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脑血管病诊治决策》由[美]莱昂纳多·兰格尔-卡斯蒂利亚主编,王玉海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5871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科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中医将其归类为"中风病".据现代研究,痰瘀互结在中风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受限于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其临床应用有所局限.针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活血化痰法被视为基础方法,特别是在疾病的急性期,痰瘀同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桂枝茯苓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多项研究证实,桂枝茯苓丸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茯苓丸,以发挥其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2023年2月于东莞市中医院男科就诊的80例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以及顶体酶活性进行检测,根据精液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少精子症组(3例)、弱精子症组(20例)、正常组(17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进行对比,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检测参数、顶体酶活性进行对比,将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正常组治疗前后精液检测参数、顶体酶活性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正常精子形态、精子活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正常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少精子症组治疗后精子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弱精子症组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弱精子症组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高于少精子症组、正常组(均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应用于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精子活力、形态,有助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弱精子症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桂枝茯苓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经方,具有温经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广泛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SPID)的治疗.SPID主要表现为盆腔内组织广泛增生、粘连,形成瘢痕,容易导致输卵管的堵塞,进而发展为不孕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多与免疫、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桂枝茯苓丸治疗SPID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桂枝茯苓丸化裁或其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SPID效果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但该方的实验手段、研究方案等尚需改进,其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研究.该文通过查阅和整理有关文献,对近几年来桂枝茯苓丸治疗SPID的机制和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综合分析,同时也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建议.以期为桂枝茯苓丸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王隆卉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王隆卉教授为蔡氏妇科第八代传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丰富。其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瘀阻冲任及胞宫,病机关键在于肾虚,亦与肝、脾相关,治疗时注意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法以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为主,常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灵活加减,强调辨清寒热虚实、标本兼顾,不可一味叠加止痛药。本病病程较长、症状复杂,个体需求不尽相同,王师善于综合评估、衷中参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做好长期管理工作,并善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调节患者情志,临床收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刘绍武从“脾虚生风”分期辨治痛风性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刘绍武教授秉《黄帝内经》“脾主四肢”之论,认为痛风性肾病以脾虚生风、反伐脾土为起病之因;湿浊壅塞三焦,化生湿热为传变之机;湿瘀互结、伤耗肾络为致病之本。临证强调分期论治,早期以调和肝脾为主,使肝随脾升而风邪自散,关节自和;中期以斡旋三焦,清利湿热为要,使湿浊去而蛋白消;晚期以培补肾元,化湿消瘀为贵,通肾络之不和,使邪去正安。刘老针对疾病早期,常以四逆散使气机和顺,邪无以生;中期常用调肾汤化裁,使三焦湿浊可化,湿热得清;晚期善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使正气复而湿瘀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桂枝茯苓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对桂枝茯苓丸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桂枝茯苓丸74个活性成分、239个潜在作用靶点及4 710个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182个。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生物过程条目484个,分子功能条目132个,细胞组分条目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1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关键交集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桂枝茯苓丸中谷甾醇、牡丹皮苷等活性成分主要通过TNF、VEGFA等靶点,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炎症信号通路等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予以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所有患者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应激反应、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升高,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MTL、GAS水平较高,VIP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RI)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RI、HOMA-IR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能有效促进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通过调节机体内炎症指标及应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远期复发率较低,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耿建国教授运用上下辨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妇人独具"经、带、胎、产"的生理特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特有疾病.耿建国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即是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以上下来确定病机的寒热虚实,即临床最常见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以脏腑来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所,即临床最常见心肾不交、肝胃不和、胃热脾寒、脾肾阳虚等.在此辨证基础上再辅以针对性用药,疗效确切.本文选取痛经、妊娠呕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多发结节、宫颈癌淋巴水肿等既往验案五例以分析其辨证施治的特色经验.其中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真武汤以上清肝火、下暖胞宫来治疗痛经伴耳鸣急躁;用半夏泻心汤调脾胃以恢复上下气机升降来治疗妊娠呕血;用柴胡疏肝散合二仙汤以上平肝阳、下滋肾水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用小柴胡汤合消瘰丸以上下同调来治疗子宫肌瘤及周身多发结节;用理中丸合桂枝茯苓丸以温上清下来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伴心前区不适.临床秉持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思路,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且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泽泻篇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常与白术配伍,以泽泻汤为代表方;消膀胱之水,常与茯苓、白术、桂枝等药配伍,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消腰下之水,常与牡蛎、栝楼根、葶苈子等药配伍,以牡蛎泽泻散为代表方;消肾脏之水,常与生地黄、山茱萸等药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消血中之水,常与当归、芍药等药配伍,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泽泻可调养五脏,培补正气,"养五脏,益气力,耳目聪明",常与生地黄、山药等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常与茯苓、甘草、桂枝等药配伍,以茯苓泽泻汤为代表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