酸组分,评估血清胆汁酸谱在ICP和AH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1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组54例,ICP组28例,AHP组40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各组孕妇血清中15种胆汁酸水平,包括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熊脱氧胆酸(UDCA)、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石胆酸(GL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牛磺石胆酸(TLCA)和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筛选差异胆汁酸,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组间差异胆汁酸及其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ICP组孕妇血清中LCA、GCA、GCDCA、GDCA、GLCA、UDCA、TCA、TCDCA、TDCA、TLCA、GUDCA及TUDC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AHP组孕妇血清中LCA、DCA、GCA、GCDCA、GDCA、GLCA、TCA、TCDCA、TDCA、TLCA、GUDCA及TUDC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与ICP组比较,AHP组孕妇血清中CDCA、DCA、UDCA、TDCA、GUDCA及TUDC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2)OPLS-DA模型中,ICP组与AHP组之间的差异胆汁酸为TUDCA、TCA、UDCA、GUDCA和GCA,其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分别为1.489、1.345、1.344、1.184和1.111;AHP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的差异胆汁酸为TCA、GCDCA、GCA、TDCA、GDCA和TCDCA,其VIP值分别为1.236、1.229、1.197、1.145、1.139和1.13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UDCA、TCA、UDCA、GUDCA和GCA组成的联合指标对于ICP与AHP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9%、95.0%;TCA、GCDCA、GCA、TDCA、GDCA和TCDCA组成的联合指标诊断AHP的AUC为0.9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93.1%。 结论:正常妊娠、ICP及AHP孕妇的血清胆汁酸谱有差异,血清胆汁酸谱对ICP与AHP的鉴别诊断及AHP的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视神经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视神经炎患者血清特征性代谢物。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视神经炎患者血清样本,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视神经炎组9例,女性5例,男性4例,年龄(35.8±12.9)岁,对照组9例,女性5例,男性4例,年龄(32.6±8.6)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视神经炎患者、健康人群血清中的代谢物。选择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并结合 t检验的 P值筛选差异代谢物。 结果:鉴定出37种特征代谢物,VIP>1且 P<0.05的差异代谢物共有4种,3种为磷脂类物质,分别为LysoPC(P-16∶0)、LysoPC(16∶0)、LysoPC(P-18∶0),1种为苏氨酸,4种代谢物含量均下调,4种代谢物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889、0.963和0.944。 结论:基于代谢组学分析,视神经炎患者血清中的一些代谢物发生了变化,可为视神经炎血清标志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小耳畸形差异性代谢物质及代谢通路的非靶向筛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筛查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中相关差异性代谢物和关键的代谢通路。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小耳畸形患者18例为病例组,行耳再造术时采集患者的残耳软骨组织。另选取18例非小耳畸形、但治疗过程需采取耳软骨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正常耳廓软骨组织。将样本预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XploreMET软件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其变量重要性投影(VIP)法和 U 检验的统计方法,分析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组织中的差异性代谢物,并将其比照代谢网络数据库,利用代谢通路富集分析(MPEA)筛选得出与差异性代谢物最为相关的代谢通路。 结果:小耳畸形患者的残耳软骨组织和正常耳廓软骨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具有差异,其中14个代谢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条代谢通路可能发生显著改变( P<0.05),为精氨酸合成途径、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途径、维生素B5和辅酶A合成途径。 结论:精氨酸、牛磺酸、L-半胱氨酸与小耳畸形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代谢组学为小耳畸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