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G-POEM)治疗胃轻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治疗行G-POEM的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成核素闪烁成像、超声造影胃排空检查、胃轻瘫问卷症状指数(GCSI)评分。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3、6和12个月的GCSI评分,分析患者术后临床改善、技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共纳入10例胃轻瘫患者,其中特发性1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焦虑症4例。G-POEM的技术成功率为10/10,未出现穿孔、出血等不良事件。术后患者GCSI平均分明显下降( P<0.05)。临床成功率为7/10,术后复发率为1/10。 结论:G-POE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胃轻瘫的超级微创手术,但其长期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hrelin及其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性胃轻瘫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导致的、在非机械性梗阻条件下发生的胃排空延迟及胃动力循环障碍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Ghrelin是由胃底黏膜泌酸腺中的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具有刺激食欲、促进胃肠道运动、调节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作用,其血浆浓度变化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研究发现,Ghrelin通过对迷走神经和大脑的直接激活作用调节上消化道功能。新近研发的Ghrelin及其受体激动剂如TZP-101、TZP-102、RM-131等,可用于DGP的治疗,并可不同程度的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餐后饱腹感等胃轻瘫症状,加速胃排空,且未发现明显的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反复发生非高血糖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非高血糖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uDKA)是指血糖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状态时发生的DK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euDKA的最常见诱因。然而euDKA还可继发于其他较为隐匿的疾病或状态。该文报道了1例罹患2型糖尿病的青年男性,在大幅度减重及应用SGLT2i后反复发作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euDKA,及时停用SGLT2i后仍未缓解。经过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胃轻瘫,改为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给予促胃动力、抑酸治疗并调整饮食结构后,迄今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且未再发生DK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胃轻瘫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而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胀、腹胀和腹痛,症状多样但均无特异性,诊断需要除外器质性病变,并进行胃肠道功能检查。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很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血糖波动大,出现餐后早期低血糖以及下一餐餐前高血糖,最终促进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胃轻瘫,对于稳定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该文将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筛查量表和诊断手段进行综述,探讨此类患者的诊断流程,以期为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凋亡的影响。方法:取32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胃复安组4组,每组8只。采用血糖仪测量大鼠血糖;酚红灌胃法测量计算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提取胃窦ICC原代细胞培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蛋白质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4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胃复安组血糖水平均上升,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降低,胃窦ICC Bcl-2、Beclin1、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胃复安组血糖水平均下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升高,胃窦ICC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胃窦ICC Bcl-2、Beclin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 P<0.01)。与胃复安组相比,电针组胃窦ICC Bcl-2、Beclin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下降( P<0.05)。 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因子Bcl-2、Beclin1、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胃窦ICC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反复发作恶心、呕吐、早饱和上腹饱胀,主要病理生理是胃排空延缓。其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必要时肠外营养;优化血糖控制方案;使用促动力药和止吐药等。本文着重对当前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徐云生从“胃唯冲和”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徐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当审证求因,以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为总纲,重视胃中冲和之气,并提出“饮食入则为邪”且“邪随气动”的理论,重视饮食邪气所致元气不足、络脉闭阻的病机变化,治疗以和中祛邪、平调寒热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方以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同时配合脐疗外治法,用上方加通络之地龙敷于脐部,使药物由神阙渗透进胃络附近,化散脾胃邪气,使邪从脐发,以防邪气随治疗的深入而传变到其他脏腑,还可通过刺激神阙滋养元气、健脾益胃,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的常见胃肠道并发症之一,DG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合适的DGP动物模型有助于在基础研究中探索DGP预防、发生、发展及诊疗规律。笔者对DGP大鼠模型的制备及评价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DGP大鼠模型的制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气虚生毒"理论分期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冯兴中教授提出"气虚生毒"理论,认为糖尿病的病情演变不外乎"气虚"与"内毒"的消长.冯教授基于"气虚生毒"理论认为,糖尿病胃轻瘫(DGP)早期多由正气亏虚,脾胃虚弱所致;发展至中期可出现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或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生,或久伤气阴,阴虚火旺,邪结成毒;后期气病及血,瘀血阻滞,顽毒渐剧,耗伤正气,病情迁延难愈."益气解毒"是治疗DGP的总则,早期兼以和胃降逆,中期兼以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滋阴清热,后期兼以祛瘀活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调脾安肠方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所致便秘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调脾安肠方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DGP)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 82例老年DGP所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1)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n=41)在其基础上给予调脾安肠方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疗程均为 4 周.比较两组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GCSI)、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胃排空时间和胃排空率、胃电图参数、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GCSI评分、PAC-SYM评分、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降低,胃排空率、平均收缩波频率(MFC)、平均收缩波振幅(AC)显著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脾安肠方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能提高老年DGP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不仅能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胃排空能力和胃肠动力,还能调节血糖,改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