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献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中医辨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录入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及SPSS Modeler 18.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共计3 969例,运用处方111首,涉及中药206味。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脾,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证为常见。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汤、真武汤、补阳还五汤、参芪地黄汤等,较多运用具有补气或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黄芪是组方核心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关联规则54条。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病性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常见血瘀、湿邪、浊毒。现代中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同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湿解毒。黄芪、当归、丹参、茯苓、山药、山萸肉、大黄、泽泻为该期基本用药,体现了“气血水同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证治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统计源,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 等软件建立数据库,对2000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7 月31 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83 篇文献,涉及102 个证型,得到682 首处方,298 味中药,用药总频次为7 530 次.IgA肾病的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多,其余依次为血瘀证、脾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等;高频药物有黄芪、生地黄、茯苓、山药、甘草、山茱萸、白茅根、墨旱莲等;中药功效频数分析显示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及活血化瘀药为多;常用药对组合为"墨旱莲-女贞子""黄芪-党参""山药-山茱萸-茯苓""茯苓-泽泻"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肾、肝、肺、脾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4 首新处方.结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血瘀、湿热为标;治法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理气活血为主;得到了分别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养血通络,益肾活血,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功效的 4首新处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70 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湿邪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涌泉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健脾利湿通络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肢症状及体征积分、患肢周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共 34 例患者纳入最终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 91.17%(31/34);对照组共 33 例患者纳入最终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 69.70%(23/33).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6).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肢症状及体征积分、患肢髌骨下缘下15 cm处及胫骨内髁上缘上2 cm处周径、血清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各指标(除胫骨内踝上 2 cm处周径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利湿通络方联合涌泉穴艾灸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能够明显改善患肢的症状、体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罗伟生以"化瘀四法"辨治慢性肝病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肝郁是慢性肝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脾胃虚弱是慢性肝病发展的根本原因,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过程.辨治慢性肝病要遵循健脾益气、补气生血、补血活血的法则,同时不忘疏肝利胆、利湿祛痰.故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提出化瘀四法,即补气健脾、活血散瘀法适用于慢性肝病之气虚血瘀证;疏肝行气、祛痰通络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瘀阻络证;养血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慢性肝病之气血不足、瘀血阻络证;软坚消癥化瘀法主要用于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结节、肝脾肿大、肝内胆汁淤积、肝癌等慢性肝病患者.临证根据慢性肝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病机,随症加减药物,创立八珍荔核抗纤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王济华运用角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王济华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多因外感风、寒、湿三邪,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互相转化,风寒表邪入里日久或郁而化热;病程日久多虚实夹杂,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同时兼有寒湿痹阻、痰瘀互结.故王教授治疗痹证早期以祛邪散寒为主,兼顾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中晚期则偏于滋养气血、补益肝肾.王济华教授运用角药治疗痹证颇有心得,组方精妙、配伍严谨,常用角药川芎-延胡索-白芍行气活血、柔筋止痛;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半夏-陈皮-竹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白术-薏苡仁-茯苓益气健脾、利湿消肿;桑寄生-续断-杜仲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宁心安神、解郁除烦.王教授临证时,追求阴阳调和平衡、气机升降有度,临床用药有药简力专、增效减负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运气因素探讨心系疾病发病及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调护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该文从五运六气角度出发,以辛丑年为例分析运气特点,探究运气因素对心系疾病发作的影响,总结用药规律.辛丑年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根据各气特点加减:初之气佐以疏风通络,二之气佐以泻心火滋肾水,三之气佐以清暑利湿,四之气佐以健脾利湿,五之气佐以养阴润肺,终之气佐以温补阳气.辛丑年选药组方多燥之、温之,佐以运化脾胃、慎用寒凉,以防助湿,为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周围血管病医案3则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周围血管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血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淋巴水肿等.此类疾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嗜烟喜酒等导致气机逆乱,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气血滞则为瘀,津液凝则为痰,痰瘀日久互结为癥,癥积阻络,致脉络瘀滞不通而引发[1].临床表现为肢体乏力、厥冷、疼痛、酸胀、麻木、水肿、肤色改变、溃疡、坏疽、脉微欲绝等.活血化瘀是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总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审证求因,常联合使用温经散寒法、清热利湿解毒法、温肾健脾法、利水渗湿法,以软坚散结、化痰通络、益气补血等.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经、带、胎、产病引起的癥瘕、积聚.该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目前,临床多用于内、外、妇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临证基于周围血管病痰瘀互结、癥积阻络的病机,将桂枝茯苓丸用于治疗此类疾病,临床收效甚佳,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从脾肾亏虚为本论治慢性肾衰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中医对慢性肾衰有着独特的见解,其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优势明显.俞东容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以脾肾虚损为主,因此格外重视顾护脾肾的重要性,常治以健脾益气护肾等,自创慢肾衰自拟方,以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泄浊解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谭新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名老中医谭新华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谭新华教授门诊207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首诊病案,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4.3进行证型频次、药物频次、药物属性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收集207首中药处方,高频证型以肝肾亏虚证(61次)、肝郁肾虚证(43次)为主,涉及中药124味,高频药物有茯苓(148次)、甘草(142次)、淫羊藿(134次)等,药性多为平、温,药味多甘、辛、苦,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得到4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中药处方以四君子汤、赞育丹为基础加减.结论 谭新华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多从肾、肝、脾论治;用药主张肝肾同治,药用中和,强调标本兼顾、补虚泻实;治法以补肾健脾、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