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云生从“胃唯冲和”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徐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当审证求因,以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为总纲,重视胃中冲和之气,并提出“饮食入则为邪”且“邪随气动”的理论,重视饮食邪气所致元气不足、络脉闭阻的病机变化,治疗以和中祛邪、平调寒热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方以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同时配合脐疗外治法,用上方加通络之地龙敷于脐部,使药物由神阙渗透进胃络附近,化散脾胃邪气,使邪从脐发,以防邪气随治疗的深入而传变到其他脏腑,还可通过刺激神阙滋养元气、健脾益胃,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总结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一体化临证经验.膜性肾病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重视脾胃调节膜性肾病免疫发病机制,针对低蛋白血症治疗一方面以泻心汤类辛开苦降恢复脾主升清及胃主降浊之功能畅达气机,以香砂养胃丸和/或健脾丸配伍黄芪、党参及甘草等顾护脾胃元气;另一方面以升阳益胃汤合祛风胜湿类中药提升脾胃清阳,调理胃纳脾运功能以增进食纳利消化.针对蛋白尿治疗提出脾肺同治重卫气及脾肾同治重固摄的治疗方法.随着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纠正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凝血等也会随之好转.综上,从新的角度治疗膜性肾病,临证验方随症加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明清医家陈士铎治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析明清医家陈士铎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配伍规律及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陈士铎所著医书中治疗痹证的医案医话,建立证素、方药数据集,对证素、中药频次、剂量、性味、归经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关联规则、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最后运用Gephi 0.9.7 绘制整体用药网络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陈士铎医案医话 74 例,药物总频数 520 次,中药83 味.提取病位证素 60 个,邪实证素 61 个,正虚证素 38 个,复合证素 26 个.高频中药前五味有白术、茯苓、肉桂、薏苡仁、黄芪.中药四气以温性最多,其次为平性、微温.中药五味以甘味最多,其次为辛味、苦味.中药归经前五条依次为胃经、脾经、肺经、肾经、肝经.关联规则中药组合 19 项,高频中药聚类 6 类,核心处方为白术、茯苓、肉桂、薏苡仁、黄芪、防风.结论 陈士铎治痹主抓气虚、风寒水湿的基本病机,以补气通利水湿为主,兼以祛风散寒、健脾补脾、温阳化痰、益胃滋肾、强筋壮骨、调整阴阳等,使气足则水湿化,脏腑功能恢复,邪气祛除则痹证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胃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系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参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起病过程.中医学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位在脾,以脾胃亏虚为基本病机,治疗宜健脾益胃,肠道菌群与脾土相通,肠道菌群是健脾类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健脾类药物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紊乱状态,进而调和脾胃,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本文着眼于探究脾与肠道菌群、慢性疲劳综合征三者的联系,以期通过肠道微生物来诠释从脾胃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机制,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理,发现肠道菌群可影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和进展,肠道菌群协助消化功能与脾主运化相应、辅助参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脾为之卫相应、调节精神心理的功能合乎脾意、与脾胃功能失和症状相似,运用健脾类药物治疗脾胃失调为代表的调和脾胃法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的生态,对CFS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证时应注意健脾和胃以助运化、调畅升降以助气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CAG伴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各52例.西药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病理组织学指标评分、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3%,西药组为8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胀满或隐痛、喜温喜按、食后脘闷、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异型增生、肠化程度、萎缩程度、慢性炎症、活动性、Hp感染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组织病理学指标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2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SF-36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原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2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CAG伴Hp阳性患者效果良好,可加快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组织恢复,调节胃蛋白酶原分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国医大师唐由之运用参明汤治疗弱视的组方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6
弱视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归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目暗不明"等范畴.国医大师唐由之认为,弱视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摄养失宜,在治疗上以补养先、后天为主,在其经验方参明汤的基础上进行临证加减.参明汤的组方特色为:虚为病由,肾为虚本,重视补肾,填精益髓;幼科之要,调理脾胃,培土化源,健脾益胃;斡旋脾肾,脾肾互赞,相互资生,相得益彰;治法多变,不拘于补,补而不滞,静中有动;用药权衡,变通为要,四诊合参,中西并举.本文对唐由之诊治儿童弱视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诊治依据和组方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王凌教授从"虚-痰-郁-火"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虚劳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恶性肿瘤是虚劳的主要病因,放化疗、靶向治疗虽有抗肿瘤功效,但其副作用常加重虚劳证候.王凌教授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虚劳证候,以"脏腑气血阴阳诸虚劳损"为病变之本,虚性证素包括肾精不足、脾胃虚损、肺肾阴亏,实性证素为湿浊、痰浊、气郁、阴火,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痰湿郁火"为基本病机.补肾填精、健脾益胃、清热润肺、化湿祛痰、疏肝柔肝为主要治法,扶正祛邪,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从肾肝论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合并不孕症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可致月经不调、闭经,甚者不孕,对育龄期妇女身心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合并不孕症者的病机关键在于肾虚肝郁,肾气不足,肝气郁结,肝肾亏损,气血化生不畅,冲任运行受阻,难以受孕.本文从肝肾论治角度出发,结合经典及现代文献,总结相关医案,治法上以补肾疏肝为主,预培其损,调畅气机,辅以益气养血、健脾益胃之法,补肾、调肝的同时,兼顾健脾,三法齐驱,使冲任通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关联规则和隐结构模型的白癜风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挖掘分析古今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方法:查阅古籍及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有关白癜风治疗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隐结构模型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方剂129首,中药286味,总使用频数1 316.古方以防风、附子、苦参等中药的使用频数较高;用药多属解表药、补虚药、祛风湿药等;药性多温、平、寒,药味多辛、苦、甘,主要入肝经、脾经、肺经;共挖掘高频中药的潜在药物组合19组;隐结构分析得到6个隐类,结合中医知识推论得到3个核心方剂;获得5个聚类方;共提取8个公因子.今方以当归、补骨脂、刺蒺藜等中药的使用频数较高;用药多属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药性温、平、寒,药味甘、辛、苦,主要入肝经、脾经、肺经;共挖掘高频中药的潜在药物组合22组;隐结构分析得到10个隐类,结合中医知识推论得到5个核心方剂;获得5个聚类方;共提取9个公因子.结论:古代医家认为白癜风患病多为虫毒、风邪、湿邪,治疗以攻毒杀虫、祛风通络、健脾益肺、调气和血为主;当代医家认为白癜风患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补肾益肺、健脾益胃、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李点教授从虚论治胃胀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介绍李点教授从虚论治胃胀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胃胀为临床常见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兼症出现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多表现为胀满作痛等实证,单纯使用攻法或下法,常难以根治.李点教授认为"至虚有盛候",因素体不足,或病久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胃胀属虚证、虚中夹实、真虚假实者常见,则当从虚论治,以健脾益气、滋阴益胃、温阳健脾、扶正祛邪为法;久病多虚、以补助消,以润胜燥、降浊和胃,慎辨虚实、补泻并用,巧用药对,调畅气机为临证特色,常取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